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生,总有些遗憾在不经意间敲响警钟。年少时,总觉得一切理所当然,父母的关心像手电筒的光,总是刺眼,总想逃开那份“管束”和唠叨。反抗、顶嘴、摔门而去,那些画面如今在脑海里,像老旧胶片,反复播放。
人生,总有些遗憾在不经意间敲响警钟。年少时,总觉得一切理所当然,父母的关心像手电筒的光,总是刺眼,总想逃开那份“管束”和唠叨。反抗、顶嘴、摔门而去,那些画面如今在脑海里,像老旧胶片,反复播放。
回忆小时候,妈妈做的饭一次都没说好吃,爸爸唠叨一句就满脸嫌弃,总觉得父母不懂自己,全世界只有自己最“酷”。青春期的刺头儿,稍有不顺就炸毛,想要的自由,其实不过是同龄人眼中的认同感。谁又知道,那股叛逆劲过后,才发现,所有的倔强和任性,其实损耗的是亲情里的温柔和耐心。
三十岁以
后,上有老下有小,工作、家庭两头忙。突然明白,原来父母只是用他们自己的方式“爱”着我,他们的碎碎念里藏着担忧,啰啰嗦嗦的背后,是深夜的牵挂。如今,父母因年纪大了,躺在病床上,一句简单的“你还好吗?”就能点亮他们的笑容。这一刻的心软,仿佛把我的盔甲一点点融化,昔日的不理解,如今逐渐释然——原来,父母的唠叨,就是最贵重的礼物。
很多朋友都和我有类似的故事。有人说,迟到的理解,总比没有理解好。其实,成长从不是自动发生的,一声简单的关心,一个温暖的拥抱,也许就是改变的起点。我们都想当大人,却忽略了父母也曾年少、也会脆弱。他们含辛茹苦,为我们遮风挡雨,把最宽厚的肩留给了我们。等我们终于懂得陪伴的意义,时光写满了不可追回的章节。
坐在病床前,看着父母的斑白发丝、布满皱纹的手,一句话噎在喉咙里:“对不起,我小时候太不懂事。”父母却总说:“只要你幸福,我们一切都值。”泪水在眼里打转,心里的悔恨渐渐溶解成动力。从这以后,每周的电话常提醒自己,日常关心别吝啬;节假日不躲懒,带孩子去看看老人,享受一家团圆的小确幸。
过去不会重来,但未来依旧可期。用行动去弥补曾经的缺席,比懊恼更有力量。不必沉湎于过往,只要珍惜当下,每一个平凡的问候、每一次细微的关怀,都是爱的积累。父母是在变老,但我们的爱可以成为他们的依靠。与父母的矛盾不是结,而是成长路上的必修课,我们终究都会体会到那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分量。
别等失去了才明白珍贵,无论走得多远,都别忘了最初那道为你亮灯的人。愿我们都能卸下伪装,和父母一起慢慢变老,用温柔和感恩填满彼此的余生。
就算过去水火不容,现在还有时间好好相处。岁月漫长,别让悔恨成为遗憾,愿温柔照进生活,愿你懂得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
来源:才思敏捷k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