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她本名黄婧妍,一个2000年出生的福建女孩。在那个流量为王的时代,她凭借一套“反常规”的夸张搞怪直播风格,硬生生在内卷的直播界杀出一条血路,2023年,其抖音粉丝峰值直逼千万大关,一时风头无两。
今天,我们要聊一个曾经的千万级网红,“疯狂小杨哥”的得意门生,“红绿灯的黄”。
她本名黄婧妍,一个2000年出生的福建女孩。在那个流量为王的时代,她凭借一套“反常规”的夸张搞怪直播风格,硬生生在内卷的直播界杀出一条血路,2023年,其抖音粉丝峰值直逼千万大关,一时风头无两。
然而,流量的江湖,捧你有多高,摔你就有多狠。就在最近,2025年10月,这位昔日的顶流却在镜头前自曝,自己已经接拍短剧,日薪1万元,并苦涩自嘲为“过气网红”,坦承一年内掉粉近200万。
从千万粉丝到“过气网红”,从“小杨哥”高徒到“铁锅炖自己”,黄婧妍的这一年,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水逆”?今天,我们就来深度复盘这场“顶流变形记”。
故事的转折点,发生在2023年的10月。彼时,黄婧妍接到了一个让无数主播艳羡的商单——某国际大牌的带货直播。
然而,灾难性的一幕上演了。直播镜头前,黄婧妍一如既往地贯彻了她的“疯癫流”打法:披头散发,表情扭曲,甚至直接蹲在了直播间的桌子上。
这一下,彻底点燃了舆论的火药桶。如果说,她平时卖几块钱的零食,这种风格叫“接地气”;那么当她用这套班子来演绎YSL时,观众和品牌方感受到的,只有“水土不服”和“品牌调性不符”。
批评声浪铺天盖地。更致命的是,连“中消协”都亲自下场点名,批评其直播风格低俗,“不符合品牌调性”。这记重锤,几乎是官方认证了她“审丑博流量”的标签。
资本是现实的,平台也是严格的。此后,黄婧妍的直播间开始“多灾多难”。账号多次因违规被封禁。最夸张的一次是在2023年12月,她尝试复播,结果开播仅3分钟,直播间“啪”地一下又黑了。这已经不是警告,这是“定点清除”。她的国内直播带货之路,在“审丑”的原罪和“低俗”的红线前,戛然而止。
如果说YSL风波是“外伤”,那么2025年3月的事件,则是一场“内爆”。
在停播的阴影下,一则惊悚的传闻开始在网络发酵:网传黄婧妍因与MCN机构的解约纠纷,导致情绪崩溃,甚至被送医抢救。
这个传闻,瞬间将她与她的“师门”——三只羊MCN推向了风口浪尖。是压力过大?还是利益纠葛?一时间众说纷纭。
面对汹涌的舆论,黄婧妍本人很快出面辟谣,称自己“仅例行检查,与解约无关”,试图为事件降温。
但网友们显然不买账。因为几乎在同一时间,大家发现了一个更微妙的细节:她抖音主页上“三只羊MCN”的官方标识,悄无声息地移除了。
一边是“与解约无关”的苍白辟谣,一边是“MCN标识消失”的既成事实。这场“罗生门”让她的处境越发尴尬。
更耐人寻味的是,虽然MCN标识没了,但她的商品橱窗里,却依旧保留着“小杨甄选”的链接。这种“断”与“未断”的拉扯感,让外界对其真实的合约状态和健康状况充满了疑虑。
我们无法证实那些送医抢救的爆料,但数据不会说谎。从那时起,黄婧妍陷入了长达5个月的停更。抖音主号停更,视频号更是停更长达7个月。
流量的真空期是残酷的。截至2025年3月,短短3个月内,她掉粉27.3万。而拉长时间线看,一年内,近200万粉丝“用脚投票”,选择了离开。她的抖音粉丝量,也从近千万的峰值,跌落至约805万。
在国内“社死”后,黄婧妍并没有坐以待毙。她选择了一条许多“问题网红”都会选的路——出海。
2025年4月,一个名为“黄色0607”的账号,空降TikTok东南亚市场。没错,还是那个熟悉的黄婧妍。
不得不说,她的“疯癫流”在文化背景不同的东南亚,似乎找到了新的土壤。凭借着国内市场锤炼出的夸张表演,她在短短20天内迅速涨粉超20万。
高潮发生在其中一场直播。据统计,该场直播,她收到的打赏总额折合人民币超过71万元(约10万美元),一举登顶当地(如越南)的日榜冠军。
71万!这个数字刺痛了国内的看客。但当人们点开她的海外直播间时,却发现一切都“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国内被痛批的“铁锅炖自己”,她带出去了;被诟病的甩头炒菜,她也带出去了;甚至在国内直播中引发巨大争议的“短裙露底裤”等低俗擦边动作,在海外直播间变本加厉。
这下,舆论彻底分化了。支持者认为她凭本事吃饭,努力转型;而批评者则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不是转型,这是“换地图割韭菜”。
更尴尬的是,数据分析显示,涌入她TikTok直播间的,依然是以国内粉丝为主。所谓的“出海突围”,本土化效果存疑,更像是一场“出口转内销”的打赏狂欢。而这种延续“低俗”的风格,在任何一个国家的监管红线面前,又能蹦跶多久呢?这依然是一个巨大的合规风险。
或许是意识到了“出海”并非长久之计,黄婧妍的B计划在2025年10月浮出水面。
她高调宣布,正式进军短剧行业,并已经参演《互换人生》、《祖宗带我上大分》等作品。
在采访中,她抛出了两个关键信息:第一,片酬是日薪1万元,否认了“带资进组”的传闻。第二,她公开自嘲是“过气网红”,并坦然承认了一年掉粉近200万的窘境。
这番“自白”,可谓是“人间清醒”。她清楚地知道,靠“审丑”积累的粉丝粘性极低,流量泡沫一戳就破。
但是,从直播网红转型短剧演员,这条路好走吗?
我们来看看她的商业价值波动。在国内,她一条1-60秒的视频广告报价仍有7.8万元,但持续的停播和掉粉,早已让广告商望而却步。海外的71万打赏虽然可观,但那是“一次性”的爆发,而非“持续性”的收入。
日薪1万,对于一个演员来说或许不高,但对于一个“过气网红”来说,这似乎是一条相对体面和稳定的“再就业”之路。
然而,短剧行业早已不是蓝海,而是“血海”。这个赛道竞争的激烈程度,丝毫不亚于直播带货。在这里,观众不看你的粉丝量,只看你的演技和剧情。
黄婧妍能否放下“铁锅炖自己”的夸张,真正去理解一个角色?这决定了她的转型,究竟是“凤凰涅槃”,还是“垂死挣扎”。
流量如潮水,能一秒把你推上顶峰,也能在下一秒让你搁浅滩头。
但无论如何,红绿灯的黄已经赚到了普通人辛苦打工几辈子也赚不到的钱,2000年的她就是现在退休应该也不愁金钱导致的生存问题。
来源:郭云神奇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