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不少劳动者将网约车、外卖、快递行业视为就业 “缓冲带” 时,一组组数据正揭示出更残酷的现实:这三大曾吸纳数百万劳动力的 “蓄水池”,已逼近饱和临界点 —— 从业者数量增速远超市场需求,日均收入下滑、竞争内卷加剧,成为行业普遍现状。
当不少劳动者将网约车、外卖、快递行业视为就业 “缓冲带” 时,一组组数据正揭示出更残酷的现实:这三大曾吸纳数百万劳动力的 “蓄水池”,已逼近饱和临界点 —— 从业者数量增速远超市场需求,日均收入下滑、竞争内卷加剧,成为行业普遍现状。
一、宏观就业压力下,三大行业成 “劳动力涌入出口”
整体就业市场的承压,直接推动劳动力向低门槛行业聚集。据公开数据显示:
2024 年全球青年失业率达 12.6%(国际劳工组织报告),同期中国建筑行业因房地产调整失业人数超 150 万(国家统计局);人工智能对传统岗位的替代加速,研究机构 Gartner 预测,2025 年底全球 30% 重复性工作将被 AI 取代,当前已有 20% 客服岗位完成智能替代;美国 2024 年连续 3 次降息引发新兴市场资本外流,仅巴西就因此流失 50 万个就业岗位(巴西经济部统计)。在制造业、外贸、房地产等领域岗位供给收缩的背景下,网约车、外卖、快递行业因 “低门槛、易上手、灵活就业” 的特性,成为劳动力涌入的主要方向,但供需失衡的矛盾正持续加剧。
二、三大行业饱和数据图鉴:人多单少,收入承压
1. 网约车行业:679 万持证司机抢 5.28 亿用户,30 城日均接单不足 10 单
据 QuestMobile 2025 年 7 月行业监测报告,网约车司机月活跃用户规模达 2924.3 万,同比增长 23.3%;而全国持证司机数量已攀升至 679 万,较 2019 年的 250 万增长 171.6%。
供需失衡直接反映在收入上:《城市出行的就业韧性:网约车司机就业图景与职业表现(2025)》显示,虽有一线城市日均上线 8 小时以上司机月收入达 11557.1 元,但全国超 30 个城市(如济南、东莞)司机日均接单量不足 10 单,日均收入仅 200-300 元,较 2023 年下降约 25%。目前多地已暂停新增网约车经营许可,饱和预警持续释放。
2. 外卖行业:1403 万从业者,高收入者占比从 8% 跌至 3%
外卖行业的 “拥挤度” 更甚。QuestMobile 数据显示,2025 年 7 月外卖员数量达 1403.5 万,同比增幅高达 74.8%,其中女性骑手增速尤为显著 ——2022-2024 年从 51.7 万增至 70.1 万,增速 35.6%,是整体骑手增速(19.3%)的 1.8 倍(美团 2024 年骑手发展报告)。
但订单增速远跟不上从业者增长:2025 年外卖行业订单同比增速不足 10%,导致骑手日均接单量从 2023 年的 30-40 单降至 20 单以下。收入层面,《2024 中国蓝领群体就业研究报告》指出,外卖员月均收入 7496 元,但高收入者(月入超 1 万元)占比从 2023 年的 8% 降至 3%,52% 从业者月收入集中在 4000-6000 元区间,较上年下降 12%。
3. 快递行业:539 万从业者面临 “考核高压 + 收入不稳”
快递行业虽增速相对平缓,但饱和压力同样凸显。2025 年 7 月快递员数量达 539.4 万,同比增长 13.8%(QuestMobile),而行业业务量增速已降至个位数。
从业者面临双重压力:一方面,收入受货损、差评、请假影响显著,据行业调研,快递员月收入波动幅度可达 30%,稳定性远低于传统行业;另一方面,企业考核标准持续收紧,“时效达标率”“投诉率”“片区单量完成度” 等指标细化,近 60% 新人因考核不达标在入职 3 个月内离职(《2024 快递行业就业现状报告》)。
三、饱和背后的核心矛盾:供需失衡与行业增长天花板
供需增速错配:三大行业从业者年均增速均超 15%(网约车 23.3%、外卖 74.8%、快递 13.8%),但对应市场需求增速(网约车用户不足 5%、外卖订单不足 10%、快递业务量个位数)远低于供给,直接导致 “僧多粥少”;行业增长见顶:网约车用户规模已达 5.28 亿(接近城镇人口出行需求天花板),外卖渗透率超 60%,快递业务量进入 “平稳增长期”,市场增量空间有限;就业属性错位:三大行业本为 “过渡性就业选择”,但在整体就业压力下,超 40% 从业者将其作为 “长期职业”(《2025 灵活就业群体调研》),进一步放大了饱和矛盾。四、破局方向:数据指向的劳动力转移与行业升级
从数据视角看,当前已有两大破局路径逐渐清晰:
政策引导劳动力转移:2024 年中国为吸纳就业企业减免税收超 1000 亿元,新增岗位 100 万个;同时投入 200 亿元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覆盖 500 万人次(人社部数据),重点向新能源、大数据领域输送人才 —— 预计 2025 年底新能源行业将新增 300 万个岗位,成为重要就业出口;行业自身提质增效:外卖平台拓展 “同城即时零售”(药品、生鲜配送),2025 年相关订单占比已达 28%(美团数据);快递企业布局冷链物流,细分领域岗位增速达 25%;网约车平台试点 “定制客运”,探索差异化服务以提升单均收益。这些数据是否与你观察到的现状一致?你身边的网约车司机、外卖员,近期单量与收入是否出现明显变化?若三大行业持续饱和,你认为哪些领域还能承接劳动力转移?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与数据观察。
QuestMobile《2025 年 7 月出行 & 本地生活行业监测报告》《城市出行的就业韧性:网约车司机就业图景与职业表现(2025)》美团《2024 年骑手发展报告》、《2024 快递行业就业现状报告》《2024 中国蓝领群体就业研究报告》、《2025 灵活就业群体调研》国际劳工组织、IMF《世界经济展望(2024)》中国国家统计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开数据来源:全球企业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