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换帅后的小阵容继续吃掉中锋的时间,杨瀚森在首节只打了4分20秒就被摁回板凳,第二节球队拉开到两位数领先也没再获得机会
换帅后的小阵容继续吃掉中锋的时间,杨瀚森在首节只打了4分20秒就被摁回板凳,第二节球队拉开到两位数领先也没再获得机会
这场球在早上打,屏幕那头的我还没喝完咖啡,看到他首节还剩7分53秒登场,替下先发五号位
一上来他抢前场板被犯规,稳稳两罚全中,算是连着第三场都能开张
那一刻,我能感觉到他是想证明自己
随后队友低位背打吸引包夹,他弧顶接应投了个三分,球偏出,镜头里他抿了下嘴,略尴尬
真正的问题还是老地方
几次篮下卡位不够坚决,身体对抗也没跟上,抢板时被对方挤开位置,推搡犯规,节奏立刻乱了
打到还剩3分多钟,他被叫回来坐下,首节只留下2分1板,运动战1次外线出手不中
这不是不努力,是在大强度的比赛里,技术和对抗都还差半步
第二节开拓者突然火力全开,打出一波30比10,分差一下子拉到两位数
你会以为,这时候上第二中锋稳一稳篮板、保护禁区也挺合理
但新帅没有,板凳上的杨瀚森没得到召唤
半场结束,开拓者60比55领先
他拉着毛巾坐着,偶尔仰头看计时器,眼神里是那种“我能不能再上”的不安
这种感觉,做过替补的人都懂
把镜头拉远,原因其实摆在台面上
季前赛他打得一般,节奏跟不上,常常像慢半拍,教练组自然不敢在常规赛一开始就冒险给大量时间
更糟的是,球队经历了突发地震
前任主帅比卢普斯卷入非法赌博风波被停职,临时上任的斯普利特延续了偏爱小个阵容的思路
对新帅来说,最重要的是稳定和可控,他更信任速度、换防和空间
而杨瀚森目前只是第二中锋,另一个内线罗威临近复出,竞争只会更激烈
你也许会问,领先的时候不试试他吗,给两分钟也好
现实的答案是,换帅后的球队容错率更低,轮换会更保守
在涉赌事件发酵的大背景下,任何跟比赛管理有关的选择都变得敏感
NBA的规则对赌博零容忍,泄露战术信息等行为最高可到终身禁赛,谁也不愿再踩雷
这么一来,新人想靠“机会球”上位就更难了
这不是谁的错,是环境把所有人都勒得更紧
说回篮板和对抗,听起来老生常谈,但这真是大个子的命门
在四分钟的展示时间里,最能打动教练的,往往不是投进一个高难度三分,而是每次卡位都卡住、每次补位都提前一步
当你是第二中锋,哪怕只是把对手顶出合理冲撞区、让队友抢到那个防守篮板,教练也会在心里给你加分
这比数据漂亮还重要,因为它说明你是可用的
目前没有任何迹象显示他会在下一场突然获得更多出场,轮换位置仍不稳
从结果看,这一役他的数据是2分1板,靠罚球拿分,运动战外线1投不中
这不算好看,但也没到灾难
真正要命的是,他还没让球队放心到愿意把第二节的领先交给他守住
在NBA,信任就是时间
没有信任,就只有垃圾时间;
有了信任,哪怕手感差也会被留在场上
我忍不住想到另一个年轻人
火箭的里德·谢泼德上赛季在后卫堆里找不到位置,场均只有4.4分,看起来前途黯淡
但夏天阵容巨变,杰伦·格林被交易,范弗利特重伤,突然空出一个窗口,他在夏联、季前赛把握住了
机会来了不一定是因为你足够好,而是因为环境变了,你恰好准备好了
这条路,杨瀚森也可以走
也有前车之鉴
易建联在篮网时,有天只打了十五分钟,数据不差不多,但轮换迟迟打不开,辗转几队后最终回到CBA
不是他不够努力,是联盟节奏、风格、对抗的门槛太高,球队需求也会瞬息万变
站不稳的原因从来不只一个
所以该怎么做呢
他需要把最基础的东西做到让人挑不出毛病:位置卡死,移动到位,犯规控制住,简单球稳稳完成
别急着证明会投三分,先让教练放心把你放在场上五分钟、十分钟
次要的是数字,重要的是可靠
当队友犯规困扰、赛程背靠背、或者对手内线强硬时,小窗口就可能打开
这场球的最大看点,不是两分一板,而是他在领先的第二节仍没上,这清楚地提示了他的当下位置
从起因到结果再到最新进展,都指向同一件事:轮换不稳,时间可能继续受限
这很残酷,但也很真实
在NBA,每一分每一秒都要靠抢,靠咬牙顶住
愿他下一次上场时,先稳住那个篮板,再稳住自己
只有这样,才会有人把时间交给他,哪怕只是短短的两分钟
来源:寻开心的喵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