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葬礼现场盖国旗,多位大佬现身,捧遗像的年轻人身份引猜测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24 17:22 2

摘要:10月24日上午9点,杨振宁先生的追悼会如期而至,在八宝山殡仪馆这个庄严肃穆的地方,无数人都赶来送他最后一程。

文 | 林轻吟

编辑 | 林轻吟

10月24日上午9点,杨振宁先生的追悼会如期而至,在八宝山殡仪馆这个庄严肃穆的地方,无数人都赶来送他最后一程。

现场画面曝光才发现,不仅是当地的市民,就连很多行业内的大佬都来了,因为人太多,不少交警都被安排过去组织秩序。

大多数人都穿着深色的衣服,放眼望去就像是一片流动的深色水源,大家人手一份杨振宁先生的简介,沉默的跟随人群移动。

很多人还没有亲眼看杨振宁先生最后一眼,就已经难掩泪水,默默哽咽起来。

前去吊唁的人,有不少都曾是杨振宁的学生和同事,估计随意拎出来一个,都是教授级别的人物,可见杨振宁先生的影响力有多大。

他们有的来自清华北大、有的来自中科院,还有的来自各地的高校,现场还有不少记者,就接连采访到了很多重量级人物。

清华大学的教授汤家豪,已经和杨振宁先生认识了四十多年了,他直言在他心中,杨振宁就是继牛顿和爱因斯坦后,最伟大的人。

还有北大原常务副校长王义遒,如今都已经93岁高龄了,硬是要家人搀扶着,送杨振宁最后一程。

这位老人家可不是简单的人物,我国的第一台原子钟,就是由他主持研制的,他同样是一位优秀的物理学家,现场还有不少他的粉丝。

另一位钢琴界的泰斗级人物刘诗昆,也专程跨越多个城市赶来送别,他如今也是八十六岁的高龄了,明显已经腿脚不便,却不愿意错过送别朋友的这一刻。

私下里杨振宁和他交往甚密,俩人之前就一起参加过活动,翁帆还和他同台演奏过音乐。

而那些无法赶来的大佬们,也纷纷送上了花圈寄托哀思,作家莫言写了“大师归去,高见永存”这样的诗句悼念。

此外香港行政长官李家超也送上了花圈,并以“望重斗山”来感念杨振宁先生所做的一切。

杨振宁的家属也都在现场齐齐的站成了一排,但是没想到手捧杨振宁遗像的人是一个小辈。

他神情严肃,双手郑重的捧着杨振宁的遗像,一路从外面走到了会场中心,后面几个人高马大的小伙子,抬着杨先生的遗体,周围还有不少记录的人。

看这位小伙子的年纪,估计也就三十岁左右,他的站位是在杨振宁儿子杨光宇旁边,不少网友都猜测,他估计是杨振宁的孙子。

而他的旁边也有着几个年轻的面孔,有男有女,估计都是家里的小辈,放眼望去,最熟悉的就是杨振宁的弟媳谭茀芸和翁帆了。

谭茀芸站在第三位,她是杨振宁弟弟杨振汉的妻子,曾经担任过全国妇联副主席,微微垂着头表情很肃穆。

而站在首位的翁帆,看着状态就不是很好了,她面容苍白,眼睛明显红肿了,估计私下里不知道哭了多少次。

整个送别过程,她的神情都透露着哀伤,估计这段时间都一直处于这样的状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恢复过来。

一批批的人都有条不紊的进入场馆之内,面对杨振宁的遗体,深深的鞠了一躬。

画面中,杨振宁就安静的躺在中间,周围围绕着各种绿植,寓意松柏长青。

他身上还披着五星红旗,真正看到这一幕,大家才终于有了杨振宁先生已经离世的实感。

作为能和牛顿、居里夫人这样的名人相媲美的杰出人物,大家能够在生前见到他,真的是非常幸运的了。

杨振宁先生是无数人的精神领袖,他的离世对于整个国家乃至科学界来说,都是一项重大的损失。

还记得前段时间,他还参加了自己103岁的生日宴,大家都感慨他的身体好,没想到这才过去多久,一切都不一样了。

杨振宁最喜爱的学生葛墨林透露,他已经有一个月都身体不佳,状态危急了。

虽然很遗憾,但是杨振宁103岁高龄也是值得高兴的事情,他的一生都渲染着传奇的色彩,即便他故去,可这世上仍旧有无数人将他铭记于心。

告别式举行的当天,清华大学也对外宣布了一项重大的决定,正式启用了杨振宁书屋,以及档案资料库。

希望杨振宁精神能够永远传播下去,让更多的学生受到他的感染,为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

犹记得杨振宁读研期间,还曾因为笨手笨脚的遭同学们调侃,说“哪里有爆炸,哪里就有杨振宁”。

杨振宁先生也自嘲,他动手能力不行,可那时候他真的意气风发,令人敬佩,即便过去那么多年,杨振宁已经年老色衰,可他仍旧有一颗很有趣的灵魂。

也正是这样的灵魂,吸引了翁帆的关注,让她义无反顾的站在杨振宁身边,照顾着他的生活。

杨振宁先生其实也是幸运的,他早年虽然经历过战争,一家人颠沛流离,却也因为父母的庇佑,没有吃太多的苦。

后来他走上物理这条路,年仅35岁就拿到了享誉世界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与第一任妻子杜致礼恩爱和谐了一辈子,三个孩子也都被教育成材。

晚年又有年轻鲜活的翁帆陪在他身边,杨振宁自己都感慨,他的一生真的很幸运,希望他的学术成就能够激发更多的人,也希望他能一路走好。

来源:林轻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