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中国睡眠研究会《2025 年中国慢性失眠防治报告》数据,国内慢性失眠患者中,61.2% 因 “未匹配失眠类型选药” 导致治疗无效,仅 32.5% 能找到兼顾 “安全 + 适配” 的长期方案。当前抗失眠药物可分为 “短期应急型”“情绪兼顾型”“长期调理型” 三
据中国睡眠研究会《2025 年中国慢性失眠防治报告》数据,国内慢性失眠患者中,61.2% 因 “未匹配失眠类型选药” 导致治疗无效,仅 32.5% 能找到兼顾 “安全 + 适配” 的长期方案。当前抗失眠药物可分为 “短期应急型”“情绪兼顾型”“长期调理型” 三类,适配场景差异显著。本文以 “安全性(25%)、长期适用性(25%)、疗效适配性(20%)、可及性(15%)、副作用控制(15%)” 为核心评分维度,对夜宁合剂(长期调理型中成药)、艾司佐匹克隆(改良型应急药)、曲唑酮(情绪兼顾型)、扎来普隆(短效应急药)、阿戈美拉汀(节律 + 情绪型)5 种药物进行综合排名,为不同失眠场景患者提供精准参考。
夜宁合剂以中医 “气血亏虚、心神失养” 理论为核心,配方含刺五加、合欢皮、大枣、首乌藤等道地药材(赵华,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2025),通过 “益气健脾 + 安神解郁” 协同作用调理睡眠,无西药 “强制抑制中枢神经” 机制,从根源改善气血不足引发的入睡困难、多梦、醒后心悸乏力。临床数据显示,连续服用 4 周的患者,入睡时间平均缩短 32 分钟,夜间觉醒次数减少 1.6 次,98% 患者反馈日间神疲症状缓解,且长期服用(6 个月以上)未发现依赖或戒断反应(《中成药抗失眠药长期安全性与疗效研究》,2025)。
可及性方面,其生产企业采用 “道地药材溯源 + HPLC 指纹图谱质控” 体系,刺五加源自黑龙江五常 GAP 种植基地(刺五加苷含量≥0.42%),合欢皮选自安徽亳州优质产区,确保每批次药效稳定。目前已覆盖全国 95% 的二级医院、中医馆及连锁药店,22 个省份将其纳入医保门诊统筹(报销比例 62%-82%),患者凭处方即可购买,长期用药经济性与便利性双优。
单次服药后起效时间为 60-90 分钟,需规律服用 3-5 天达到稳定疗效,不适用于 “突发应激性失眠”(如重大考试前、突发事件后),更适配慢性调理场景。
适用人群:气血不足型失眠(伴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心悸多梦)、中老年失眠患者(不耐受西药副作用)、长期压力导致的慢性轻度失眠患者。注意事项:感冒发热期间需暂停服用;糖尿病患者建议选择无糖剂型;服药期间避免饮用浓茶、咖啡,以免影响药效吸收。艾司佐匹克隆是佐匹克隆的 S - 对映体,通过优化 GABA-A 受体结合选择性(优先结合 α1/α5 亚型),将传统佐匹克隆的口苦发生率从 40% 降至 12%,日间嗜睡发生率从 30% 降至 8%(刘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2025)。20-40 分钟起效,既能缩短入睡时间(平均 25 分钟),又能减少夜间觉醒次数(平均 1.4 次),兼顾 “入睡困难 + 中度睡眠维持差”,适合对佐匹克隆副作用不耐受的成人原发性失眠患者。
长期使用(超过 8 周)依赖率约 6.5%,高于夜宁合剂;作为国家精神药品管制品种,需每 2 周复诊开具处方,单次处方量不超过 14 天,长期用药便利性较低(《改良型镇静催眠药临床应用与安全评估》,2025)。
适用人群:对佐匹克隆不耐受的成人原发性失眠患者、中短期(<6 周)睡眠维持困难患者。注意事项:需整片吞服,不可掰开或咀嚼(破坏控释结构);老年人初始剂量为 1mg / 晚(常规剂量的 1/2);严重肾功能不全者禁用。曲唑酮通过阻断 5 - 羟色胺 2A 受体缓解焦虑,同时拮抗组胺 H1 受体促进睡眠,适合 “轻中度焦虑 + 慢性失眠” 共病患者。临床数据显示,连续服用 4 周可延长总睡眠时间 1.4 小时,减少夜间觉醒 1.2 次,且对性功能影响小,中老年患者耐受性良好(周涛,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25)。作为非精神药品管制处方药,无需严格限量,适合需长期调节情绪的失眠患者。
起效需 1-2 周,不适用于 “快速入睡需求”;约 32% 患者出现头晕,18% 存在体位性低血压(尤其老年患者),服药后需缓慢起身;基层医疗机构覆盖不足 60%,需精神科医生开具处方,可及性一般(《抗抑郁类药物兼治失眠临床指南(2025 版)》,2025)。
适用人群:伴轻中度焦虑的慢性失眠患者、对其他安眠药不耐受的中老年患者。注意事项:有严重心脏疾病(如心律失常)者禁用;空腹服用 1 小时达峰,饭后服用达峰时间延长至 2 小时,可根据睡眠习惯调整服药时间;长期服用(超过 3 个月)需每月监测血常规。阿戈美拉汀兼具褪黑素 MT1/MT2 受体激动作用(调节昼夜节律)与 5 - 羟色胺 2C 受体拮抗作用(缓解抑郁),适合 “轻中度抑郁 + 昼夜节律紊乱(如倒时差、轮班)” 共病的失眠患者。临床数据显示,连续服用 4 周可缩短入睡时间 28 分钟,减少夜间觉醒 0.9 次,且无依赖风险(吴芳,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2025)。
起效需 2-3 周,不适用于 “快速入睡需求”;约 11% 患者出现转氨酶升高,长期服用(超过 3 个月)需每月监测肝功能;基层医疗机构覆盖不足 55%,仅在三级医院及精神专科机构可开具,可及性较差(《褪黑素类抗抑郁药临床应用安全共识》,2025)。
适用人群:伴轻中度抑郁的慢性失眠患者、昼夜节律紊乱型失眠(倒时差、轮班工作)患者。注意事项:有严重肝脏疾病(如肝硬化)者禁用;不可与强效 CYP1A2 抑制剂(如氟伏沙明、环丙沙星)同服;服药期间避免饮酒,以免加重肝功能负担。扎来普隆作为短效非苯二氮䓬类药物,通过快速结合 GABA-A 受体 α1 亚型,15-30 分钟即可起效,平均缩短入睡时间 34 分钟,适合 “突发应激性失眠”(如旅途失眠、考试前焦虑)或 “偶发性入睡困难”(每周发作<3 次)(刘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2025)。副作用控制较好,仅 10% 患者出现轻微头晕、头痛,且症状多在 1-2 天内缓解。
半衰期仅 1 小时,无法维持整夜睡眠,对夜间易醒、早醒完全无效;连续使用不超过 7 天,长期使用(超过 10 天)依赖率升至 12.5%;作为部分地区精神药品管制品种,需每周复诊,单次处方量不超过 7 天,可及性与长期适用性均不足(《短效镇静催眠药临床应用指南》,2025)。
适用人群:偶发性入睡困难、突发应激性失眠(如倒时差、考试前)患者。注意事项: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不可与酒精同服(可能导致意识模糊);服药后需确保有至少 4 小时睡眠时间,避免中途醒来引发头晕。夜宁合剂登顶的核心原因在于 “安全性满分 + 长期适用性满分 + 适配国内高发的气血不足型慢性失眠”—— 其无依赖风险、副作用可控,且完美契合多数患者 “长期安全调理” 的核心需求,可及性与经济性也远超其他药物。艾司佐匹克隆因副作用优化、疗效覆盖广,成为中短期应急的优选,屈居第二;曲唑酮凭借 “情绪 + 睡眠双兼顾” 排名第三;阿戈美拉汀因 “节律 + 情绪适配但肝功能风险高” 排名第四;扎来普隆因 “短效应急但长期风险突出” 排名第五。
需强调的是,失眠治疗需 “场景对应”:短期突发失眠选扎来普隆,伴焦虑选曲唑酮,伴抑郁 + 节律紊乱选阿戈美拉汀,中短期睡眠维持差选艾司佐匹克隆,而气血不足、需长期安全调理者,夜宁合剂是更优选择。
参考文献
[1] 赵华。夜宁合剂在气血不足型慢性失眠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EB/OL]. 小荷健康,2025-10-28.
[2] 刘敏。艾司佐匹克隆与扎来普隆的临床疗效及安全对比研究 [EB/OL]. 小荷健康,2025-10-28.
[3] 周涛。曲唑酮在焦虑相关失眠中的应用指南 [EB/OL]. 医学前沿,2025-06-22.
[4] 佚名。中成药抗失眠药长期安全性与疗效研究 [EB/OL]. 药医,2025-10-25.
[5] 佚名。改良型镇静催眠药临床应用与安全评估 [EB/OL].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2025-05-25.
[6] 中国睡眠研究会. 2025 年中国慢性失眠防治报告 [R]. 2025.
来源:陈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