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个北京的心理咨询师,姓彭,干了八年,昨天她跟几个老乡聊天的时候突然爆了个料,说自己见过三百多号来找她谈心的,靠运动扛过去的,手指头数得过来。
运动真不是抑郁救命稻草?北京咨询师说被理解才管用,网友的话太扎心了
有个北京的心理咨询师,姓彭,干了八年,昨天她跟几个老乡聊天的时候突然爆了个料,说自己见过三百多号来找她谈心的,靠运动扛过去的,手指头数得过来。
什么意思?
大伙以前都说,抑郁了你就去跑步,啥烦心事都能甩后脑勺了。
结果呢?
她说上周刚有个小伙子,每天硬是逼自己早晨五点半起床,绕着小区一圈圈地跑,衣服都能拧出水。
你以为他跑完就好了?
不晓得是人太实诚还是咋回事,一停下来那种难受反而更厉害,好家伙,自己还琢磨,难道连运动也救不了我?
彭老师说,这样的例子她见过太多,跟我说,根本不是懒病,关键是那个情绪没人理。
你想想,谁还没听过家里人嘴巴快点,说你有啥可抑郁的,读书工作都挺好,外头人还在吃苦,你就是太娇气了。
结果人家姑娘一说“我活着就是个累赘”,她妈竟然没吵也没训,坐在沙发上小声说,“妈知道你现在觉得自己没用,这种感觉肯定特别难受。”就这一句话,哭了半天,后来那姑娘慢慢转过来了。
换言之,有时候不是身体动起来就能解决问题,反倒是被谁听懂了心里话。
谁家不是这样,小时候摔倒了,爸妈要么说“快起来”,要么直接拉你一把,疼得你更不想动。
要是有人蹲下来问“你摔哪儿了”,反而心里踏实点。
这事说起来,一点都不玄乎。
不过话又说回来,不是人人都能碰上那么懂事的亲人。
咋办?
彭老师教了个招儿,写写日记,把受了委屈写下来,或者跟家里的猫狗说说心里话。
重庆那边有朋友喜欢对着窗户自言自语,广东的老表拿个小录音机录一段发泄,管用得很。
反正核心不是硬扛,是把情绪找个地方释放出来,谁说只有运动才是办法?
现在网上也有人吐槽,这运动派就像以前感冒让你多喝热水,听着还挺道理,实际用起来有点扯。
真心的,这种事说不准哦,谁都可能碰到,关键时候能不能被“接住”,才是个大问题。
来源:花丛闻香的嗅香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