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知道吗?解剖广西地形后就会发现,进入越南非常难。历史上越南曾是我国的一部分,然而纵然广西与越南拥有数百公里的国境线。自宋初越南成功独立后,宋朝以后的中原王朝始终没有再次将红河三角洲以北的大片越南土地纳入中原版图。即便是强如唐朝,盛如明朝,对越南的统治也往往是
你知道吗?解剖广西地形后就会发现,进入越南非常难。历史上越南曾是我国的一部分,然而纵然广西与越南拥有数百公里的国境线。自宋初越南成功独立后,宋朝以后的中原王朝始终没有再次将红河三角洲以北的大片越南土地纳入中原版图。即便是强如唐朝,盛如明朝,对越南的统治也往往是收复没多久又再次失去。很多人都认为这是政治选择或者文化原因,其实真相就藏在广西的地理地形之中。广西的地形,才是中原王朝最终放弃这片土地的真正原因。
广西的地形有多复杂
广西地处我国南部,西南与越南为邻,国境线约为696公里,其他陆地分别与我国广东,湖南,贵州,云南为邻。南邻北部湾,与海南隔海相望。提到广西的地形,很多人都会归纳为南方丘陵。
实际上广西的地形要复杂的多,在整体地貌上,广西处在中国地势第二台阶中的云贵高原东南部边缘地带,两广丘陵的西部,整体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的特点。虽然广西的地貌,呈现山地丘陵性盆地,但盆地大小相错,山系呈弧形,且层层相套,丘陵又错综复杂。
比如广西西南部就是有名的十万大山,绵延近两百多公里,平均海拔在一千米以上。山高林密的地形,让十万大山瘴气弥漫。在古代,军队穿越此地往往因瘴气弥漫而疫病频发,导致损兵折将极为严重。
广西西部,与越南毗邻的地方,则紧贴着云贵高原。海拔从一千五百多米,骤降至越南北部的两百多米。形成巨大落差的同时,也带来深切河谷。红水河等江河水流穿行峡谷之中时,两岸基本都是悬崖峭壁。只能通过藤桥,栈道勉强通行,不利于展开大军,兵力优势难以体现和发挥。
此外广西还拥有丰富的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带来密布的溶洞,地下河以及峰林,这些地形犹如天然迷宫,行军途中稍不注意就有可能迷失方向。虽然有丰富的水资源,但多是地下暗河,难以采取补给。到了雨季时,水量增多,导致山洪爆发,旱季时又溪流干涸。后勤补给也因此极为困难。
因此想要从广西走陆地进出越南,只能通过山地丘陵间的古道,但危机也常伴左右。
中原王朝为何放弃越南
翻开历史,查阅地理地图就会发现,古代中原王朝的军队进出越南,走陆地的话,主要通过三条路线。第一条是邕州-谅山道,即现在的南宁-友谊关。虽然这条路线是三条中最短的一条,但需要大青山与友谊关峡谷。关口狭窄,易守难攻。越南过去曾在此设立重兵。一旦切断后勤补给,南下大军将成孤军,难以在深山中脱身。
第二条路线是桂林-河内道,需要翻越越城岭,海洋山,穿越漓江,桂江水系。不但水路曲折,而且陆地多瘴气。唐朝蒸发南诏,即包含今日越南北部,10大军经此处全军覆没。
第三条路线则是走云南-河江道,经文山进入越南。虽然避开了广西主要屏障。但是需要翻越哀牢山余脉,不但路途远,道路也更加荒僻。明朝就通过这条路线征服安南。但因为补给困难,只维持了数年就撤销了。
综合来说,三条路线仅能支撑征服越南北部。但是无力支撑长期驻军,以及对越南的有效统治。
所以即便历史上,中原王朝从秦朝开始,历经汉朝,即便宋朝时期越南北部独立后,明朝也曾设立交趾布政使司,但后来要么失败要么放弃。原因就在于中原王朝无法在陆地,克服广西与越南交界地带的地形,建立可持续且有效的后勤体系。再加上派遣官员水土不服,最终选择接受越南的朝贡,册封其藩属,而不纳入实际统治。
来源:俗人科普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