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晚刷到江苏老赵的帖子,11月20号才下种,三天就出苗,配图绿油油。
“再晚一周,蚕豆直接变‘蚕哭’。
”
昨晚刷到江苏老赵的帖子,11月20号才下种,三天就出苗,配图绿油油。
评论区一堆人@他:不是说最晚15号吗?
老赵回了句——“我地里装了小芯片,土温一到9℃,手机滴一声,比老妈喊我起床还准时。
”
芯片就是去年才铺开的“地温物候监测”,5厘米深处温度连续5天稳住9±1℃,系统自动推播种提醒。
省农技站对比过,比老经验“手背试凉”准23%,错一天,亩产差两百斤,谁还敢拍脑袋?
有人担心今年秋老虎,别急,农科院早留后手。
“中蚕6号”刚审完,32℃还能扛,比老品种多给7到10天窗口。11月15号以后播,结荚率照样85%,粒大一圈,卖相直接升一级。
真拖到11月25号以后?
别硬刚,换“三白蚕豆”,120天超短周期,或者干脆春化品种等明年。
去年安徽老李不信邪,硬播老品种,年后收了一堆“蚕豆壳面膜”,哭都没地儿哭。
播种前,种子先泡25℃温水6小时,相当于给豆娃做SPA,出苗快一半。
拌种别再用老多菌灵,换成哈茨木霉菌+钼酸铵,根瘤早5天长出来,氮肥直接省三成。
地里也别光扒拉土,抓一把能捏成团,轻碰就散,含水量18-22%刚好。
顺手撒一层腐熟秸秆,3公斤/平,土壤像海绵,白天吸热,夜里慢慢放,小温差让豆苗少感冒。
今年暖冬概率高,黑色地膜提前备上,盖下去地温直降2-3℃,顺便压住草,省一遍除草剂钱。
出苗后,要是夜里还飙20℃,赶紧喷5%磷酸二氢钾,给豆苗“喝功能饮料”,抗寒性嗖嗖涨。
最后提醒一句:别在路灯旁边种。
蚕豆要“睡觉”,每天得10小时纯黑。
隔壁村小广场新装LED,照得地里像演唱会,去年成片不开花,专家一查——光污染,哭都来不及。
一句话,听土的,听芯片的,别听“我觉得”。
播期错过,来年豆价再高,也跟你没半毛钱关系。
来源:刀锋斩月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