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26日,位于南沙街道的蕉门河国际街区正式发布街区LOGO及IP形象“蕉宝(JOY)”。各界领导嘉宾、港澳居民、外国友人及媒体代表齐聚现场,共同见证街区建设迈入新阶段的重要时刻。此次品牌焕新不仅彰显了蕉门河国际街区作为广州国际化窗口的独特价值,更在《南沙方
10月26日,位于南沙街道的蕉门河国际街区正式发布街区LOGO及IP形象“蕉宝(JOY)”。各界领导嘉宾、港澳居民、外国友人及媒体代表齐聚现场,共同见证街区建设迈入新阶段的重要时刻。此次品牌焕新不仅彰显了蕉门河国际街区作为广州国际化窗口的独特价值,更在《南沙方案》实施关键期为广州国际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蕉宝”现场圈粉成“明星”
2025年7月,街区入选首批“INFO Guangdong国际社区信息服务点”,以“一站式”多语种服务为外籍人士打造“无感切换”的生活环境;此外其创新的“中外居民议事茶话会”模式更获外交部外事管理司转载,让岭南“茶香议事”之风成为中国治理故事的鲜活注脚。
本次发布的蕉门河国际街区LOGO,以“蕉门河”拼音首字母“JMH”为设计核心,通过黄、蓝、绿、紫、粉五种色彩的几何造型,生动诠释街区多文化、多产业、多人群交融的特质。
更引人注目的是街区IP形象“蕉宝(JOY)”,凭借灵动可爱的设计打破语言壁垒。其形象巧妙撷取南沙区水网交织的地域特色,采用层次分明的蓝色渐变主色调,点缀灵动的水滴元素,搭配灿烂笑容与富有韵律的身体线条,极具亲和力与辨识度。“太可爱了!”活动现场,不少小朋友在台下对“蕉宝”人偶模型热情欢呼,并迫切希望能获得“蕉宝”周边。
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它们不仅是街区文化传播的“形象大使”,更将成为连接中外居民情感的纽带。未来,街区LOGO与“蕉宝”将逐步“走进”公园、商圈LED大屏等公共空间,通过高频次视觉呈现,让街区品牌深入人心;同时,其IP价值正进一步延伸至文创领域,为街区文化传播注入全新活力,让蕉门河的品牌魅力通过更多元的载体触达大众。
“绣花功夫”筑根基
硬件软件双升级
蕉门河的国际化蝶变并非一蹴而就。这背后,是街区在硬件升级与软件服务上长期投入的“绣花功夫”,既塑造了街区的“高颜值”,也铸就了服务的“暖实力”。
△蕉门河社区场地提升建设外立面效果图
交通出行方面,街区着力改善道路通行条件,修整破损路面、清理障碍物,保障居民出行安全畅通;通过合理增设非机动车便民停车场,拓展电动车与共享单车停放区域,进一步优化静态交通秩序;未来还将在主干道沿线灯杆加装智能全息路灯装置,全面提升街区的国际化辨识度与交通指引效率。
生态环境方面,街区引入智慧环卫管理平台,实现对环卫作业的一体化监管与调度;整体推进内河涌整治、绿地优化与建筑物外立面整洁管理,并逐步增设双语标识,让滨水景观与双语标识相映成趣。
△国际街区展厅及办事大厅效果图
服务升级更显温度,蕉门河社区办事大厅、24小时便民服务站改造完成并正式投用,构建起立体服务网络,为外籍居民提供双语服务、生活配套,也为中外居民搭建文化互动场景,让场地成为便利生活、促进融合、激发活力的核心支点。深化社区空间综合利用,引入港澳自助签证终端机提升涉外服务效能,打造多功能社区服务综合体。
为打破中外居民沟通壁垒,蕉门河街区正打造中外居民沟通交流平台,组织开展各类国际化街区系列活动,如外籍人才中文培训班、中外居民语言角,外籍、港澳人士游南沙,政策宣讲等活动,帮助外籍与港澳台居民更快更好融入本地生活。同时,蕉门河社区创新构建“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发展模式,其精心培育的友新助融志愿服务队已成为跨文化沟通的中坚力量,并成功培育50余名“国际志愿者”骨干。
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此次街区LOGO与“蕉宝”的发布,不仅是蕉门河国际街区品牌形象的焕新,更是街区文化传播、产业发展与国际交流的可视化桥梁。未来,这片兼具岭南水乡韵味与国际风范的街区,将继续以品牌为纽带、以服务为支撑,在推进广州国际化发展的道路上持续探索,为湾区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街区样板贡献更多“蕉门河经验”。
来源:广州南沙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