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翔时光FM】第260期 《150位中外名人故事》——《张大千》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6 22:37 2

摘要:1917年,张大千与二哥一同去日本学习绘画和印染艺术。1919年他回到上海,拜投名家门下学书画、诗文。不久,张大千悄悄地在松江的禅定寺出家,法名“大千”,百日后还俗,回家完婚,但保留下了“张大千”这个名字。

导读

您好,我是海琴,“临翔时光”今天和您分享的《张大千》选自《150位中外名人故事》。本书由临翔区图书馆提供。欢迎收听。

临翔时光

海琴

临翔区融媒体中心主播

《张大千》

张大千原名张正权,1899年生于四川内江县,是我国著名的国画大师。徐悲鸿称赞他为五百年来第一人

张大千早年曾学习清初四僧,寄居成都期间,学习沈固、唐伯虎等大家的作品,画风深受其影响。1914年,他进入重庆求精中学读书。

1917年,张大千与二哥一同去日本学习绘画和印染艺术。1919年他回到上海,拜投名家门下学书画、诗文。不久,张大千悄悄地在松江的禅定寺出家,法名大千,百日后还俗,回家完婚,但保留下了张大千这个名字。

1924年,张大千回上海不久,他的二哥和他人创办了一个艺术团体﹣-秋英会,每年秋季,散居全国的会员纷纷聚集上海,赏菊、饮酒、作画、题字、赋诗。一次,年仅24岁的张大千在秋英会上诸多前辈面前毫不做作,提笔画出两株傲霜斗寒的墨菊,然后用工笔画了一个端着酒赏菊的古代仕人。最后,他在画上题了一首杜甫的绝句:每恨陶彭泽,无钱对菊花。如今九日至,自觉酒须赊,展露了自己在诗、书、画方面的才华,赢得画坛一片赞叹。1925年,张大千在上海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此后,他便以卖画为生。

1937年,日军攻占北平后,张大千因拒绝担任日华艺术画院院长等职及拒绝借出所藏字画办画展,被日本宪兵队关押了一个多月。

1941年,他远赴甘肃敦煌莫高窟,临摹壁画,面壁近3年,刻苦研究。通过这3年对古代优秀绘画艺术的学习和揣摩,他把敦煌艺术运用于现代作品之中,将中国人物画推向一个新的高潮。他的艺术修养更加全面,画风也发生了转变。从此他开始善用覆笔重色,他所画的层峦叠嶂的大幅山水画,色彩丰厚浓重,把水墨和青绿有机地融合起来,形成了独创的艺术风格。这次敦煌之行不仅对张大千的画艺精进起了很大的作用,对敦煌学的研究也贡献巨大:他将敦煌壁画介绍给世人,使世人得以窥见我们的国宝艺术,而且他的敦煌临摹画也为我们民族艺术开创了一个新境界。

1950年以后,他先赴印度讲学,之后漂泊海外,先后在阿根廷、巴西、香港等地居住。他还曾在巴黎会见了西方绘画大师毕加索。

1959年,他漫游欧洲,又开始了“泼墨”“泼彩”的新画风,发明了泼墨山水,他的画达到了深厚、华润而又风姿潇洒、秀逸的境界。

从20世纪40年代起,张大千来往于亚洲、欧洲、美洲等地,举办了多次画展,蜚声国际,被誉为“当今最负盛名之中国画大师”。

1983年,张大千在中国台北去世,享年84岁。

有人说:世界很小,一转身,不知道会遇见谁;世界很大,一转身,不知道谁会消失但故事却可以一直流传《临翔时光》与一起分享!我是海琴,再

投稿邮箱:lxqwxb@vip.163.com温馨提示:如转载请注明“微播临翔”

来源:临翔融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