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凉亭会发电,充电桩建在果园边!解锁武汉豫迁村绿色财富密码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27 16:52 1

摘要:“以前晒谷子,现在晒票子!”10月24日,武汉市东西湖区东风社区豫迁村,58岁的彭士军指着屋顶锃亮的光伏板笑得开怀。当天,40余名环保志愿者跟着武汉市生态环境局东西湖区分局的脚步,在这个武汉首个农村能源革命示范村,亲眼见证了“阳光变现金、粪污成宝藏” 的新鲜事

“以前晒谷子,现在晒票子!”10月24日,武汉市东西湖区东风社区豫迁村,58岁的彭士军指着屋顶锃亮的光伏板笑得开怀。当天,40余名环保志愿者跟着武汉市生态环境局东西湖区分局的脚步,在这个武汉首个农村能源革命示范村,亲眼见证了“阳光变现金、粪污成宝藏” 的新鲜事儿。

屋顶变“银行”,阳光存成“定期存款”

刚走进豫迁村,家家户户屋顶的光伏板就晃得人睁不开眼——2300块蓝色面板在阳光下连成一片,像给小别墅戴上了“发电帽”。“这42块板就是我的'阳光存折'!”彭士军算起账来毫不含糊,以前闲置的屋顶顶多晒点粮食,现在一年稳稳进账1470元,村里50户装了光伏板的人家,年均都能拿到1500元收益。

村边黄桃园里的“光伏账本”更惊人。园主陶天黝黑的脸笑成了花:“旺季一天电费曾高达1800元,装了光伏板后每天省500块!”省下的钱直接变成了“引流密码”,桃子降价后游客翻番,果园成了远近闻名的“光伏采摘园”。

国网武汉供电公司负责人的话点透了关键:“当年先辈围垦是向自然要粮食,现在新能源革命是向生态要效益。”如今全村光伏年发电量达200万度,够566户用一年,多余的电还能外送赚钱,屋顶彻底成了“不占地的银行”。

粪堆淘出“绿金子”,沼气电站年赚76万

要是说光伏板是“体面生意”,那养殖场的沼气发电就是“变废为宝的魔术”。豫迁村旁的丰美禾养殖场年存栏5万头猪,曾每天要处理250吨粪污,堪称“生态包袱”。如今,这些粪污全进了5万立方米的 “发酵银行”,每天变出 3500 立方米沼气。

“1立方米沼气能发1.8度电,一年‘吐’210万度绿电!” 养殖场负责人田海斌掰着指头算循环账:自己用电不用花钱,余电上网赚钱,沼液浇5000亩农田,沼渣做成有机肥外销,一年纯赚70万。更妙的是,他们正琢磨靠碳普惠机制再赚6万,“这简直是从粪堆里淘出‘绿金子’!”

绿电串起新生活,乡村变身高科技乐园

沿着光伏路灯往村里走,田垄上的风力发电桩转得正欢,智慧大棚旁的共享充电桩前停着电动车。68岁的陈传友举着手机示范:“扫码就能给农机充绿电,比以前拉电线方便十倍!”果园老板陶玉萍更开心,充电桩建在园门口,游客采摘时顺便充电,“回头客都多了!”

如今的豫迁村藏着不少“黑科技”:会发电的凉亭下能乘凉,带充电功能的桌椅能刷手机,七彩风车树既是景观又能发电,就连步道都能“讲课”——踩上去就播放新能源知识。这些设施让采摘园变成了“新能源研学科普基地”,城里人像赶庙会似的来打卡。

“‘绿电+’的路子走对了!”社区书记管琳曦站在村口,看着光伏板反光的屋顶感慨,当年先辈拓荒的精神,如今正借着绿色能源焕发新生。这个城郊小村用实践证明:生态账从来都是经济账,低碳路正是致富路。(通讯员:刘晓迪)

来源:三味乡村食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