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避坑指南,这4款“垃圾白茶”见一个扔一个,商家自己都不喝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6 17:59 2

摘要:随着秋冬季节的来临,气温骤降,一壶温润的老白茶成了无数人的心头好。

《1》

“秋饮白茶可润燥,冬煮老茶能驱寒。”

随着秋冬季节的来临,气温骤降,一壶温润的老白茶成了无数人的心头好。

近年来,白茶热度持续攀升。

从茶叶市场到线上直播间,各类打着“养生”“稀缺”“网红”标签的白茶产品层出不穷。

而且这股热潮的背后,隐藏着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不少商家借着这股热潮,将品质堪忧的做旧茶做成拼配茶售卖。

各种陈皮白茶、巧克力味白茶、纯日晒白茶都来“凑热闹”。

实际上,这些茶他们自己都不喝,却要拿出来售卖。

结果导致部分茶友误饮之后肠胃不适,也感受不到茶本味。

这样的茶,无益于身体健康,实在没有喝的必要。

尤其是这几类“垃圾茶”,千万不要碰!

《2》

一,陈皮白茶:风味失衡的“性价比陷阱”。

白茶之美,在于其“萎凋、干燥”工艺保留的天然本味。

新茶鲜爽清冽,带着雨后山林的清新。

老茶陈醇温润,藏着岁月沉淀的绵柔。

毫香与清甜在茶汤中层层递进,这正是白茶最动人的特质。

而陈皮的加入,如同在清雅的古琴曲中混入了嘈杂的锣鼓,彻底打破了白茶的香气体系。

原本纯净的毫香被陈皮的果香掩盖,清甜的滋味变得驳杂混乱。

茶汤入口只剩突兀的酸甜,全然失去了白茶的本真韵味。

更令人诟病的是其性价比问题。

优质陈皮五年陈的价格堪比黄金,高品质白茶的原料成本也居高不下。

所以部分商家为追求利润,用劣质陈皮搭配低等级白茶以次充好。

外包装印上“十年陈陈皮+老白茶”的字样,售价却低得离谱。

曾有朋友带着一款低价陈皮白茶来请教,冲泡后汤色暗浊。

饮之有明显的酸涩感,叶底更是碎烂不堪,毫无优质白茶应有的肥嫩质感。

这种既失风味又无品质的茶饮,实在不值得入手。

《3》

二,巧克力味白茶:品质劣变的“异味警告”。

在多年的评茶生涯中,我始终强调:正常白茶绝无巧克力味。

白茶的香气以毫香浓郁、清鲜纯正为上。

无论是白毫银针的嫩爽毫香,还是寿眉的清甜果香,都离不开其完好的品质基础。

所谓的“巧克力味”,本质上是茶叶品质劣变的信号,多源于不当存储。

白茶对存储环境要求极高,需在干燥、通风、避光的条件下存放。

若处于高温高湿环境,茶叶会过度发酵。

内部物质平衡被打破,大量芳香物质与滋味物质流失。

进而产生发腻、发闷的异味,“巧克力味”便是其中一种。

这类劣茶冲泡后,汤色往往暗红浑浊。

滋味粗涩寡淡,久闻其味还会让人感到不适。

去年秋冬,有茶商带着所谓的“巧克力味老白茶”推广。

朋友和我当场冲泡品鉴,发现品质很有问题。

叶底呈现明显的红张暗杂,正是典型的萎凋过度导致的品质缺陷。

这样的茶早已丧失品饮价值,更无收藏意义。

《4》

三、纯日晒白茶:违背国标的“营销噱头”。

“纯日晒”如今成了不少商家的宣传卖点,宣称这种工艺能最大程度保留茶叶的天然风味。

但熟悉白茶国标的人都知道,国标明确要求白茶含水量需低于8.5%,

含水量达标,这是保证白茶长期存放的基础条件。

而纯日晒工艺受天气限制极大,是达不到这个标准的。

即便在晴朗干燥的天气下,最多也只能将茶叶含水量降至10%以上,

而这,远远超出国标要求。

含水量超标的白茶根本无法长期存放,短期内就会滋生闷味、水味。

若环境潮湿,还会发霉变质。

因此,规范的白茶制作中,烘干步骤必不可少。

通过精准控制温度和时间,就能1轻松将含水量降至国标范围内。

既,又能锁住茶叶的本味,避免自然晾晒可能出现的杂味。

曾有茶农尝试全程日晒制作白茶,

结果不到一个月,茶叶就出现了明显的霉点,茶汤也失去了应有的清鲜感。

商家大肆炒作“纯日晒”概念,其实就是为了掩盖茶的缺陷。

抓住了消费者对“天然工艺”的追捧心,最终低价卖出。

这实则是对白茶制作标准的无视,这样的茶不仅品饮体验差,还存在安全隐患。

《5》

每逢秋冬礼品季,刻字雕花的老白茶饼就会出现在各大茶叶市场。

印着“福”“寿”等字样的茶饼被包装得十分精美,号称“收藏送礼两相宜”。

但只要懂行的人一看便知,这类茶饼大多通体发黑。

根本分辨不出叶张形态,基本可判定为用料不明的做旧茶、劣质茶。

正常老白茶饼用料清晰,芽叶连枝,压制松紧有致。

而雕花刻字过程中,茶叶细胞会被严重破坏,茶味大量损耗。

更严重的是,这类茶饼的包装往往只注重外观。

不具备防潮、避光的基本功能。

存放后本就稀薄的茶味会进一步散失,甚至会因受潮而发霉。

去年有朋友收到一款雕花老白茶饼作为礼品。

拆开后发现茶饼边缘已有霉点,冲泡后汤色浑浊,滋味寡淡无味。

真正的老白茶饼,凭借其优异的品质和陈化价值,无需繁复的雕刻装饰。

而这类华而不实的茶饼,不仅毫无饮用和收藏价值,用来送人更是颜面尽失。

《6》

秋冬品茗,本是为了在一盏茶汤中感受温暖和惬意。

若不慎购入这些“垃圾茶”,不仅败了性质,还有可能会损害身体。

所以,选茶时一定要切记。

白茶的价值在于它天然的风味和优良的品质。

那些过度包装、概念炒作的“垃圾茶”,品质往往不合格。

无论是自饮还是送礼,都要优先选择原料清晰、工艺规范、符合国标的产品。

如此,才能在秋冬的寒夜中,寻到一款真正的好茶。

围炉细煮,细品岁月静好,感受茶道的本真之美。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来源:小陈茶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