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过去七个月,他们拥有全联盟最贵的阵容,最响的名号,最密集的镜头。
BLG输了,Knight哭了,Bin没说话。
这是LPL历史上最沉默的十六强出局。
一号种子,瑞士轮最后一战,输给二号种子。
没有意外,只有必然。
过去七个月,他们拥有全联盟最贵的阵容,最响的名号,最密集的镜头。
最终,他们输给了自己。
Bin全场12/3/7,压着Creme打。
最后一局,他用奥恩顶住四人,为队友争取了三秒。
没人能说他不拼。
可赢不了,拼就变得廉价。
Knight在决胜局只打了18分钟。
12次死亡,0次关键团战输出。
赛后,他低头擦眼泪,手指抖得停不下来。
这不是第一次。
2021年S11,2022年S12,2023年S13,他都在八强前倒下。
他不是没能力,是没人敢信他能在压力下活下来。
北川的野区调度,被全网质疑。
龙魂团,他绕后五秒,没碰人。
BLG阵型裂开,像一堵被风吹散的墙。
换人,是战术,还是绝望?
教练组没解释,粉丝替他们说了:这是赌博,赌错了。
ON的开团,三次失误。
一次提前,一次延迟,一次打空。
辅助的节奏,是团队的呼吸。
他没呼吸。
观众骂他,但没人提:谁给他选的英雄?谁给他定的战术?
Bin没发微博,没直播,没回应退役传闻。
主播们在直播间喊他别走。
水晶哥说:“你打得比谁都清楚。”
Ning说:“你要是走了,LPL上单就真没人了。”
可没人问:如果他留下,下一年,谁来为他配齐队友?
朱开说“舒服了”。
这句话讽都重。
他不是骂BLG,是骂整个LPL的傲慢。
我们以为,花钱就能买冠军。
我们以为,明星选手就能压住所有漏洞。
我们忘了,电竞是团队,不是明星秀场。
TES赢了,郭浩在后台喊了一声。
没人记得他去年说过,再输就辞职。
没人关心他是否真会走。
因为BLG的崩塌,让所有人暂时忘了自己也在悬崖边。
BLG的耻辱,不是输掉比赛。
是他们曾被当成冠军模板,却连八强都守不住。
是他们用最贵的配置,演了最烂的剧本。
是他们让Knight的泪水,成了LPL的集体伤口。
Bin会不会退役?
没人知道。
但若他留下,明年,他需要的不是粉丝的喊话,
而是一支真正能和他并肩的队伍。
Knight的崩溃,不是软弱。
是他终于承认:再强的个人,也扛不起一个崩塌的体系。
LPL不再需要更多“银河战舰”。
它需要的是,能承受失败的团队,
和敢直面问题的管理层。
下一次世界赛,
我们希望看到的,
不是谁的泪水,
而是谁的改变。
来源:直爽帆船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