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增量来了吗!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7 16:22 2

摘要:国家标准委网站显示,我国首个EUV光刻胶标准——《极紫外(EUV)光刻胶测试方法》作为拟立项标准,10月23日开始公示,截止时间为11月22日。标准的起草单位包括上海大学、张江国家实验室、上海华力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上海微电子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我

行业梳理

国家标准委网站显示,我国首个EUV光刻胶标准——《极紫外(EUV)光刻胶测试方法》作为拟立项标准,10月23日开始公示,截止时间为11月22日。标准的起草单位包括上海大学、张江国家实验室、上海华力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上海微电子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我国首个EUV光刻胶标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标准的制定不仅能够填补国内在该领域的技术标准空白,更将通过建立统一的测试方法体系,为国内外EUV光刻胶的性能评价提供客观标尺。

标准实施后将实现三大目标:一是推动测试数据互认,降低晶圆厂对国产材料的导入风险;二是促进测试设备国产化替代,有效压缩研发成本;三是加速实现从进口依赖到自主可控的产业跃迁。


该标准的制定为我国EUV光刻胶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提供标准化支撑,推动国内高端光刻胶产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升我国在全球半导体材料领域的话语权和竞争力。北京大学团队通过冷冻电镜技术解析光刻胶分子在显影液中的行为,发现界面缠结导致的缺陷问题,并提出优化方案,可使12英寸晶圆的光刻胶残留缺陷减少超99%。这对7nm及以下先进制程尤为重要,因30纳米团聚颗粒即可引发电路短路,直接影响芯片良率。

2024年我国光刻胶市场规模达114亿元,预计2025年将增至123亿元。但高端产品国产化率仍低,尤其在EUV光刻胶领域,国产化率为零。此次突破为国产材料提供了研发工具和性能优化依据,加速了从验证到量产的进程。


光刻胶的高低端区别主要体现在应用领域、技术难度和产品价值上。低端,显示光刻胶主要用于LCD-TFT面板制造,技术门槛相对较低,国产化率较高。中端,PCB光刻胶用于电路板生产,国产化率较低(目前不足5%),技术实现难度适中。高端,芯片光刻胶应用于半导体制造,涉及AI芯片、算力芯片等领域,技术壁垒最高,国产化进程较慢。

低端通常为正性光刻胶,采用G线/I线光源,主要用于晶体管制造的前端工序。 高端包含KrF、ArF、EUV等更先进类型,应用于芯片后端封装或更精密的电路加工,其中EUV光刻胶目前仅在实验室阶段。高端芯片光刻胶在精度、稳定性及材料工艺上要求最高,国产化进程面临技术积累不足和关键设备依赖进口的挑战;低端产品国产化进展较快,但市场竞争激烈

EUV光刻胶是极紫外光刻的关键材料,工作波长为13.5nm,主要应用于7nm及以下制程的集成电路制造,是实现先进逻辑芯片、高端存储芯片等微小化、高性能芯片生产的不可或缺的材料。全球市场被日本、美国企业垄断(如JSR、东京应化占据超95%份额)。此次突破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为晶圆厂提供自主可控的解决方案,降低对进口材料的依赖。


国内在EUV光刻胶测试领域尚未建立统一的技术规范,现有测试方法多沿用国外企业标准,导致在灵敏度(E0)、线边缘粗糙度(LER)等核心性能指标的检测流程上缺乏标准化,这不仅使得国产材料的验证周期长达1~2年,更严重制约了我国光刻胶产业的自主创新发展。

标准的统一可明确光刻胶各项性能的最低要求和测试方法,确保不同批次、不同供应商的光刻胶能稳定适配EUV光刻机,避免因材料波动导致芯片图案缺陷。同时,减少芯片制造企业的适配测试成本,降低因材料不兼容引发的生产中断风险,提升先进制程芯片的良品率。

相关上市公司梳理:

万润股份 飞凯材料

江化微 格林达

雅克科技 容大感光

三孚新材 强力新材

来源:尹狼入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