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男性人口明明比女性多出近3500万,但在全国各大城市的相亲角、婚恋会场上,却是“女多男少”的怪现象比比皆是。
在中国婚恋市场,一件事情正变得越来越魔幻。
男性人口明明比女性多出近3500万,但在全国各大城市的相亲角、婚恋会场上,却是“女多男少”的怪现象比比皆是。
据“世纪佳缘”等婚恋平台的数据显示,线上男女性别比例高达1:5.6,在成都、杭州、南昌等地的线下相亲会场,大多出现1个男生对应近40个女生的悬殊局面。
相亲主办方干脆为男性大开绿灯,从入场免费到饮品赠送,甚至不惜补贴反向“找人充数”;而女生则一个个盛装出席、踊跃报名,门票高达数百元仍然人满为患。
看起来男人在“婚恋市场”,正不战而退,而曾经被贴上“催婚”、“剩女”标签的女性,却成了主动出击的一方。
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首先要承认一件事,婚恋市场与人口比例完全是两回事。
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来看,中国男性确实比女性多出3490万。
但这多出来的男性,更多集中在三四线城市乃至农村地区;而活跃在婚恋市场一线的,恰恰是城市、特别是经济活跃地区的中产及以上女性。
在“相亲角的地面战”中登场的,很多是高知、高职、高期待的“卷王级”女性,而男性则呈现出“非主流参与”的困局。
是什么把男人们逼出了市场?答案是门槛,越来越高的门槛。
你可以去翻一翻婚恋资料卡,女孩儿们写得清清楚楚,“年薪百万”、“两套房物业”、“父母退休金稳定”成了基本配置。
甚至在部分高端相亲场合,“非体制”、“无房”、“无车”直接连初面都过不了。
你没看错,一个25岁的普通打工人,即便月入过万,若不是事业单位、没房没车,就几乎没有发言权。
面对这种“筛选逻辑”,很多男生干脆选择自嘲、沉默、躺平,不来就是了。
不求脱单,只求不尴尬。人的理智告诉他们“与其自取其辱,不如主动避战。”
而更具渗透力的其实是潜移默化的心理预设,“我值得更好”。
这并不是句鼓励,是一种系统性的洗脑。
看看微博、抖音、小红书上活跃的婚恋博主,套路惊人一致。
对女生说别嫁人,嫁房子、嫁收入、嫁阶层提升;对男生说提彩礼的都是“捞女”,不如单身。
中间一匹对立制造者热火朝天,评论区天天上演“性别大战”,戾气冲天。
这不是引导,这是挑拨,而影视剧则以更流畅的方式彻底拔高了女性的期待阈值。
《我的前半生》《三十而已》《太太万岁》狂刷收视的背后,是情节设定一路“飞天入海”。
霸总爱上离异中年女主,放弃高知美貌未婚妻;中专学历的外卖员,一夜跃升公司合伙人。
女性角色越是“平民化”,追求者越是“理想化”,这不是鼓励,这是幻觉。
看多了这些剧,很多年轻人渐渐陷入逻辑陷阱,“30+的单亲妈妈都能有霸总来接盘,我为什么不配?”
只是他们忘了人生不是剧本,真实生活中,大多数人挣扎于五环外的房租、水电、车贷、佣金,根本无力搞“剧情反转”。
于是女性拼命往上卷,男性干脆集体躺平,婚恋市场的鄙视链越拉越长,最终成了互相看不上、互相不进场的死循环。
更残酷的是有人从这个乱局中找到了收割红利,婚恋平台们显然不打算“撮合良缘”,而更愿意把情感焦虑包装成商品。
你以为你注册平台是为了找对象,但实际上你只是被“精准标签”的一个流量池。
前脚打了个标签“年入15万”(哪怕是夸的),后脚就有客服找你推荐1.99万元的“高端定制匹配服务”。
线下相亲会更离谱,据杭州某品牌用户投诉自己在门店遭遇“诱导签约”与“强行消费”,涉及金额高达1.99万元,服务后却找不到任何匹配对象,退款困难重重。
在算法主导、数据贩卖的今天,婚恋平台不是月老,更像是绣花枕头配红中介,多是“只卖不管”的烧纸钱买安慰。
讽刺的是无论男女,都或多或少掉进过那张网里,撕破这些光怪陆离的面子后,是令人心寒的数据真相。
2024年全国结婚登记只有610.6万对,同比下降20.5%,创下了1980年以来的新低。
而2025年一季度的数据更糟,只有180.11万对,同比减少15.9%。
而结婚率的下降,顺势带来生育率的雪崩式滑坡。
人丁不兴、婚育推迟的连锁反应,直接冲击的是国家人口结构、经济增长潜力和社会保障体系本身。
不婚不育是个人选择,但当选择变成趋势,趋势就成了问题。这不是情感话题,这是战略问题。
我反对婚姻道德捆绑,也不认同性别捆杀。但我始终认为婚姻不是交换,是搭伴;生活不是剪辑,是实拍。
中国婚恋市场这几年持续异化的根源并不复杂,是价值认知错配资本结构,是“剧本女王”遇上“现实穷小子”,是算法制度取代真实关系,是平台流量取代人性沟通。
女人太卷、男人太躺,整个婚恋系统走入了冷战僵局,是时候刹车了。
不是说要放弃追求幸福,而是要学会理性应对。要求年薪百万没错,但你要先问问自己想过怎样的生活;
嫌弃30岁没房小伙,也OK,那你也别被嫁妆压住父母三年储蓄。
爱的一端是愿望,另一端是现实,大家绕回平衡点,婚恋市场自然不会失序。
你希望对方真心,就请把真心摆在桌上;你希望情感持久,就别评估对象像筛简历一样功利。
婚姻是什么?嫁入城堡是童话,走入战壕是真实。
最后男子们别怕努力,那些嘲弄你的往往比你还懦弱;女子们也别信童话,真心不一定抵房车,但有了温暖,再穷也不怕。
婚恋这门学问不是剧本,是生活,是你我一起写的那行字。
社会不该为单身批判,但也不该把婚姻搞成冷笑话。鼓起勇气走出来,用行动、理解和真实,重建一个不卷、不骗、不假装的婚恋市场。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配图均来自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文化知识,传递社会正能量,无低俗不良引导。如涉及图片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来源:踏雪无痕军小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