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战区首曝红旗13:出口转内销,行进间防空护旅队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7 21:13 1

摘要:东部战区第72集团军某轻高机合成旅在央视镜头中首次正面对外展示红旗13近程防空系统:白弹挂于两侧、相控阵天线转动、光电球冷光闪烁、第三代猛士高机动越野车为底盘、雷达与光电协同搜索、发射架一体化装定、班组紧凑机动小分队、快进快出、边走边打,节奏与调性都属于野战。

东部战区第72集团军某轻高机合成旅在央视镜头中首次正面对外展示红旗13近程防空系统:白弹挂于两侧、相控阵天线转动、光电球冷光闪烁、第三代猛士高机动越野车为底盘、雷达与光电协同搜索、发射架一体化装定、班组紧凑机动小分队、快进快出、边走边打,节奏与调性都属于野战。

红旗13的来头特别: 出口转内销,对应航天科技集团八院的FB10A,是FB10家族的改进型。它在珠海航展亮相、 拿下阿联酋订单,并在苏丹战场取得战果,说明性能可靠,适配现代战场。FB10A改进两条主要方面:雷达探测距离和稳定性明显提高;拦截弹射程、射高上升,能覆盖无人机、巡航导弹、武直、固定翼等多种目标;单发杀伤率对飞机大于等于0.8、对导弹大于等于0.7。更重要的是其可以行进间作战,既可作为野战防空伴随推进,又可担任要地防空,角色转换十分自然。

列装并命名为红旗13(ADK13)不是换壳,而是整建制上货:导弹发射车为核心,配套雷达指挥车、弹药装填车、电源车、模拟训练器,形成探测—指挥—发射—保障闭环,训练、补给、维护都有抓手,战斗力不只停在展台。底盘选用第三代猛士的优点在于通用化后勤轻、备件通、维修快;越野能力强、易快速转移;小体量轻重量利于战略投送,提高运输机装载与战役调动效率。

关于“仅两枚弹”的疑问,镜头里只展示最简单的状态,实际上一辆发射车最多可以装载8枚,载弹量视科目和任务而定。导弹采用鸭式气动布局、 两级结构,固体火箭占弹体三分之二以上,推力充足;前后各有4片舵面,轨迹调整灵活;制导为修正指令+红外凝视成像复合体制,终端识别强、抗电磁干扰性好,在电磁环境复杂的情况下也不容易丢失目标。性能参照FB10A: 射高20—7500米,射程1—18公里;红旗13为自用型,要求更严格、指标大概更高,没有公布具体的数字。

发射架结构简单引起争议,但是简单就反应快、链路短、环节少,维护和采购成本低,适合面对低成本高频次的无人机蜂群等消耗战威胁。雷达为相控阵体制,方位360度、俯仰0到45度,探测距离不小于50公里,可以同时盯多个目标;搜索、跟踪、制导是否一体化还待验证。光电观瞄仪作备用抓手,雷达受到干扰时可继续锁定,雷达和光电构成双保险。

实战记录中,美国防务博客报道:苏丹快速支援部队从乍得获得的FB10A(来自阿联酋)把苏丹政府军所用的土耳其“袭击者”察打一体无人机给打下来,说明苏丹有反无人机的能力。传统察打一体平台目标特征多、速度慢、机动性差,被现代防空锁定之后躲避空间小,能打的基本功扎实。FPV无人机:小、灵、廉且常以蜂群出动、贴地飞行。此时红旗13的高机动、多载弹、强抗干扰价值凸显:打得快、准,保持持续拦截,不让密集低空威胁撕口子,因此被列装进轻型高机动合成旅。

现代战场讲体系,红旗13绝非单打独斗。红旗13与SWS3型35毫米弹炮结合武器系统形成层层递进的防御:红旗13拦截中近距硬目标于外圈,SWS3用高射速末端兜底,低空火力网更密更厚。该组合随旅队穿插机动,面对低空威胁密集、FPV蜂群突袭时有保障。意义不只军迷圈热闹:低空空间拥挤、无人机双用属性明显,近程防空做轻、快、灵不仅护前线,也是城市防护和要地安全的一环,越轻越机动越能在复杂场景抢时间与窗口。

出口订单到战场检验,再回归自用,形成技术迭代的闭环,体现产业链、研制体系与战术需求的对接,不是单点爆发,而是系统进步。部队层面,红旗13是短刃劲用之器,不争远程防空话语权,专管近身里复杂难明之地。长矛要锋利,盾要厚;近程防空这面盾在消耗战顶住一波又一波,从而握住主动权。

当然仍需冷静: 雷达是否一体化集成待权威信息;实战能力需要更多科目和环境的检验;对抗更隐蔽的低空目标时,体系协同效率、蜂群识别分配、弹药保障节奏都要在训练和演训中磨练。

如果将轻高机合成旅比作高速穿插的拳头,那么红旗13就是贴身护手:不张扬但是关键,每一次预警与拦截都关系到生存和行动自由。从出口明星到自用利器,从展场首秀到旅队列装,丰富了防空序列、夯实了近程防空短板。低空火点一闪即灭、 地面部队稳步向前的时候,可能就是它在背后起作用。对于这套新近程防空系统,让我们持续关注。

来源:卢麒元点评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