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66年6月10日这天,就读于北京戏剧专科学校表演系的徐丫丫,和全班同学正在中央电视台演播厅录制节目:“工农兵,心最红,革命路上打先锋……”水银灯下,歌声嘹亮,动作整齐。他们充满激情。这首歌,是他们临时学会的,徐丫丫还为这组革命歌曲打联唱写了串词。
谁在他们疯狂燃烧的青春之火上浇了一桶油?命运,注定他们成为灰烬。
1966年6月10日这天,就读于北京戏剧专科学校表演系的徐丫丫,和全班同学正在中央电视台演播厅录制节目:“工农兵,心最红,革命路上打先锋……”水银灯下,歌声嘹亮,动作整齐。他们充满激情。这首歌,是他们临时学会的,徐丫丫还为这组革命歌曲打联唱写了串词。
革命了!从那时候起,徐丫丫他们整天喊着一句口号:彻底占领革命舞台!天下者,乃我们的天下;国家者,乃我们的国家,我们不来占领谁占领?我们要建设一个红彤彤的新世界。可是,那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他们并不知道。
其实,此时,徐丫丫他们的革命行动已经落后了。全北京的学生都动起来了。5月29日,老一批红卫兵成立的时候,他们居然还不知道!艺术学校比普通学校总是行动慢半拍,这局面令徐丫丫他们感到愧疚。
不!徐丫丫振臂一呼:“我们绝不甘落后!”
听说地质学院附中的学生们第二天要开会,徐丫丫他们马上决定:去取经。革命,就是要雷厉风行,说干就干。可是也有困难,当时他们只是学生,调车来接送是不现实的,地质学院附中离北京戏剧专科学校很远,骑自行车倒是可以勉强借一辆,可徐丫丫又不会骑。有同学自告奋勇说要给她当教练。对!马上学。临上阵磨刀还真是挺管事,她竟然在一晚上之间奇迹般地学会了骑自行车。
第二天,天蒙蒙亮,徐丫丫一行人马便骑着自行车赶到了地质学院附中,参加了一个忆苦思甜大会。
会上,徐丫丫声泪俱下的发言,使全场震惊。海淀区的红卫兵这才知道宣武区还有一个戏剧学校,这个学校有一群热血青年,他们是革命干部子弟,他们热烈地想要参加革命。
在徐丫丫他们学校里,干部子女和工农兵出身的子女极少。多半是梨园世家,或者是出身不好的家庭,还有知识分子家庭的。自然,在这个环境里,徐丫丫他们理所当然地要“革命”,要主宰这个学校。
徐丫丫他们决定8月3日在学校里正式成立“红卫兵”。消息传开,群情振奋。头天晚上,他们都沉浸在一片激动之中。做着各种各样的准备工作。
突然,有人喊徐丫丫去接电话。一听,是北大附中红卫兵头头彭晓蒙。她要求明天来参加戏剧专科学校的红卫兵成立大会。
那时,彭晓蒙可是北京市红卫兵里赫赫有名的、干革命最早、也闹得声势最大的一位红卫兵领袖。
当时,徐丫丫便把几个头头聚在一起商量了一下,觉得他们应该自己干革命,用不着外边的人来干扰。于是便在电话里拒绝了彭晓蒙的要求。
徐丫丫在电话里解释了半个小时,说得口干舌燥,可彭晓蒙还是一句话,要来。
8月3日,北大附中的红卫兵果然是来了,冲击了徐丫丫他们的会场,打人、骂人都发生了。这时徐丫丫才感觉到艺术院校的革命实在是太文雅了,连骂人、打人都感到惊奇哩!
徐丫丫他们作为较早接受毛主席检阅的一批老红卫兵,1966年8月18日,他们唱着歌,打着竹板,通过天安门广场。他们的队伍很艺术,唱歌的节奏感强还加着快板。口号喊得又洪亮,特别神气,太有劲了!那时,徐丫丫他们感觉到无拘无束,天天都像过节日。
后来,周恩来总理提出设立一个红卫兵联络站,由解放军、机关干部、红卫兵一起来协调各方面事宜。
联络站设在劳动人民文化宫,那时,徐丫丫也被调到联络站工作。有了接近周恩来总理的机会。
其实,徐丫丫在很小的时候,就见过周总理。她曾参加过一次周总理为他收养的一个女儿组织的生日晚会。
那天,徐丫丫穿上自己最漂亮的衣服,她妈妈特意在她的辫子上扎上一条蓝色的丝带,配上她粉红色的连衣裙,走起路来飘飘荡荡,好像是一只花蝴蝶。
一辆红色的小轿车把徐丫丫带到一块很大的绿色草坪上。这里有一排排宝塔一样的松树。白的,红的,黄的、紫色的各种颜色的花朵都开放了,像是一个童话的世界。小朋友们一起吃蛋糕,吃冰激凌,喝汽水。那“冰激凌”真甜,真好吃,徐丫丫连吃了好几块。真是快乐极了,一不小心,她把一件玩具给弄坏了,就自己一个人坐在草坪上认真地修理起玩具来。
忽然,徐丫丫觉得身后有人在看她。她一回头,看见一张慈祥的脸,笑眯眯的,好熟悉的一张脸,可他是谁呢?
“我叫丫丫。你是谁?叫什么名字?”
徐丫丫这一问,周围的人全都笑了。一个阿姨告诉她:“这就是周总理,周伯伯呀!”
噢,这就是人们常常谈起的周总理。他慈祥的笑容从此就深深地印在徐丫丫的心里。
红卫兵联络站的生活比较艰苦,徐丫丫每天吃咸菜,喝白开水,啃干烧饼。可心里非常踏实,她忽然觉得自己长大了,成熟了,像个国家干部了。每当她接待一批批红卫兵,处理各种矛盾,她就觉得自己像电影里那位波罗的海舰队里的女政委。就在这个时候,她又一次见到了周总理。
“你们在干革命,人家(指出身不好的)没事干,在翻小人书,他们心里该有多难过啊!”——周恩来
这是当时总理讲得最有名的一段话。
1966年9月2日,周恩来总理在政协礼堂接见红卫兵代表。
大家递了许多条,提出许多问题,希望总理能讲一讲。徐丫丫也递上去一张纸条。
一叠纸条,总理拿在手上,他一张一张地翻阅着,当翻到徐丫丫的那张时,他停下来说:“徐战士同志。”
徐丫丫一愣,“徐战士?”可能是她的字写得太草,导致周总理把“红”字认成“士”字了。
“徐战士提出的十大矛盾不错,”周总理说,“今天,我就按照这个来讲。其他人的问题我就不一一回答了。这个十大矛盾概括得好!”
这些矛盾是指,北京红卫兵与外地红卫兵的矛盾;全国运动发展不平衡的矛盾等等。
当时,有许多提问是非常幼稚的。比如有人提出应该是红灯前进,绿灯停止。红卫兵不能同意革命的“红色”代表停止。
周总理很细微地讲了红灯、绿灯的科学原理,就像给一群中学生讲物理常识。
周总理已经很疲惫了。他说:我很忙,从早晨到现在已经十一点钟了,很多同学都打瞌睡了,我就不讲了。
大家多希望再听听总理讲话,可又怕他太累,希望他早早休息。
那天,徐丫丫一直与总理坐在一起。
当徐丫丫递上条子时,周总理说:“徐战士同志请上来。”所以她就上台来了。从始至终与总理并排坐在主席台上,很亲近、很随便,心里也非常松弛,就像当年她坐在草地上修理玩具时总理站在她身旁一样。周总理把“麦克”递给她,她挺客气地又让给总理。她大声地朗读了她的“十大矛盾”。
周总理一一作了解答。在有关各路红卫兵的分歧问题上,总理说:
“毛泽东思想像汪洋大海,青年人的思想如同各条河流,最后各种思想的源流都要回到汪洋大海之中的……”
这句话对当时红卫兵的唯我独闯的思想是很好的教育。
徐丫丫是搞艺术的,很懂得灯光效果。周总理面前的灯光特别亮,在背后,打上一道逆光。那简直如同一道光环,太神圣了,太洁净了,几乎使徐丫丫感到那光不是从舞台上投射下来的,而是周总理自身放射出的光芒。她坐在周总理的身边,就像在老师、朋友、或自己的亲人身边一样。尽管,徐丫丫清楚地知道,他是一位伟人,在中国的政坛举足轻重。
后来,有人对徐丫丫说:“毛主席给宋彬彬改名字叫‘要武’了,周总理也给你改成了‘徐战士’,以后你就叫徐战士吧!”
徐丫丫没同意。她想这不是一回事,周总理只是读错了她的名字。要知道,那时,她已经17岁半了!
以后,总理又在人民大会堂接见过徐丫丫他们。为了和他们谈话更亲切一些,周总理让人把主席台的椅子撤下来,和他们坐在一起。
结束时,周总理要和大家一起合影留念。那时,徐丫丫挺不客气,跑到最前面去和周总理挤在一起。
这张照片被徐丫丫一直珍藏着。那是她梦幻曲中最华丽的一个乐章!一代伟人离去,他的音容笑貌却留下来,成了人们心中永恒的纪念。
来源:古音风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