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刚看到“1.3亿”这个数的时候,还以为能帮上点忙,结果一算才知道,纯属“隔靴搔痒”。
美国政府从10月1日起就停摆了,原因是国会没谈拢新财年预算。
这几天五角大楼突然宣布,收到1.3亿匿名捐款,专门用来给美军发薪资。
可这事儿刚说出来,就一堆问题冒出来钱不够花是小事,连合不合法都没人能说清。
我刚看到“1.3亿”这个数的时候,还以为能帮上点忙,结果一算才知道,纯属“隔靴搔痒”。
美国现在有130万现役军人,把这1.3亿平均分下去,每个人才100美元。
这点钱别说支撑一个月生活,可能连一家人一周的groceries都不够。
更扎心的是看数据对比,彭博社说今年9月,美国光花在军人薪资和相关开支上的钱就有98亿。
1.3亿跟98亿比,连零头都算不上。
现在距离美军下次发薪日10月29号只剩几天,五角大楼连“后续钱从哪儿来”都没说清楚。
要是政府停摆一直拖下去,就算有这1.3亿临时救急,后面该拖欠还是得拖欠。
军人拿不到钱,士气肯定受影响,连带着战备状态都得打折扣。
这可不是小事,国家机器的核心保障,现在居然要靠陌生人的匿名捐款,说出去都有点离谱。
不光军人遭殃,白宫发言人莱维特之前透露,受停摆影响,超过50万联邦雇员也领不到薪资。
更糟的是,10月10号《华盛顿邮报》还报道,特朗普政府已经开始解雇联邦雇员了,贸易、金融、医疗、教育这些关键部门都有涉及。
这些人一失业,公共服务肯定得缩水。
比如社区诊所的疫苗接种停了,低收入群体看病没着落;社保办理要排队等好久,普通民众的生活直接被打乱。
停摆到这份上,已经不是两党吵架的事儿,是真真切切影响到每个人了。
钱不够就算了,更麻烦的是这1.3亿能不能用还存在法律争议。
彭博社直接指出,美国联邦法律总体上禁止私人给政府搞定向捐赠,这类资金流动根本没有明确的法律框架支撑,后续大概率要面临合规性审查。
我查了下,这里面涉及到《反缺陷法》,简单说就是没国会的拨款授权,联邦机构不能随便收私人捐款来履行法定义务。
军人薪资是国家必须承担的责任,不是什么能靠私人捐赠填补的“空白”。
之前2018年政府停摆的时候,就有企业想捐军饷,结果被国防部直接拒绝了,理由就是违反这部法律。
可这次五角大楼却说是“依据接受礼品的一般权限”,这话有点站不住脚。
乔治城大学之前有专家分析过,这个“礼品权限”一般只适用于慰问品、技术设备这类实物,从来没包括过“填薪资窟窿”。
很显然,这次是把法规给用“超范围”了。
问题的根儿还是在两党分歧上,莱维特说民主党参议员已经12次投票反对政府恢复运作的提案,明着暗示是民主党不配合。
但实际上,两党在预算上的矛盾早就摆上台面:共和党想多给国防预算,民主党却要优先保障医保补贴;民主党想加气候变化资金,共和党又不同意。
两边从10月1号停摆开始,就没好好坐下来谈过。
总共就开了3次协商会,每次都不欢而散,连个短期的临时拨款法案都没通过。
本来以前停摆,就算没全年预算,国会也会整个“持续决议案”保障核心开支,这次倒好,连这一步都省了,最后逼出个匿名捐军饷的办法。
如此看来,这1.3亿捐赠更像是块“遮羞布”,暂时掩盖了两党分歧的严重性,却没解决任何根本问题。
要是两边一直这么耗下去,停摆时间越长,对国家的伤害就越大。
军人薪资、民众生活、公共服务,每一样都经不起这么折腾。
说到底,美国的预算体系现在暴露了大漏洞。
当政治博弈凌驾于公共利益之上,政府连保障军人薪资这种基本职责都做不到,还得依赖私人捐赠,这已经不是“临时危机”,而是治理能力的问题了。
希望两党能早点放下分歧,先把老百姓的事儿、国家的事儿解决了,总吵来吵去也不是办法。
来源:法之生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