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收养流浪猫,它整天对天花板嘶吼,拆开吊顶后女人当场愣住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24 21:38 2

摘要: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人名地名皆是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人名地名皆是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苏晴下楼扔垃圾的时候,看到那只橘猫正蹲在垃圾桶旁边。

十月的夜晚已经有些凉了,猫的毛色在昏暗的路灯下显得有些暗淡,瘦得能看到肋骨,但那双眼睛特别亮,直勾勾地盯着她。

“喵——”

猫叫了一声,声音沙哑。

苏晴本来想直接走,可不知怎么的,脚步停住了。她蹲下身子,猫没有躲,反而凑过来蹭了蹭她的手。

“你没主人吗?”苏晴问。

猫又叫了一声,像是在回答。

苏晴叹了口气,站起来往回走。刚走几步,回头一看,猫跟上来了,一步一步跟着她,喵喵叫个不停。

“你别跟着我啊,我可养不起你。”苏晴说。

但猫完全不理会,就这么一路跟到了楼道口。苏晴站在门口,猫就坐在台阶上,仰着头看她。

“算了算了,你等着。”

苏晴又下了楼,去小区门口的便利店买了两罐猫粮和一瓶罐头。回来的时候,猫还在原地等着。

她打开罐头,猫立刻扑过来,吃得特别急,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

“慢点吃,没人跟你抢。”苏晴摸了摸它的头。

猫吃完后,又蹭了蹭她的腿,然后抬头看着她,那眼神好像在说:我可以跟你回家吗?

苏晴想了想,反正自己一个人住也挺无聊的,多个猫作伴也不错。

“行吧,跟我走吧。”

就这样,苏晴多了个室友。

苏晴给猫洗了个澡,猫特别乖,一动不动地让她折腾。洗完后,她发现猫其实挺好看的,橘色的毛在灯光下泛着金色的光泽。

“你这么橘,就叫桔子吧。”苏晴说。

桔子喵了一声,像是在表示同意。

第二天,苏晴去宠物店买了猫砂盆、猫粮、水碗,还有各种猫玩具。回到家,桔子已经自己找了个舒服的地方,趴在沙发上睡觉。

“还挺会享受。”苏晴笑着说。

前三天,桔子表现得特别好。白天它就在家里睡觉,晒太阳,偶尔玩玩逗猫棒。晚上苏晴下班回来,它就蹲在门口等着,一副“你终于回来了”的样子。

苏晴拍了几张照片发到朋友圈,配文:“意外多了个室友。”

同事李姐评论:“小心猫毛过敏哦。”

闺蜜萌萌评论:“这猫好肥啊,你从哪捡的?”

苏晴回复:“它现在可不肥,瘦得像皮包骨,不过我会把它养胖的。”

那几天,苏晴觉得养猫真是个明智的决定。下班回家有个小东西等着你,心情都变好了。

但第四天晚上,一切都变了。

02

那天晚上,苏晴在客厅批改学生的作业。她是培训机构的英语老师,每周都有一堆作业要批。

桔子趴在她脚边,偶尔抬头看看她,一切都很安静。

突然,桔子站了起来。

苏晴没在意,以为它要去喝水或者上厕所。但桔子没有走,而是盯着客厅的天花板,身体慢慢弓起来。

“喵——”

这不是平常的喵喵叫,而是从喉咙深处发出的低沉嘶吼。

苏晴抬起头,顺着桔子的视线看过去。

天花板就是普通的白色吊顶,什么都没有。

“桔子,你看什么呢?”苏晴问。

桔子没理她,继续对着天花板叫,声音越来越大,毛都炸起来了。

苏晴站起来,拿着扫把在天花板下面挥了挥:“这里什么都没有啊,你别叫了。”

但桔子根本不听,它往后退了几步,继续对着天花板嘶吼,像是在警告什么东西别靠近。

苏晴觉得有点毛骨悚然。她拍拍手,想把桔子的注意力转移过来:“桔子,来,吃零食。”

桔子看都不看她,眼睛死死盯着天花板。

苏晴有点慌了,她走到桔子旁边,想把它抱起来,但桔子突然跳开,继续保持着警戒的姿势。

这样持续了大概十分钟,桔子才慢慢放松下来,但它还是时不时抬头看看天花板,确认没有危险后,才回到沙发上趴下。

苏晴松了口气,心想可能是猫看到什么小飞虫之类的。

但第二天晚上,同样的事情又发生了。

这次是晚上九点,苏晴正在厨房做宵夜。她听到客厅传来桔子的嘶吼声,赶紧跑出来,发现桔子又在对着天花板叫。

“又来?”苏晴无奈地说。

她走到天花板下面,仔细看了看,真的什么都没有。她甚至搬来凳子站上去,用手摸了摸吊顶,光滑平整,没有任何异常。

但桔子的反应越来越激烈,它不停地叫,声音大到整个房子都能听见。

“桔子,别叫了!”苏晴有点生气了。

桔子看了她一眼,但还是继续叫。

苏晴拿起逗猫棒,在桔子面前晃来晃去:“来,玩这个。”

桔子完全不感兴趣,眼睛一直盯着天花板。

就这样,连续一个星期,每天晚上八点到十点之间,桔子都会对着天花板嘶吼。时间固定,位置也固定,就是客厅那一块。

03

第八天晚上,隔壁301的张大妈敲门了。

“小苏啊,你家猫能不能别叫了?”张大妈脸色不太好看。

苏晴连忙道歉:“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我也不知道它怎么回事,可能是不适应新环境。”

“都一个星期了,还不适应啊?”张大妈说,“我看电视都听不清,每天晚上就听到你家猫叫。”

“真的很抱歉,我会想办法的。”苏晴说。

张大妈走后,苏晴的手机收到一条微信,是楼下的年轻夫妻发来的:“苏老师,能不能管管你的猫?我们家宝宝每天晚上都被吓醒,哭个不停。”

苏晴看着手机,头都大了。

她蹲下来,看着正在沙发上睡觉的桔子:“你到底怎么了?为什么要对着天花板叫?”

桔子睁开眼睛看了她一眼,又闭上了,一副“我也不知道”的样子。

苏晴决定带桔子去看兽医。

04

第二天下午,苏晴请了半天假,带着桔子去了市区最大的宠物医院。

接诊的是个四十多岁的女医生,姓林。

“怎么了?猫生病了吗?”林医生问。

苏晴把情况说了一遍:“它每天晚上都对着天花板叫,我怀疑它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林医生笑了笑:“先检查一下吧。”

她给桔子做了全面检查,量体温、听心跳、看眼睛、查耳朵,还抽了血做化验。

半个小时后,检查结果出来了。

“猫很健康,各项指标都正常。”林医生说。

“那它为什么会这样?”苏晴问。

林医生想了想:“可能是应激反应,流浪猫刚到新环境,有些行为是正常的。”

“可它已经来我家一个多星期了。”苏晴说。

“那就可能是它看到了什么我们看不到的东西。”林医生说。

苏晴愣了一下:“什么叫我们看不到的?”

林医生笑了:“猫的感知能力比人类强很多,它们能听到超声波,能闻到我们闻不到的气味,甚至能感知到一些异常的磁场变化。”

“所以它是真的看到什么了?”苏晴有点紧张。

“可能吧。”林医生说,“你家天花板上有什么吗?比如老鼠、蝙蝠之类的?”

苏晴摇头:“我没看到啊。”

“那就回去仔细检查一下,”林医生说,“如果真有什么东西,尽早处理比较好。”

回到家,苏晴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林医生的话在她脑海里反复回响:猫能看到我们看不到的东西。

她突然想起来,自己好像确实听到过一些声音。

05

那天晚上,苏晴决定仔细观察一下。

九点钟,桔子准时开始对着天花板嘶吼。苏晴没有去打断它,而是搬了凳子站上去,把耳朵贴近天花板。

静下心来听,她确实听到了一些声音。

“沙沙沙……”

很轻微,如果不仔细听根本察觉不到。

像是什么东西在爬,又像是什么东西在蹭。

苏晴的心跳加快了。她打开手机手电筒,对着天花板照,但什么都看不见,只有白色的吊顶板。

她从凳子上下来,立刻给萌萌打电话。

“喂,萌萌,你之前租的房子不是有老鼠吗?”

“对啊,怎么了?”萌萌问。

“我家天花板里好像也有东西,怎么办?”苏晴说。

“那你找房东啊,让他来看看。”萌萌说。

“房东那个人,我觉得他不太靠谱。”苏晴说。

“怎么不靠谱?”

“就是感觉吧,”苏晴说,“我之前问他要房产证看看,他说在银行抵押了,拿不出来。租房合同上只有他的身份证复印件。”

“那是有点奇怪,”萌萌说,“但天花板的事你还是得找他,这是他的房子。”

“行吧,我试试。”苏晴说。

挂了电话,“王哥,我家天花板好像有点问题。”

等了十分钟,对方才回复:“什么问题?”

苏晴:“里面好像有声音,可能是老鼠或者什么东西。”

过了好一会儿,对方才回:“可能是楼上装修,过几天就好了。”

苏晴:“可是楼上没在装修啊。”

对方:“那就是管道热胀冷缩,正常的。”

苏晴看着这条回复,觉得对方在敷衍她。

她又发了一条:“要不您过来看一眼?我担心吊顶有问题。”

这次对方回得更慢:“我最近在外地出差,回去再说吧。”

苏晴盯着手机屏幕,越想越觉得不对劲。

06

接下来的几天,天花板里的声音越来越明显。

不再是简单的“沙沙沙”,而是有明确的拖拽声,像是有什么东西在上面移动。

桔子的反应也越来越激烈。它不仅对着天花板嘶吼,还开始用爪子挠墙,像是要爬上去一样。

苏晴害怕了。

第十天晚上,声音大到她根本睡不着。躺在床上,就能听到头顶传来的声音,一下一下的,特别规律。

她实在受不了了,半夜两点给萌萌打电话。

“喂?怎么了?”萌萌被吵醒,声音有点迷糊。

“萌萌,我不敢住了。”苏晴说,声音都在抖。

“怎么了?”萌萌一下子清醒了。

“天花板里的声音越来越大,我觉得里面肯定有什么东西。”苏晴说。

“你等着,我现在过去接你。”萌萌说。

半个小时后,萌萌开车来了。苏晴收拾了几件衣服,抱着桔子下了楼。

“你这房东也太不负责任了。”萌萌边开车边说。

“我也联系不上他,他说在外地出差。”苏晴说。

“那你就一直这么耗着?”萌萌说,“要我说,你明天去找物业,让物业帮你联系房东。”

“物业能管吗?”苏晴问。

“肯定能啊,这是住户的正当权益。”萌萌说。

到了萌萌家,苏晴总算松了口气。她把桔子放在客厅,桔子立刻找了个角落躺下,安静得像换了只猫。

“你看,离开那个房子,它就不叫了。”萌萌说。

“所以肯定是那个房子有问题。”苏晴说。

第二天上午,苏晴去了小区物业。

物业经理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男人,姓赵。

“赵经理,我想请你帮个忙。”苏晴说。

“什么事?”赵经理问。

苏晴把情况说了一遍,重点强调了房东联系不上,天花板问题越来越严重。

赵经理听完,表情有点微妙。

“这个……我们物业只负责公共区域,室内的事情应该找房东。”赵经理说。

“可是我联系不上房东啊。”苏晴说。

“王老板的手机我这里有,我帮你催催他吧。”赵经理说。

“谢谢赵经理。”苏晴说。

赵经理拿出手机,当着苏晴的面拨通了电话。

“喂,王老板,我是物业赵经理……嗯,是这样的,你那个租户说天花板有点问题……对,她说有声音……你看你什么时候能过来看看?……哦,今天就能回来?那行,我跟她说。”

赵经理挂了电话:“王老板说他今天下午就能回来,让你在家等着。”

“真的吗?”苏晴有点意外,“他不是说在外地吗?”

“可能提前回来了吧。”赵经理说。

苏晴总觉得哪里不对,但也说不上来。

下午三点,她回到出租屋,在家等着房东。

四点钟,门铃响了。

07

苏晴打开门,看到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站在门口。

男人脸色不太好,眼睛有点红,像是很久没睡好觉。

“你就是苏晴?”男人问,声音有点冲。

“是的,您是王老板吧?”苏晴说。

“听物业说你一直找我?”男人走进来,也不换鞋,直接进了客厅。

苏晴愣了一下,跟着进去:“是啊,天花板的事……”

“哪里有问题?”男人拿出一个手电筒,开始在客厅照来照去。

“就是这一块,”苏晴指着天花板,“里面好像有声音,我怀疑是老鼠或者什么东西。”

男人用手电筒照了照:“没什么问题啊,就是老房子,会有点响声。”

“可是声音越来越大了。”苏晴说。

“那是你太敏感了。”男人说,语气有点不耐烦。

苏晴觉得他态度有点奇怪,但还是耐着性子说:“要不我们拆开看看?”

“拆什么拆?”男人突然提高了音量,“好好的吊顶,拆了还得花钱修。”

“可是……”

“还有,”男人打断她,“你租房合同上写了不能养宠物。”

苏晴愣了:“没有啊,我看过合同,上面没写。”

男人脸色更难看了:“反正就是不能养,你把猫送走。”

苏晴火了:“凭什么?合同上没写的你不能随便加条款!”

“那你别住了!”男人说,“我退你押金,你搬走!”

“我刚搬进来半个月,你让我搬?”苏晴也不客气了,“我交了三个月房租,你说搬就搬?”

两人吵了起来,声音越来越大。

最后男人甩下一句话:“随便你,但别再烦我!”

说完,他摔门就走了。

苏晴站在客厅,气得手都在抖。

她立刻给萌萌打电话,把刚才的事说了一遍。

“这房东绝对有问题!”萌萌说,“他为什么这么抗拒检查吊顶?”

“我也觉得他在心虚。”苏晴说。

“要不……”萌萌顿了顿,“咱们自己拆?”

“自己拆?”苏晴愣了一下。

“对啊,”萌萌说,“你不是说想知道里面有什么吗?干脆拆开看看,大不了赔他修理费。”

苏晴想了想:“行,拆!我就不信邪了。”

08

萌萌的表哥李师傅是做装修的,听说这事后,第二天就带着工具来了。

李师傅三十出头,话不多,一进门就开始勘察。

“你确定要拆?”李师傅问,“万一房东找你麻烦……”

“拆,”苏晴说,“我会录视频留证据的。”

“行。”李师傅搭好梯子,开始工作。

他先撬开边角的铝扣板,动作很熟练。手电筒一照,里面积了厚厚一层灰。

“这吊顶少说有七八年没动过了。”李师傅说。

苏晴和萌萌站在下面,紧张地看着。

李师傅又拆了几块板子,突然停住了。

“等等,这里有东西。”

“什么东西?”苏晴赶紧问。

李师傅把手电筒对准里面:“是个袋子,黑色的塑料袋。”

他小心翼翼地把袋子取下来,挺沉的。

三个人围在一起,看着这个黑色塑料袋。

“打开看看?”萌萌说。

李师傅解开袋子,里面是一沓用橡皮筋捆着的现金。

全是红色的百元钞票。

“我去,这得有多少钱?”萌萌瞪大了眼睛。

苏晴也愣住了:“这是谁的钱?”

“继续拆,”李师傅说,“可能还有别的东西。”

他继续拆,果然又发现了三个袋子。

第二个袋子里还是现金,而且比第一袋更多。

第三个袋子里是一些证件:房产证、身份证、银行卡。

第四个袋子里是几本存折和一些首饰。

三个人把所有东西都摆在客厅的茶几上。

“这得有……七八十万吧?”萌萌说。

苏晴拿起那张身份证,上面的照片是个三十多岁的女人,扎着马尾,笑容很温和。

身份证上的名字:周雨晴。

“周雨晴?这谁啊?”萌萌问。

苏晴又拿起房产证,翻开一看,房子地址就是她现在住的这套,但产权人的名字是:周雨晴。

“不对啊,”萌萌说,“房东不是姓王吗?”

苏晴也懵了:“对啊,王海明……”

李师傅打开几本存折:“这些存折最早的是2016年的,加起来至少有五十万。”

三个人把现金数了一遍,一共18万整。

加上存折里的钱,总数接近70万。

“这到底怎么回事?”苏晴说,手都在抖。

最后一个袋子里,除了首饰还有一个笔记本。

那是一本老式的日记本,封面都褪色了。

苏晴打开第一页,上面写着:

“2016年3月5日,今天是我30岁生日,海明说要给我一个惊喜……”

09

苏晴坐在沙发上,一页页翻看日记。萌萌和李师傅也凑过来看。

日记断断续续记录了周雨晴的生活。

从日记里可以看出,周雨晴是个小学老师,2014年和王海明结婚。这套房子是她婚前买的,王海明做生意,经常出差。

结婚前两年,日记里记录的都是些日常琐事,看起来两个人感情还不错。

但从2016年开始,日记的内容变了。

“他又回来得很晚,身上有香水味,不是我用的那种。”

“我翻了他手机,有个女人给他发消息,内容很暧昧。”

“我去了他公司,看到他和那个女秘书搂在一起。”

2017年的日记写得很乱,字迹潦草,能看出当时周雨晴的心情很糟糕。

“他承认了,说爱上别人了,要跟我离婚。”

“他说这房子虽然是我婚前买的,但婚后他也出了钱装修,要求分一半。”

“我不同意,这房子是我的,凭什么让给他和那个女人?”

“我把所有值钱的东西都藏起来了,不能便宜他。”

日记最后一篇是2017年11月5日:

“今天终于结束了,我们离婚了,房子还是我的。”

“但我不想再住这里了,到处都是我们的回忆,每个角落都让我想起那些糟心的事。”

“我打算出去散散心,换个环境重新开始。等我心情好了再回来拿这些东西。”

然后就没有了。

苏晴合上日记本,三个人面面相觑。

“所以周雨晴藏好东西后就离开了?”萌萌说。

“可是为什么房子现在在王海明手上?”苏晴说。

“等等,”李师傅说,“你租房的时候,房东有没有给你看房产证?”

苏晴摇头:“没有,他说房产证在银行抵押贷款了,拿不出来。他只给了我身份证复印件。”

“那他凭什么租房子?”萌萌说。

苏晴翻出当时签的租房合同,仔细看了看:“合同上只有他的身份证号和签名,确实没有房产证。”

“这不对,”李师傅说,“正常租房都要看房产证的,确认房东身份。”

“我当时也问了,”苏晴说,“他说房子虽然是前妻的,但离婚协议上写了他可以代为处理。他还给我看了结婚证复印件。”

“所以他骗你了?”萌萌说。

苏晴越想越不对劲:“如果周雨晴只是出去散心,为什么不带走这70万?还有房产证、身份证,这些都是很重要的东西啊。”

“除非……”萌萌顿了顿,“她根本没来得及拿。”

三个人沉默了。

“我觉得你们该报警。”李师傅说。

10

苏晴拨打了110。

接线员听完情况后说:“你先别动那些东西,我们马上派人过去。”

二十分钟后,两个民警到了,一男一女。男的姓张,四十多岁,女的姓刘,三十岁左右。

张警官先看了看那些现金和证件,然后问苏晴:“你是怎么发现这些东西的?”

苏晴把猫的异常行为和拆吊顶的过程说了一遍。

“你的猫还挺厉害。”刘警官笑了笑,然后拿起那本日记翻看。

看完后,她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

“你有房东的联系方式吗?”张警官问。

“有的。”苏晴把王海明的电话号码给了他们。

张警官当场拨打,但对方没接。发短信,也没回。

“这样,”刘警官说,“这些东西我们先带回去,你这几天最好住在朋友家,等我们调查清楚。”

“那周雨晴呢?”苏晴问,“她人在哪?”

“我们会查的。”张警官说。

接下来三天,苏晴一直住在萌萌家,每天都在等警察的电话。

桔子在萌萌家表现得很安静,不再对着天花板叫了,就像换了只猫。

“你看,离开那个房子它就正常了。”萌萌说。

第四天下午,刘警官给苏晴打来电话。

“找到周雨晴了。”

苏晴心一紧:“她在哪?还活着吗?”

“活着,在国外。”刘警官说,“我们已经联系上她了。”

11

原来,周雨晴在澳大利亚。

警方通过出入境记录查到,她在2017年11月15日离开中国,之后就一直待在国外。

刘警官安排了视频通话,苏晴第一次见到了周雨晴本人。

屏幕里的女人比身份证照片上成熟了很多,但笑容还是很温和。看到那些东西后,她哭了。

“我以为这辈子都拿不回来了。”周雨晴说,声音有点哽咽。

“你为什么不回来拿?”苏晴问。

周雨晴擦了擦眼泪:“离婚后,我真的不想再住那个房子了。太多不好的回忆,每次想起来都难受。我把东西藏好后,就订了机票出国散心。”

“本来打算待几个月就回来,”她继续说,“但到了澳洲后,我在那边找到工作,做中文老师。后来认识了现在的男朋友,一个华裔。日子过得挺好的。”

“每次想订机票回国,就想起和王海明的那些事,心里堵得慌,”周雨晴说,“我知道应该回来拿东西,但就是迈不过心里那道坎。”

“一开始是打算过几个月就回,后来变成了过半年,再后来就是过一年,”她叹了口气,“结果一拖就8年了。”

“你就不担心房子的事?”刘警官问。

“我以为房子还空着,反正产权在我名下,”周雨晴说,“直到你们联系我,我才知道王海明把我房子租出去了。”

“他说你们离婚后,房子空着也是空着,他有钥匙就租出去了。”刘警官说。

“他凭什么?”周雨晴气得脸都红了,“这是我的房子,他有什么权利租出去?”

刘警官解释:“他拿出了你们当年的结婚证复印件和离婚协议,说虽然房子是你的,但协议上写了他可以代为处理。”

“什么离婚协议?”周雨晴说,“我们离婚的时候根本没写这个!房子就是我的,协议上写得清清楚楚!”

苏晴在旁边听着,突然明白了:“所以他是骗我的?”

“对,”刘警官说,“我们调查过了,他这些年一直靠租房子赚钱,租金都被他拿了。”

周雨晴在屏幕那边说:“这些年的租金他赚了多少?”

“大概二十三万。”刘警官说。

“二十三万!”周雨晴更生气了,“我现在马上订机票回国!”

12

一个月后,周雨晴回国了。

她第一件事就是来见苏晴。

两个人在咖啡厅见面,周雨晴拉着苏晴的手:“真的太谢谢你了。”

苏晴有点不好意思:“我也没做什么,主要是我家猫。”

“对,你的猫。”周雨晴笑了,“它在哪?我想见见它。”

苏晴把桔子带来了,放在旁边的猫包里。

周雨晴打开猫包,看到桔子的瞬间,眼圈红了。

“真的是它……”她轻声说。

“你认识它?”苏晴惊讶地问。

“我出国前经常喂小区的流浪猫,”周雨晴说,“有一只橘猫特别亲我,每天都来。我走的时候,还专门托朋友帮我继续喂它。”

“但朋友只喂了几个月就搬家了,之后它就又开始流浪了,”她摸着桔子的头,眼泪掉下来,“这8年它是怎么活下来的,我都不敢想。”

桔子看着周雨晴,喵了一声,然后蹭了蹭她的手。

“它还记得我。”周雨晴哭了。

两个人聊了很久。

周雨晴说,警方把吊顶里的东西都还给她了,现金、存折、首饰、证件,一样不少。

“王海明呢?”苏晴问。

“他把这些年的租金都还给我了,”周雨晴说,“一共23万。我没有再追究他,毕竟房子还是我的,他也没造成什么实质性的损失。”

“你不生气吗?”苏晴问。

“生气啊,当然生气,”周雨晴说,“但我更生自己的气,如果我早点回来,就不会有这些事了。”

她顿了顿:“不过也算因祸得福吧,如果不是你和你的猫,我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回来拿这些东西。”

周雨晴把一个信封推到苏晴面前:“这是给你的感谢费,10万块。”

“不行不行,”苏晴连忙摆手,“我真没做什么。”

“你帮我找回了70万,10万不多。”周雨晴说。

“真的不用,”苏晴说,“我就是拆个吊顶,不值这么多钱。”

萌萌在旁边着急:“你傻啊,这是人家的心意!”

最后,苏晴只收了2万块。

“我确实需要钱重新租房,但真的不能要这么多。”苏晴说。

周雨晴见她态度坚决,也没再勉强:“那房租的事我来帮你。”

“什么意思?”苏晴问。

“这房子还是我的,”周雨晴说,“王海明已经把钥匙还给我了。你如果不嫌弃,就继续住吧,房租减半,1100一个月。”

“这……”苏晴犹豫了,“我住在这里,会不会怪怪的?”

“有什么好怪的?”周雨晴笑了,“这房子以后就是吉屋了,你和你的猫都是我的福星。”

苏晴想了想:“那我住到找到新工作为止吧。”

“没问题。”周雨晴说。

“你打算怎么处理这房子?”苏晴问。

“在国内待半年,把事情都处理好,然后回澳洲。”周雨晴说,“我男朋友已经求婚了,明年春天我们结婚。”

“恭喜你。”苏晴真心祝福。

“谢谢,”周雨晴说,“之后房子我会卖掉,不会再回来住了。”

13

三个月后,苏晴搬到了新家。

周雨晴帮她找的,也是一室一厅,但更新更干净,房租1800,虽然比雨晴姐给的优惠价贵了点,但房子条件更好。

桔子也带过来了,它现在胖了一圈,真的成了“肥橘”。

搬家那天,周雨晴也来帮忙了。

“这房子不错,”周雨晴说,“比我那套好多了。”

“你那套卖了吗?”苏晴问。

“卖了,280万。”周雨晴说,“买家还挺爽快的。”

“那你什么时候回澳洲?”

“下个月,”周雨晴说,“事情都处理得差不多了。”

两个人坐在阳台上喝茶,桔子趴在苏晴腿上打呼噜。

“对了,”周雨晴说,“我给你留了个东西。”

她从包里拿出一个小盒子,打开,里面是一条项链。

“这是我妈妈留给我的,”周雨晴说,“现在我把它送给你。”

“这太贵重了,我不能要。”苏晴连忙摆手。

“你一定要收下,”周雨晴说,“就当是我对你的感谢,也算是我们友谊的见证。”

苏晴看着项链,眼眶有点红。

“别哭啊,”周雨晴笑了,“我们以后还会见面的,你有空可以来澳洲玩。”

“好。”苏晴点头。

送走周雨晴后,苏晴坐在阳台上,看着窗外的夜景。

这几个月经历的事就像做梦一样,但一切都真实地发生了。

她低头看看桔子:“多亏了你啊。”

桔子喵了一声,继续打呼噜。

苏晴拿出手机,“姐,今天桔子学会用猫爬架了,发个视频给你看。”

很快,周雨晴回复:“哈哈,它真的胖了!”

苏晴笑着回复:“是啊,每天就知道吃。”

她放下手机,摸摸桔子的脑袋。

这几个月,她学到了很多:有些事情看起来很可怕,但面对它就能解决;有些人看起来很陌生,但可能成为一辈子的朋友;有些缘分看起来很偶然,但其实是命中注定。

就像她和桔子,她和周雨晴。

窗外的城市灯火通明,新的生活才刚刚开始。

来源:一才体坛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