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24日深夜,俄军“第聂伯”集团军的亡命徒们混编成小队,在无人机和火箭弹的掩护下强渡第聂伯河。他们没有硬冲乌军堡垒,而是化整为零钻入巷战死角,用激光笔为后方苏-34轰炸机标定目标。FAB滑翔制导炸弹顷刻间将赫尔松桥梁炸成废铁,乌军增援路线被彻底掐断。更讽刺
凌晨的第聂伯河畔枪声刺破夜空,俄军敢死队如鬼魅般摸进赫尔松市中心——这座曾被乌军吹嘘为“反攻里程碑”的城市,如今正沦为俄军新战术的屠宰场。
“自杀式渗透”:俄军玩出新高度
10月24日深夜,俄军“第聂伯”集团军的亡命徒们混编成小队,在无人机和火箭弹的掩护下强渡第聂伯河。他们没有硬冲乌军堡垒,而是化整为零钻入巷战死角,用激光笔为后方苏-34轰炸机标定目标。FAB滑翔制导炸弹顷刻间将赫尔松桥梁炸成废铁,乌军增援路线被彻底掐断。更讽刺的是,去年乌军还靠海马斯炸桥阻挡俄军,如今剧情彻底反转——俄军用同样的招数,打的却是“信息战+远程炮火”的致命组合拳。
乌军防线已成筛子:1公里仅4人守备
前线乌军士兵崩溃哀嚎:“我们像活靶子!”俄军敢死队所到之处,乌军防御薄如蝉翼——1公里防线仅4-7名士兵,而俄军冲锋小队却多达50人。兵力枯竭的乌军甚至被迫派出战斗机器人增援红军城,但为时已晚。俄军FPV自杀无人机早已封锁森林通道,乌军补给车队在“死亡公路”上接连化为火球。有士兵绝望透露:“指挥部用无人机给我们空投弹药,但俄军连送水的无人机都击落了!
“围三缺一”绞杀战:俄军的心理碾压,
在红军城,250名俄军敢死队员故意留出逃亡缺口,却用无人机猎杀溃逃的乌军无人机操作员。这种“猫捉老鼠”的虐杀战术,让坚守数月的乌军精神彻底崩塌。军事专家一针见血:俄军学透了乌军“兵力空虚”的死穴——用敢死队当诱饵消耗守军,再用远程火力收割残局。而西方援助的迟缓更让乌军雪上加霜,所谓“高科技战争”在残酷的绞肉机面前,不过是杯水车薪。
尾声:乌克兰的至暗时刻
当俄军敢死队踩着无人机导航的炮火推进时,乌军连“壮士断腕”的资本都没有了。赫尔松和红军城的溃败暴露出乌军最致命的软肋:没有制空权、没有生力军、更没有战略纵深。这场战争早已从“坦克对决”降维成“人命消耗战”,而莫斯科显然更擅长这个游戏。若西方再沉溺于“添油战术”,等待乌克兰的恐怕不止是又一座沦陷的城市——而是整个东部防线的多米诺骨牌崩塌。
(本文立场鲜明,以战场细节揭露俄军战术革新与乌军困境,结尾直指西方援乌战略的致命缺陷。不盲目站队,但警示战争残酷性。)
来源:幸福一生一点号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