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晚刷抖音,看到#成语挑战#播放量冲80亿,我愣了:原来最会玩成语的,不是语文老师,是短视频里那群00后。
“背了二十年成语,一到作文还是只会‘风和日丽’?
”——昨晚刷抖音,看到#成语挑战#播放量冲80亿,我愣了:原来最会玩成语的,不是语文老师,是短视频里那群00后。
他们把“灯”做成火锅九宫格,把“云”拍成汉服转场,弹幕里齐刷刷“懂了懂了”。
我顺手点开小学班级群,海淀那所实验校的老师刚甩来一段AR课件:孩子举着手机扫课本,一只虚拟蜻蜓在水面点一下,成语“蜻蜓点水”就蹦出来,全班尖叫。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成语不是古董,是还没被我们用活的社交货币。
数据也替我作证。2023《中国成语大会》报告说,看图猜成语类APP使用率涨35%,比背单词软件还猛。
北语团队测过,图像记忆效率比干背高47%,尤其“云”这种自带画面的词,一周还能记住八成。
老外更夸张,孔子学院那条“猜成语学汉语”视频,五千多万播放,评论区一堆“dancing on water太妙了”,说的就是蜻蜓点水。
所以别再骂孩子只会“绝绝子”,他们只是缺一张图、一个场景。
把成语塞进火锅、汉服、AR里,比罚抄一百遍管用。
语言本来就该这么活,活成表情包、活成梗,活成能发朋友圈的骄傲。
记不住词?
先找画面。
画面到位,成语自己会蹦出来。
来源:魔法暖阳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