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加关税战升级!加拿大仅播广告,美砸10%关税,无视规则太过分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7 14:49 1

摘要:当地时间10月25号,特朗普发声明说要对加拿大进口的东西,在现有关税基础上再额外加征10%,而引爆这场风波的,居然只是加拿大安大略省播的一则有争议的广告。

文 | 金锐点

编辑 | 金锐点

当地时间10月25号,特朗普发声明说要对加拿大进口的东西,在现有关税基础上再额外加征10%,而引爆这场风波的,居然只是加拿大安大略省播的一则有争议的广告。

美国为什么对这则广告反应这么大?这次加关税,真的只是因为不满广告改了演讲意思吗?

这则惹事的广告最让人吵起来的点,其实是对里根当年关税态度的解读,而特朗普的说法,跟历史事实比起来,差得可不是一星半点。

1987年4月25号里根做全国广播讲话时,情况是这样的,日本半导体企业违反了贸易协定,美国没办法,才针对性地加了关税。

但里根在演讲里把话说得很明白,他特意区分了短期应对和长期政策,明确说关税只是用来解决眼前问题的,绝对不是要打贸易战。

他甚至还直接点出,要是长期搞关税,只会让经济变低效、物价往上涨、整体经济萎缩,最后坑的是美国的工人和消费者。

从这段原话就能看出来,里根对关税其实挺谨慎的,压根不赞成把它当成长期的贸易手段。

可安大略省把这段演讲剪进广告后,特朗普的反应完全跑偏了,他不光骂这广告是故意剪片段、歪曲原意,还搬来了罗纳德・里根基金会的声明当证据。

基金会确实说过,广告没经过许可就用了录音,而且改了演讲的核心立场,但接下来特朗普说的话就有点出人意料了。

他在社交平台上直接说里根特别支持关税,把这位前总统塑造成了关税政策的粉丝,这跟里根1987年演讲里的意思,明显对不上啊。

而加拿大这边面对美国的压力,安大略省省长道格・福特虽然说要停播广告,却特意把停播时间推到了本周末之后。

原因也很直接,这段时间正好是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总决赛,加拿大多伦多蓝鸟队要跟美国洛杉矶道奇队打比赛,能吸引几百万观众看,福特就是想借着赛事的热度,让广告的传播效果再翻个倍。

他甚至还在社交平台上直接说,我们要的就是引发大家对关税影响的讨论,现在美国观众的触达率已经到顶了,还明确让团队在总决赛前两场接着播这广告。

客观说,加拿大推迟停播广告,确实有点借赛事蹭热度、扩大声音的意思,但说到底,还是围绕关税对经济的影响在讨论。

可特朗普却把这解读成故意挑衅,还直接拿这个当借口加征10%关税,这反应实在有点过头了。

毕竟,一则关于历史演讲的广告争议,本来完全可以坐下来好好沟通解决,犯不着一上来就用贸易制裁把矛盾闹大。

可美国因为一则广告就加关税,也太离谱了,但实际上,这次加关税并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2025年美加贸易摩擦的延续,双方闹矛盾的种子,年初就已经埋下了。

2025年2月,当时特朗普政府就已经对加拿大动过一轮关税了,非能源类商品加了25%的税,能源产品也加了10%。

那时候加拿大就特别不满,安大略省直接先出手反制了,先是下架了价值10亿加元的美国饮品,这一下就影响到美国饮品企业在加拿大的市场。

接着又不让美国企业参与省级的合同,等于断了美国企业在加拿大的部分业务路子。

还有对输往美国的电力加了25%的附加费,这一招直接让美国150万用电客户的电费成本和供电稳定性受了影响。

当时安大略省省长福特的态度也挺硬,他直接说,要是协议不公平,不排除干脆切断对美国的电力供应。

毕竟加拿大本来就是美国重要的电力供应来源,真要是断了电,不光美国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会受影响,连美国一些工厂的生产都可能停摆。

能拿出这么狠的反制手段,也能看出来双方在贸易问题上,早就闹到挺激烈的地步了。

而这次特朗普再额外加征10%关税,意味着加拿大有些进口商品的税率直接突破35%了。

就拿加拿大对美出口的几大核心产业来说,汽车、能源、农产品这三样,几乎是加拿大对美出口的半壁江山。

汽车产业要靠大量零部件跨境运输,35%的关税一加上,加拿大汽车在美国市场的价格优势就没了,卖起来肯定更难。

能源产品本来就有10%的基础关税,再叠加上新关税,美国买加拿大能源的成本会涨,最后很可能得由美国消费者掏更多的电费、油费。

农产品就更敏感了,关税涨了,加拿大农产品在美国卖得就贵了,美国老百姓买吃的也得多花钱。

从年初互相反制,到现在美国又加关税,美加贸易关系已经陷入了你怼我、我再怼回去的循环里。

但加拿大是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两国每年的贸易额得有几千亿美元,这么一直摩擦下去,不光两国相关行业得扛压力,连北美地区的贸易稳定都可能受影响。

要是只把这次加关税当成美国对加拿大广告的报复,那可能就看浅了,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定在11月初,要审特朗普关税政策合不合法,而这次广告风波和加关税的时间,刚好凑到一块儿了。

按美国的法律程序来说,最高法院这次审完,会直接决定特朗普之前推的那些关税措施合不合法。

要是最高法院说不合法,那特朗普政府不光得把相关关税撤了,还得面对国内的舆论质疑,以后再推政策也会更难。

但要是说合法,那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就等于拿到了司法层面的认可,之后再搞类似的措施,阻力也会小很多。

在这种背景下,特朗普选在最高法院审案前,拿加拿大广告挑衅当理由升级关税施压,背后的心思就不难猜了。

他大概是想传递两个信号,一方面是对外展示美国在贸易上不好惹,营造一种我在保护美国利益的氛围,让老百姓更支持他,这样说不定能间接影响最高法院的裁决方向。

另一方面,通过对加拿大施压,也能凸显自己在贸易政策上说了算,让国内民众觉得他能维护美国经济利益,为最高法院审案攒点有利的舆论基础。

但这么做,明显跑偏了正常的政策路子,关税政策本来应该根据国家经济利益和贸易规则来定,哪能当成政治博弈的工具?

更何况美国还是全球主要经济体,它的关税政策不光影响跟贸易伙伴的关系,还会搅乱全球贸易秩序。

动不动就拿敌对行为当借口加关税,完全不管国际贸易规则,这不光让加拿大扛压力,其他国家也会对美国的贸易政策犯嘀咕,最后连全球贸易的稳定都可能受影响。

再看加拿大这边,面对美国又加关税,除了之前那些反制手段,估计也得想点别的办法,比如多跟其他国家搞贸易合作,别太依赖美国市场。

但不管怎么说,这场由广告引发的关税风波,早就超出了事件本身,成了美国贸易政策越来越任性、越来越政治化的又一个例子。

而最后要付出代价的,恐怕还是两国的企业和普通老百姓,这大概就是贸易对抗最让人无奈的地方吧。

来源:沧海旅行家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