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一任党主席一上任便匆忙组建班底,这样的紧促节奏让外界不免猜测背后布局的指向。22日,国民党主席当选人郑丽文公布首波人事,任命前秘书长李乾龙兼任副主席与秘书长,季麟连接任另一席副主席;媒体随即把镜头转向党内势力分配,认为这波人事或与连胜文相关联,甚至有声音将人
新一任党主席一上任便匆忙组建班底,这样的紧促节奏让外界不免猜测背后布局的指向。22日,国民党主席当选人郑丽文公布首波人事,任命前秘书长李乾龙兼任副主席与秘书长,季麟连接任另一席副主席;媒体随即把镜头转向党内势力分配,认为这波人事或与连胜文相关联,甚至有声音将人事布局解读为为连胜文重返台北市长铺路的前奏。
连胜文的名字并非无的放矢。回顾过往,他在2014年代表国民党角逐台北市长,以40.82%得票落选,最终以约25万票之差不敌得票57.16%的柯文哲;自2021年起担任党内副主席,始终处于党务核心的视野中。岛内媒体报道,连胜文虽然自那场选战后更多转往幕后,投入青年培育与企业布局,减少对敏感政治议题的公开表态,但关于他是否保留市政念头的讨论并未消散。
面对外界种种联想,连胜文在23日通过个人社群平台予以明确回应,否认有关“被安排回台北参选”之类的传闻,并直言自己并不接受用占卜、塔罗或神秘人物来替代政治判断,呼吁媒体与公众不要把不存在的政治想像当作事实。他强调个人抉择由自己负责,请传媒把焦点放回真正值得注意的议题上。
将这些片段拼合在一起,能够看见两股力量同时在运作:一方面是上任主席在短时间内完成权力架构的急迫需要,另一面则是党内既有人物与家族网路依然对人事安排具备影响力。对于外界而言,当前的人事布阵既可解读为现实政治操作的必要,也可能成为未来党内路线与市政布局的风向标。有人会关注,这些新任要员能否在短期内稳住党务、在长远上塑造台北选战的态势;也有人会留意,曾经的选战记忆与幕后耕耘,是否终会化为下一次公开的竞逐。
同一时段的另一处舞台上,台北市长蒋万安在22日晚出席台湾光复80周年的诗歌朗诵会,以闽南话朗诵赖和的节选《南国哀歌》,并借此向历经抗战与光复的先辈致敬。他在台上提及李友邦、翁俊明、丘念台、林正亨等人,强调当下的安定与繁荣系出先人牺牲与信念。市府描述会场氛围为庄严而感性,诗人与嘉宾轮番上台,透过文字与口述将历史记忆与当代情感连接起来。
黯淡的选战记忆、匆忙的人事重组、以及以诗歌缅怀历史的公共仪式,这些看似不同的场景在同一时间并行,交织出当前政治与文化场域的复杂面貌。未来几周内,随着新班底的运作与公众话语的延伸,这些事件会如何影响党内路线与城市叙事,值得持续观察。
来源:时刻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