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民半年白干:旱了浇,涝了捞,最后全泡汤?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4 14:03 1

摘要:雨一直下,从9月16号开始就没停过。河南的地早就成了泥潭,一脚踩下去,水直接没到脚脖子,有些田里都快成鱼塘了。王力在视频里拽着个红澡盆,里面堆着刚掰下来的玉米,靠一根绳子拉着,像划船一样在沟里慢慢挪。这哪是收庄稼,简直是渡河。往年这个时候,收割机轰隆隆一响,一

雨一直下,从9月16号开始就没停过。河南的地早就成了泥潭,一脚踩下去,水直接没到脚脖子,有些田里都快成鱼塘了。王力在视频里拽着个红澡盆,里面堆着刚掰下来的玉米,靠一根绳子拉着,像划船一样在沟里慢慢挪。这哪是收庄稼,简直是渡河。往年这个时候,收割机轰隆隆一响,一亩地几十分钟搞定,现在机器陷在泥里动都动不了,只能靠人背、靠手掰。

村里1200亩地,收了一半都不到。剩下的玉米泡在水里,有的已经发芽,外皮发黑,掰开一看,籽粒都烂了。张贵自己种了十几亩,用履带收割机每亩要200块,可今年玉米一斤才卖四毛五,算下来干一天赔一天。他干脆不请机器了,自己穿雨鞋天天往地里跑,背一趟五六百米,累得腰都直不起来。村里的年轻人基本都出门打工了,留下老人妇女在泥地里一点点挪,效率慢得让人心焦。

焦二龙更惨,500多亩地,光花生就有200亩,一亩都没收。不是不想收,是机器进不去。人工一天150块还不好找人,他只能干瞪眼看着。到10月16号,他估摸着三成花生已经在土里发芽了,等于直接损失六七十亩的收成。就算收回来,天不晴也没法晒,没有烘干机的小农户根本扛不住。收购商倒是来了,但压价压得厉害,湿粮一斤给四毛多,去年这时候能卖一块出头。焦二龙算了笔账,往年一亩玉米赚一千三四,今年顶多六百,成本六百,等于白忙活,还倒贴人工。

他们今年其实拼过。夏天那场大旱,整整两个月,村民日夜守在地里浇水,机井不停抽水,夜里直接睡在田埂上。那时候玉米长势不错,眼瞅着能翻身,结果秋雨一来,全泡汤了。更麻烦的是,冬小麦该种了,地还湿着,种不了。晚播影响产量,可谁能控制天气?

田里没排水沟,以前觉得用不着。2021年“7·20”暴雨后村里挖了几条,今年全满了,水排不出去。焦二龙想自己挖渠,可地挨着地,谁愿意让你在中间开口?没人牵头,这事就搁下了。秸秆本来能卖钱做饲料,往年120元一吨,现在全烂在地里,听说山东那边都涨到350了,他也送不出去。

中国农大的郑大玮教授说了,这不是偶然。全球变暖,副高北移,雨带迟迟不退,黄淮地区旱涝急转越来越常见。过去北方只防旱,现在得同时防涝。农田不平、排水差、农机不适合湿地产作业,连育种都得重新考虑——耐热、耐湿、起垄种植、晚播小麦品种,全得跟上。

10月19日,农情调度说全国秋粮收了七成。河南进度加快,进入扫尾。天气总算有点好转,焦二龙看了预报,雨暂歇,或许还有机会抢收几亩。张贵那边也说接下来几天有短暂放晴。那天视频里,一个村民蹲在地头,默默挖着小水渠,嘴里念叨:“再不排,小麦真种不上了。”

来源:老村长农家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