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少人还沉浸在冷战幻觉里,觉得只要美国发动制裁、拉拢盟友围堵,中国就全线退败。现实是美方每一次嚣张出招,都像用拳头砸石头,贸易战砸出中国的出口升级、科技战怼出中国的突破创新、地缘遏制更是敲打出人民军队的全面进化。
美国为什么动不动撂狠话,却始终不敢真的对中国动手。这不是胆小,这是深知“动一次,就可能赔上半条命”。
中国早就不是那个只靠组装手机和代工毛衣的小工厂,它已经是工业全维链主,是全球科技走廊的新中心。
美国“打中国能解决问题吗”,不能。打下去美债体系先炸,霸权信用塌台,盟友四散而逃。
不少人还沉浸在冷战幻觉里,觉得只要美国发动制裁、拉拢盟友围堵,中国就全线退败。现实是美方每一次嚣张出招,都像用拳头砸石头,贸易战砸出中国的出口升级、科技战怼出中国的突破创新、地缘遏制更是敲打出人民军队的全面进化。
那场被普遍忽视的2016年南海对峙,美国军方本以为能靠航母群“震慑”中国让步,却看到中国三大舰队齐压南海,辽宁舰打头阵,东风导弹一字排开,电视台提前播动画片,说明全社会进入预战状态。
这不是斗气,这是中国送给美军的一句话“你要来,我们奉陪到底。”
中国真正掌握了压舱石超完备的工业体系。
660个工业小类,41个完整工业门类,占全球工业总量近30%,远不是靠修墙收税过日子的美式经济能比的。美国第三产业比重高达81.3%,其中大半是金融、地产、保险等“虚的”,这GDP的含金量完全不具备战争状态下的转化能力。
中国海军造舰速度已经不是简单的“快”能形容,年产能2300~3200万吨,仅靠工业产能可一年造出一支法国海军,两年造完一个英国海军。
美国11艘核动力航母还在吃老本,中国这边055、076、096全部列装在即,外加隐形无人机、六代机、电磁炮全线突破。美国盖了个高楼,中国在建一个现代化工业星球。
美国难道甘心看着这场超车戏码上演吗?他们当然不甘心。
从舆论战到科技战,从区域代理战到金融战、货币战,美国想过千百种方式切断中国崛起的路径。但越封堵中国越稳、越打压中国越强、越恐吓,中国越清醒。
这是两个文明之间的角力,一边是靠军费、华尔街、好莱坞打造的“西式话语帝国”。
一边是靠实业、技术、合作共赢构建的“东方发展秩序”。
美国早年的战略设定是世界上只能有一个超级大国,其它最多做第二梯队跟班。中国的崛起不属于这个“班级结构”,是自己造了一尊新秩序,绕着旧体制跑出了自己的一套发展逻辑和全球连接方式。
当“一带一路”在欧亚非落地生根,当人民币成为非洲、中东、东南亚的硬通货,当中国的盾构机、大飞机、通信设备进入发达市场,风险正在倒向美国自己。
“不结盟”反而赋予了我们最大战略自由,你出招我就拆,你想联军我就分化。我们没有绑在任何人的车上,自然也不会被拖入谁的战争。
美国那些盟友,说是盟友实则是负担。
伊拉克、阿富汗、乌克兰,哪个不是最后变成“躺平项目”?NASA都快成了马斯克的部属部门,北约本部骂了几十年“别人不出钱还要我养”,军费掏得怨声载道。
这让美国也越来越清楚,一旦对华动武,自己只能靠自己且输不起。
还有一点,从没被外媒大书特书,却是美国最怕、最难解的一招:中国复兴的底气,不是靠征服来实现的,是靠合作。
真正的强国靠的是能不能带别人一起吃饱饭,而不是抢别人饭碗。
这正是中国和美国的区别,中国搞的是基础设施合作、产业升级、命运共同体,美国搞的是政权更迭、内部对冲和金融战争。
美国鼓吹“民主价值输出”,结果叙利亚、利比亚、阿富汗遍地疮痍,最后中国的一条铁路让非洲全线振奋,一个港口就带活中东的物流。
有人担心未来中美战争不可避免,这种可能性正在变得越来越小。因为“你打不赢反而会输得更快”这件事,它已经太清楚了。
今天的最大博弈是文明对理念、产业对产业、格局对格局。
中国已经是主动设定议题、输出秩序的缔造者了。
中国不怕战争,更懂得和平的珍贵。
美国不是不想动手,是动了也没用。打不垮的对手,才是最狠的震慑。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真正的大国智慧。
未来世界如何走,靠的不是谁拳头更大,而是谁眼光更长。
中国早就迈进那条通向星辰大海的路上了。
来源:科普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