(小说)秋汛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5 20:39 1

摘要:储大伟起床后,站在门口看了看院子里的积水,又抬头看着乌云密布的天空,随着云朵飘动降落的雨滴像短线的珠子掉落在地面积水里,哗哗啦啦响个不停。家里的草屋地面上摆满了盆盆罐罐,从房顶上滴落的雨水,掉进盆罐之中,叮咚作响。张志军拧紧了眉头,不由叹了口气,这雨啥时候是个

储大伟起床后,站在门口看了看院子里的积水,又抬头看着乌云密布的天空,随着云朵飘动降落的雨滴像短线的珠子掉落在地面积水里,哗哗啦啦响个不停。家里的草屋地面上摆满了盆盆罐罐,从房顶上滴落的雨水,掉进盆罐之中,叮咚作响。张志军拧紧了眉头,不由叹了口气,这雨啥时候是个头啊!

储大伟换上雨鞋,拿上雨衣,刚要出门。媳妇巧莲喊住了他:“下着雨你去干啥?厨房里一棵柴火也没有了,你让烧啥?没个柴火毛衣儿,咋给孩子们做饭呢!”

“前天不是薅回来一捆豆秆吗?”储大伟说。

“鳖孙豆秆刚从水里捞出来,那能烧着火呀!”巧莲一听就来气。

“不是正放在灶堂前烤着吗?烤烤就能烧着了。”

“等你这豆秆能烧火了,牙都能把你饿掉!”

“一会儿我去场里抱捆麦秸,晚会儿在做饭吧!”储大伟说完,穿上雨衣,从家里出来,向村外走去。

储大伟沿着生产路一直向北走,因为连续降雨,道路早已泥泞不堪,低洼处还有几坑水,几乎占据了整个路面。

村子周边这一片上岗地,积水倒也不严重,都是瓜皮水,只要好天出太阳,不影响种麦子。

整个河滩地,还是水汪汪的一片。大豆秆从水里露出个头,红薯秧漂在水上,高粱倒是演不住穗头,因为根系长期浸泡,也难以继续给籽粒供给营养。

一个月头里,第一场大雨过后,河滩地已经出现农田积水。不过积水还不严重,只是地山沟里有水。村民在河滩种地都是中间起伏脊两边留山沟,预防着秋季里降雨多,与其全部被淹,还不如争取能保一部分庄稼。要淹就淹两边山沟里的庄稼,争取保住伏脊上这部分庄稼,这也是村民从十年九涝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泡在水里的庄稼,有的是大豆,有的是红薯。已经结了豆荚的大豆,如果能有半仁的收成,村民们都把豆秆从水里捞出来,即使晒不成干豆,回去煮毛豆吃,也不能烂在水里呀!没结豆荚果的,不用费劲往外捞它,任它们自生自灭吧!水里泡着,时间长了,叶子脱落了,秆茎枯萎了。前天,张志军才从地里薅了一捆枯萎的豆秆,当烧锅的柴火。

储大伟自家泡在水里的红薯,红薯秧还露在水面上,秧子也不烂,看似好好的。前两天把淹过的红薯扒出来,闻着有股臭水沟里的味道。这红薯怎么煮也煮不熟,蒸也蒸不烂,像淖过水的莲菜,吃着脆脆的,像毛栗子。

河滩地与上岗结合处是一条排水渠,主要承接上游来水,下泻至青年沟,最后汇入贾鲁河。张志军沿着排水渠向下游走,渠里的水漂漕,大有随时漫堤的可能,需要安排人巡查守护。到了排水渠与青年沟连接处,通向青年沟的闸板已经被封死,退水渠里与青年沟水位有落差,一旦开启闸门,青年沟会倒灌退水渠。如果退水渠水位继续上涨,对河滩里这2000多亩地将是灭顶之灾。怎么办呢?储大伟稍加思考,便直奔乡政府而去。

半小时后,储大伟已经坐在了乡党委书记王遂有办公室,将村里的情况向王书记详细进行了汇报。储大伟提出,从退水渠与青年沟交叉口向东,沿青年沟北侧,再挖一条排水沟,把退水渠里的水直排贾鲁河。有两个方面需要乡政府给予支持,一是派水利站技术员对新排水沟测量高程,进行技术指导。二是排水沟途径国有林场,需要乡政府进行协调。

储大伟对王书记说:“书记,时间紧迫,这排水沟要是不抓紧挖出来,俺村河滩里这2000多亩地,今年不但颗粒无收,冬小麦也种不上,明年恐怕要渡饥荒咧!”

王遂有书记也是干过村里的大队书记,后来被提拔到公社任职,去年才从原来的公社,调整为现在的莆泽乡政府书记。王遂有书记不是那种从上面派下来的飞鸽型干部,他他是从基层干上来的,他了解各村实际情况,接地气,又敢于担当。当他听完储大成的汇报后,立马喊来乡长李红波,两人碰了一下头,让李红波乡长负责组织排水沟规划测量,他自己去找县委书记汇报,只有争取到县里的支持,才能协调好林场用地问题。

两天后,上午九点,莆泽乡政府大礼堂。

乡党委书记王遂有主持召开紧急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大路口村,李家村、田寨、毕胡、陈家庄几个村的村组干部。

王遂有书记说:“今天召集大家过来,有一项紧急任务需要大家去落实。近期连续降雨,从大路口向东排下的积水,汇聚到陈家庄村北的退水渠里,再往下走,该进青年沟,再入贾鲁河。现在青年沟里水也漂漕,退水渠往下走不动了。如果再有降雨,退水渠马上要漫堤,一旦漫了堤,河滩里2000多亩地全部被淹。地是陈家庄的地,但是水是上游你们几个村排下来的水。既然人家替你们担了风险,你们也要尽到自己的责任,就是打通下游排水通道。经乡党委研究,报县委同意,决定开挖退水渠至贾鲁河排水沟。一会儿散会后,各村书记,大队长去现场认地段,领任务,其他干部回去组织劳动力,下午两点带人上工,三天时间完成排水沟开挖任务。”

王书记讲完,下边坐着的村组干部们叽叽喳喳议论开了。等大家讨论了一会儿,王书记说:各村书记、大队长去青年沟东段,退水渠交叉口集合,给大家20分钟时间,20分钟后现场点人。散会!

出了大礼堂,王遂有书记、李红波乡长、主管农业副乡长老贾、水利站站长老刘、办公室主任小黄,大家骑上自行车从乡政府出来,直奔青年沟而去。

青年沟与退水渠接口处,王遂有书记看到各村书记、大队长都到了,带着大家沿青年沟北堤向东走去。水利站老刘已经提前在河堤上砸下了桩橛,有分村桩、河底桩、河口桩、河堤桩。每到一处桩橛,老刘给大家指认一下,附带技术参数说明。等大家走到贾鲁河边上了,任务也认领完了。王书记再次明确时间要求,让村干部回去组织人员,下午就上工地。

新的退水渠连接线按期完工了,渠里积水顺利下泻至贾鲁河,漫堤的风险解除了,储大成松了一口气。

可是,河滩地里面的积水,还是没办法排出来。

这眼看着霜降已经过去了,马上就要立冬了,地里面还是水汪汪一片。要搁往年,这会儿地里的小麦已经出了土,应该已经能照住垄了。可今年,这雨不停的下,地里净是水,这一坡地还没法下种。

王遂有书记,来红波乡长都来过,看看这情况,他们对此也是没一点办法 。王书记叮嘱储大伟,要发动群众,多想办法,不能一棵树上吊死。

储大成组织老党员、退职村干部开了几次碰头会,结合河滩地积水问题向老同志问计。许多老同志也是直摇头,大家都说,这一地积水,可是没办法耩麦,小麦种子经不起长时间浸泡,超过10天,麦种不发芽,就会被水泡烂。就目前这种情况,就两个法子,一是放弃播种冬小麦,等来年种春播作物;二是仍然播种小麦,需要承担风险,那就不但损失种子,小麦也没长出来。

储大伟真犯了难,种春播作物,要想不影响秋粮,只能蔬菜,可是这菜多了,卖不掉,又不能当饭吃。如果春播种粮食作物,只能收一季,会影响全年粮食产量。这可是2000多亩地呀,没这一块粮食收成,村民吃饭就成了问题。咋办呢?储大伟陷入沉思之中!

从霜降到立冬这段时间,还断断续续下着雨,河滩地积水仍未完全消退。

眼看就要到小雪节气了。农村有句俗语:“小雪不出土,大雪不出毂”,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小雪过后种小麦,能发芽,麦苗在土里不出来。大雪过后种小麦,就发不了呀了!

储大伟又和几个支部成员碰了碰,下定决心要种小麦。不论豆茬也好,红薯茬也好,也别犁地翻地了,生茬情种,先保苗,到了春上再追肥。

村干部一带头播种,村民也陆陆续续跟上,几天时间,河滩地小麦播种结束。虽说是种上了,谁都心里没个底儿!耩麦时,田地里还脚脖深的水哩,能不能成麦子,还两说!

下雪了。

老话还是有点准头劲。墒情大的年份,往往温度低。你看,今年的雪不但来的早,还下的格外大。

储大伟蹲在河滩地的农田里,扒开积雪下的黄土,露出了藏在土壤里细嫩的麦苗。储大伟把掺着雪的土仔细的掩埋好,从地上站起来,轻快的抖落掉身上的积雪,向村里走去。“回家找人喝两杯去”,储大伟心里琢磨着。

身后,雪下的更大了,一会儿功夫,积雪就覆盖了储大伟留下的脚印。

来源:读史经史么文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