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峰改口,称文科专业“前景可期”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7 14:01 2

摘要:张雪峰在抖音恢复直播当晚改口认可文科,超4万人围观,他此前因不当言论被限关注的五个平台账号已解封

张雪峰在抖音恢复直播当晚改口认可文科,超4万人围观,他此前因不当言论被限关注的五个平台账号已解封

那晚,他先在微博写了句“今天是接娃放学的家长”,16时41分发出,是账号被限制后第28天的第一条更新,随后开播,气场和话题都变了

他把那句“文科都是服务业”按下了暂停,改口说“文科大有可为”

评论区一半是“终于”,一半是“为啥”,屏幕像一个临时的辩论场

这场转向的背景不难回溯

张雪峰,本名张子彪,1984年出生在黑龙江齐齐哈尔富裕县,郑州大学给排水工程专业毕业,2007年北漂,从普通培训老师熬到“网红名师”

2016年,他做的《7分钟解读34所985高校》爆红,节目、电影、讲座接踵而至

账号从被限关注到恢复正常,前后不过28天,这个转身太快

争议也不是一天堆起来的

有人记得他在2023年直播里抛出“新闻无用论”,又说“普通本科竞争力弱”“文科都是服务业”,几句话像火柴,点燃了学生和家长的焦虑

这些争议后来被举报叠加,他9月24日的微博、抖音、快手、B站和小红书账号都被禁止关注,粉丝合计超6500万

次日,团队回应是“直播出现不当言论违反平台规则”,公司在处理、会短期解决,也在反省

10月22日,账号逐一恢复,晚间直播里,他把话题拨向文科的可能性

这不是一个人改口的故事,是一场被就业焦虑搅动的公共讨论

说到底,大家纠结的是“学什么能活得好”

硬数据很残酷,工科薪资压倒性领先,文科生在“最难就业季”里更难

智联招聘的《2024年大学生就业前景研判及高考志愿填报攻略》显示,毕业生薪资前50强里,工学专业占了41席,文科基本在末端

教育部数据显示,2023年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4763.19万人,毛入学率60.2%,扩招叠加经济周期,文科的就业难更显眼

放到全球看,美国在金融危机后,人文学科学生注册比例降到20世纪以来最低的6%,文理学院人文专业从三分之一掉到四分之一以下,研究型大学文科学生数下降约三成

英国一些高校的人文社科硕士项目因招生锐减被关停,寒意逼人

但另一条线也在悄悄铺开

但智能时代在改写分工,文科的叙事、伦理、语言与规则正在被AI需要

中国社会科学网在2025年8月发布的《智能时代的文科就业新图景》指出,人工智能给文科开了新的口子:数据标注、模型评估、技术伦理合规、行政法务、AI产品“出海”的外语支持等等

要吃到这口饭,文科生需要复合知识结构和更强的实操能力,高校的文科教育也得跨学科、产教融合,对接产业的真实需求

现实里能看到一些路径

科大讯飞的马鸣珂提醒,文科生最值钱的是能把用户话翻译成产品语言

他强调,行业实习经验比死记硬背更关键,能让文科生在技术与用户之间搭个桥

深圳大学的“传腾班”用“做中学”把学生推到真实场景里,效果比空讲更有用

传播学院和腾讯一起做“专任教师+AI技术导师+行业导师”的“双师三导”,方向是“AI+新闻传播”,学生在练习中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训练让文科生更容易进入AI相关岗位,口碑不错

当然,不转会怎样,英国的故事给出了另一面

英国的项目关停像一道冷风,逼着我们直面文科教育如果不转型会发生什么

有学院三个硕士项目里,两项因招生只有个位数被停掉,剩下的一个从2021年的200人降到2025年的75人,校内整体招生掉了三成,文科受冲击最重,教师面临岗位风险

经济逻辑强势时,如果文科还停在老路上,不仅学生找工作难,项目本身也难以为继

这时就有人问:既然就业压力摆在眼前,干脆把文科按“工资表”选不就行了

别把文科只当工资表上的数字,它也在塑造社会治理、文化判断与公共理性

学者朱国华提醒,社会常把文科价值压缩到“能不能赚到钱”,忽略了批判性思维、审美力、沟通协作的长期作用

他举的一个方向是,全球不少领导人本科出在人文社科,治理能力与人文训练并不无关

深圳大学副校长巢乃鹏也说,文科教育需要根本性变革,关键是培养能回答时代问题的人,不管知识结构是传统还是交叉,都要面向真实社会与产业

浙江大学的廖备水强调,人文社会科学对AI不是旁观者,逻辑学支撑复杂推理,语言学优化交互,伦理学校准技术价值,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力量

我也有个简单的观察

你在办公室里拉过一个产品经理、一个算法工程师,再找一个懂用户的文案一起开会,落地的方案往往更稳

文科的“软”常被拿来批评,但很多时候,是这点“软”把人和技术粘在一起

相反,如果只把专业的价值扣在起薪上,我们可能把孩子推到一条窄而拥挤的路上

无论张雪峰是真心还是顺势,这次改口至少促成了一次集体重估

他把风向指向“文科也能行”,背后真正要动起来的,是学校的培养、企业的用人和学生的能力结构

到10月27日为止,事情没有新的进展,他的账号一切正常

有人还在质疑他的立场是否稳定,有人已经开始列“跨学科技能表”,世界不会等我们想明白才出题,它会边跑边出题

教育的目光如果只盯着短期回报,我们会错过为下一代建立思维根底的机会

数据会更新,政策会调整,职业光谱会挪位,文科与工科之间的墙也许会越堆越矮

当我们问“文科有没有用”,也该问“我们拿来解决什么问题”

年轻人选专业时,最好把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当作指南针,再拿现实的市场当地图,别被一句话或一个榜单推着走

我希望下次学生选专业,不是被恐惧推着走,而是被真实能力和兴趣牵着走

而我们这些说话的人,更要记住一句朴素的原则——话可以有锋芒,但不能只会制造焦虑,要能给出路

这才是一次改口能留下的善意

来源:霏宝追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