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贝宁陪李白回加拿大娘家!穿棉袄手牵儿子女儿,和妻子带龙凤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5 12:29 2

摘要:以前他总说“国外的月亮圆”,现在他蹲在冰场边,手把手教女儿转圈,嘴里念叨的却是“你妈说的对,孩子自己找节奏”。

你见过一个爸爸在冰场上摔了八次,还笑着喊“再来一次”的吗?

撒贝宁就是那个把综艺感带进育儿现场的人。

以前他总说“国外的月亮圆”,现在他蹲在冰场边,手把手教女儿转圈,嘴里念叨的却是“你妈说的对,孩子自己找节奏”。

他不是突然开窍,是被加拿大老婆李白用三年时间,一点一点磨掉了中国式家长的焦虑。

她不催孩子背诗,却带他们去多伦多的公园里观察松鼠怎么储粮;她不逼孩子学钢琴,但每周日会和孩子一起写日记,用英文写一半,中文写一半——这叫“双语轮换日”,不是噱头,是真能让孩子在两种语言里自由切换的实验。

你猜怎么着?

那对龙凤胎现在能用中文讲《西游记》,也能用英文跟加拿大邻居讨论恐龙灭绝。

不是天赋异禀,是每天早上睁眼就在两种文化里泡着,像喝豆浆配吐司,自然得不能再自然。

李白不是那种只会喊“尊重孩子”的专家,她是把教育理论揉碎了,拌进生活里的人。

她出的那本育儿手记,没讲大道理,全是吵架记录:撒贝宁嫌孩子写作业慢,她回他“你小时候写作业不也啃铅笔头到半夜?

”;撒贝宁想送孩子去国际学校,她翻出孩子自己画的“我家树洞图”——那上面画着爸爸的拖鞋、妈妈的咖啡杯、还有两只小手在画外头拉着手。

他们家没有“中西合璧”的标签,只有两个大人笨拙地学着当对方的翻译。

撒贝宁现在上《开讲啦》国际版,讲的不是节目脚本,是他半夜三点被孩子踢醒,听他们用英文吵架:“I’m the boss!”“No, Mommy said I am!”——他笑着录下来,发给全网看:这才是真正的教育现场。

你家孩子会不会说两种语言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没有勇气让孩子在犯错里长大,而不是在你的期待里窒息。

撒贝宁不是完美爸爸,他是那个愿意蹲下来,听孩子说“我今天不想滑冰,我想看蚂蚁搬家”的爸爸。

他老婆没给他贴“好丈夫”标签,他也没给自己加“中国好爸爸”勋章。

他们只是在一条没人走过的路上,一边摔跤,一边笑。

来源:山顶尽情欢呼的勇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