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盏灯,首先照亮了一方可以安心歇脚的物理空间。作为朝外街道重要的商业体之一,悠唐购物中心外卖点单需求巨大,仅美团悠唐站一个站点每日的订单量就能达到3500单,平均每名骑手在悠唐购物中心跑30至50单不等,近百名骑手平均每人每天都要在这里停留至少15分钟。
在城市奔涌的脉搏中
外卖骑手、快递员这些城市行者
作为“赶路人”
他们穿梭不息,难以停留
朝外街道推出“朝外U邻里”的计划
一场从商业逻辑到人情温度的暖心变革
为他们点亮一盏温暖的灯
从“赶路人”融为“一家人”
PART 01
“骑手友好型”商业空间
暖“新”又暖心
Chaoyang
这盏灯,首先照亮了一方可以安心歇脚的物理空间。作为朝外街道重要的商业体之一,悠唐购物中心外卖点单需求巨大,仅美团悠唐站一个站点每日的订单量就能达到3500单,平均每名骑手在悠唐购物中心跑30至50单不等,近百名骑手平均每人每天都要在这里停留至少15分钟。
在商场地下一层的黄金位置,随着“朝外U邻里美食行者休息区”的标识指引,可以看到一片绿意盎然的空间,身着各色工服的外卖骑手正坐在里面休息,享受着忙碌间隙的悠然片刻。区域能够供给20到30人休息,配置了桌椅和充电宝等必需品,桌面上张贴着暖“新”提示,周边电子屏滚动播放着朝外U邻里服务地图和优惠服务清单等。这里紧邻扶梯和餐饮商户,是商场人流量最大的黄金位置之一,在这样一个寸土寸金的商圈核心地带,“美食行者休息区”取代了原本可以产生“租金收益”的商业摊位。
悠唐购物中心选择了很多点位进行尝试,经过一轮一轮的筛选优化,最终还是选择牺牲部分商业经营空间,将休息区设置在了地下一层餐饮区的中心位置。这里经营的大多是快餐、小食、饮品和便利店,都是外卖订单密集的商户,骑手接单后可以迅速取餐,等单期间也可以歇歇脚、充充电,实现“休息不误接单”的贴心设计。
除专属休息区外,在商场正门东侧设置了“骑手入口”,正对面是上下双向扶梯,可直达地下一层的小餐饮区,进门左手是通往高层大餐饮区的电梯厅,小餐饮区设置了专属休息区,而大餐饮区的大部分商家设立了公共取餐柜,精准契合了小餐饮单多量大、大餐饮单位备餐时间长的不同特点,让骑手在订单高峰期也能从容不迫。商场东侧的专属停车区也与这些内部优化形成完整闭环,从停车、进门、上下楼到取餐,全方位打造“骑手友好型”商业空间,每一个举措都精准地嵌入骑手的工作流程,服务到他们的心坎里。
PART 02
从赶路人到一家人
“朝外U邻里”功能延伸
Chaoyang
对于让渡部分经济收益、将便利与舒适留给新就业群体这个决定的背后,是朝外街道扎实开展地区新就业群体服务工作的缩影。近4年来,朝外地区快递外卖站点数量增长了33%,从业人员增长了50%以上,新就业群体已经成为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朝外街道坚持以“八有八提升”模式,深耕新就业群体党建和治理工作,将辖区各站点融入共治共建格局的路径,在党建引领融入地区治理、共促地区发展中发挥着愈加积极的作用。
如今,朝外街道又向前一步,依托“朝外U邻里”计划,动员社会单位共同构建一个遍布辖区各领域、各角落的友好支持网络,把具象暖心服务切实融入到新就业群体社会生活的细枝末节,实现从“城市赶路人”到“朝外一家人”的转变。
PART 03
碎片时间里享受服务资源
让温暖接力“最美一公里”
Chaoyang
在悠唐购物中心,经过属地和商业主体的共同努力,美食行者休息区已不仅仅是歇脚处,更成为服务站和加油站。属地牵头引入社会资源,在下午2点至4点骑手空闲等单时间设置了2小时资源服务清单,现场提供政策咨询、法律咨询、牙医问诊、中医理疗等多种服务,利用等单、等餐的碎片时间,即享服务资源。商场内的商户也参与进来,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专属优惠,专享优惠低至5折,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为新就业群体带来暖心福利。
街道把服务触角真正延伸至新就业群体社会生活的各个环节,在职、住、学、娱、医等方面作出更多探索,真正让新就业群体成为邻里家人,也让新就业群体感受到了真切关爱,想为街道也做些什么。9名新就业群体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4名发展成为党员,发挥新就业群体走街串巷、熟悉社区优势,开展“顺手公益”“沿途服务”“就近志愿”,12个站点与街道共同倡议发起“朝外行者文明公约”。
如今在朝外,那盏为行者点亮的灯,正在从悠唐商场一隅的休息区,蔓延成一片温暖的光海。它照亮的,不再只是取餐的捷径,更是一条从“赶路人”融为“一家人”的暖心路,善意已从施与受,升华为共同体的守望相助。
城市的温度,不在高楼广厦
而在它如何安顿那些为之奔波的平凡身影
通过“有场景、有服务
有成长、有治理、有引领”的生动实践
朝外将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变成了温暖接力的“最美一公里”
它告诉人们,一座城市
永远会为它的奋斗者们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