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骨科住院部正式开诊啦!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7 14:00 1

摘要: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天府医院骨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专业诊疗中心,依托于西南医科大学,致力于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骨科疾病诊疗服务。科室擅长关节外科、创伤骨科、运动医学、脊柱外科等领域,常规开展各类骨折修复、脊柱微创(如UBE技术)、关节置换及关节镜、骨与软组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天府医院骨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专业诊疗中心,依托于西南医科大学,致力于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骨科疾病诊疗服务。科室擅长关节外科、创伤骨科、运动医学、脊柱外科等领域,常规开展各类骨折修复、脊柱微创(如UBE技术)、关节置换及关节镜、骨与软组织缺损修复、运动损伤治理等先进技术。

科室配备关节镜、脊柱内镜等微创手术设备、数字化影像系统等先进设施,坚持个性化治疗方案,并融入中医传统疗法,为患者提供中西医结合的特色诊疗服务。科室注重术后康复指导,建立患者随访体系,确保治疗效果持久稳定。

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针对终末期关节疾患,采用金属、高分子聚乙烯、陶瓷等生物相容性良好的人工假体置换病损关节,旨在缓解疼痛、矫正畸形、恢复关节功能。

主要包括全膝关节置换术(TKA)、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KA)、髋关节置换术(THA)等。该技术强调精准化与个性化治疗,实现术前精准规划和术中精细操作,显著提高假体植入准确性,减少创伤,降低风险。同时,微创技术的应用注重保护肌肉与软组织,结合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使患者术后可早期下床活动,实现快速康复,尤其适用于严重骨性关节炎、股骨头坏死及高龄髋部骨折等患者,助力其重返高质量生活。

骨与关节损伤的微创治疗:以关节镜技术为核心,通过数个约2毫米的微小切口,精准完成半月板缝合、韧带重建关节骨折复位固定等操作。

该技术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有组织结构与功能,具有损伤轻、出血少、疼痛程度低、感染风险小等特点,患者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住院时间短,恢复效率高,助力患者早日重返运动和生活。

脊柱微创技术:采用微小切口(约1厘米)穿刺通道,结合内镜、导航系统等精密设备,在影像实时监视下对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等脊柱疾病进行精准干预。

该技术显著减少组织创伤和术中出血,减轻术后疼痛,患者通常恢复迅速,术后1~3天即可出院,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康复快的优点。

高龄髋部骨折综合管理:依托多学科协作(MDT)模式,整合骨科、麻醉科、内科康复科资源,为高龄患者提供全程精细化诊疗。

广泛应用PFNA、PFBN、Filipov钉及关节置换等微创术式,减少手术创伤与风险,并贯彻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使患者术后24~48小时即可下床活动,有效缩短卧床时间,降低并发症,加快功能恢复

骨感染(骨缺损)的诊断与治疗:骨感染(骨缺损)常涉及复杂病灶,需骨科、感染科、影像科等多学科联合诊疗,制定个性化方案,提高治疗精准度。运用骨搬运技术、膜诱导技术等技术,能精准清除病灶,控制感染,修复大段缺损。

坐诊时间:每周一上午门诊

李忠,教授、医学博士、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与关节外科主任\运动促进健康中心主任\党支部书记,四川省卫健委学术与技术带头人

学会任职: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委员

四川省运动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四届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关节外分会髋关节外科工作委员会首届委员(CHS)

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专业委员会第六届青年委员

中华运动康复医学培训工程四川培训中心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运动医学医师分会首届委员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骨关节保护与健康分会常委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关节外科学组保髋工作委员会常委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关节外科学组膝关节保护与矫形委员会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分会运动损伤与关节镜工作委员会委员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肢体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运动损伤重建与康复学组委员

中国西部运动医学关节镜联盟会副会长

四川省骨科分会运动医学与关节镜学组副组长

四川省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委

四川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骨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白求恩公益基金会四川省加速康复联盟委员

四川省老年医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四川省泸州市运动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主要从事运动损伤和骨关节损伤修复与重建以及运动促进健康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具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及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

近年来,在《American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等杂志上发表科研论文近200篇,其中SCI期刊论文30余篇,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科研课题多项。2000年“颈腰椎退变性疾患的临床研究”项目获四川省卫生厅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4年“骨关节疾病的临床诊治及基础研究”项目获四川省医学科技奖二等奖;2019年“脊柱骨折影像解剖和功能重建研究与临床应用”项目获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20年“膝骨关节炎全程快速康复体系的构建与研究”项目获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张戈,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任四川省老年医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委员,荣获四川省第五届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论文评比泸州赛区一等奖、泸州市第十四届市级优秀论文评选二等奖等荣誉。现任,目前担任中华志愿者协会中西医结合专家志愿者委员会脊柱外科专业组常务委员。

深耕脊柱外科20余年。熟练掌握颈椎ACDF技术及颈椎间盘置换技术、颈椎PLIF技术、颈椎单开门技术、胸腰椎前路减压内固定技术,腰椎后路减压及内固定等技术,牵头开展脊柱微创手术(UBE技术)。

赵恒,硕士研究生,西南医科大学骨科硕士。

主要研究方向:骨与软组织缺损修复重建,骨髓炎的诊断治疗,四肢骨折内外固定,内外固定失效及骨不愈合翻修;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著一篇,参与发表北大核心及sci论文2篇,参与研究课题多项。

魏益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魏氏骨伤传统中医疗法"第四代传承人。出身中医世家,自幼跟随祖父、父亲学习祖传骨伤诊疗技艺。

现任泸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专委会委员、骨质疏松专委会委员。擅长运用传统手法复位治疗骨折、关节脱位,对骨科急慢性损伤的保守治疗及术后康复具有丰富经验,尤其擅长颈肩腰腿痛等骨伤疾病的中医特色治疗。

邹育池,西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卓越医师班)本科,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骨科硕士。

主要从事四肢骨关节创伤与重建修复,手外显微及皮瓣技术等,以第一作者发表SCI3篇,共同作者发表SCI4篇,参与国家级课题研究1项

魏力,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本科,重庆医科大学骨科硕士。

主要研究方向为运动医学精准诊疗,机器人辅助关节置换及骨质疏松治疗。以第一作者发表SCI 2篇,共同作者发表SCI论文共8篇(总影响因子27.293)。

获第八届、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市级银奖。参与学科登峰计划基础研究重大项目1项、国家横向课题1项、重庆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多中心临床研究1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擅长髋、膝、肩等关节常见病、退行性病变、运动损伤的诊治。

来源:天府融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