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富豪涌入新加坡,3700万豪宅抢破头,售价刷新亚洲纪录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4 17:12 1

摘要:3700万美元能买什么?在纽约曼哈顿“亿万富翁大道”,能拿下一套4500平方英尺的江景豪宅,在伦敦肯辛顿,可入手一套带花园的独栋别墅。

文 | 金锐点

编辑 | 金锐点

3700万美元能买什么?在纽约曼哈顿“亿万富翁大道”,能拿下一套4500平方英尺的江景豪宅,在伦敦肯辛顿,可入手一套带花园的独栋别墅。

但在新加坡,这笔钱只够拿下“天空之水”的一套顶层复式,而且还得靠“抢”。

去年这套豪宅以4730万新元成交时,直接把新加坡豪宅纪录抬升了近20%,今年6月55层的五居室公寓再以3087万新元售出,连续两次让纽约豪宅在它面前成了“性价比选项”。

这栋305米高的摩天楼既非历史遗产,也非王室府邸,为何能成为亚洲顶级富豪的“必争之地”?

“天空之水”的底气,首先来自无可复制的地段基因。

它恰好卡在新加坡市中心与滨海湾的交界处,这里是中央商务区的“心脏”,也是政府划定的长期保护升级核心区。

站在弧形落地玻璃前,脚下是新加坡F1大奖赛赛道的蜿蜒曲线,抬眼可见滨海湾金沙的船型屋顶与滨海花园的超级树交相辉映。

步行10分钟范围内,既有Chijmes的殖民风格建筑,也有Suntec City的现代商圈,驱车几分钟就能抵达乌节路的奢侈品门店集群。

更关键的是,它紧邻“南部滨海大都会”改造工程,这个新加坡近年最大的城市更新项目,正让周边区域价值以每年8%的速度递增。

地下通道直接连通丹戎巴葛地铁站,步行五分钟可达Prince Edward Road与Shenton Way两个站点,这种“地铁入户”的配置在新加坡核心区本就罕见。

更贴心的是车辆进出系统,专属入口直接连接地下车库,全程无需经过公共区域,连停车都实现了“零暴露”,对于注重隐私的富豪而言,这种设计比镀金大门更有吸引力。

周边的保留店屋虽也主打高端定位,但仅能做到“步行可达地铁”,对比之下高下立判。

如果说地段是“天空之水”的骨架,那设计与配置就是它的血肉,而且每一寸都透着“顶配”标签。

操刀设计的是斯基德莫尔、欧文斯与梅里尔事务所,这个打造过纽约世贸中心一号大楼的团队,这次把“城市竹林”的灵感搬进了新加坡天际线。

整栋楼的外立面用陶土与工程竹材拼接出竖向线条,远远望去像一片拔地而起的竹林,既避开了摩天楼常见的冰冷感,又暗合东方美学中的“君子之风”。

这种生物亲和设计可不是噱头,施工时保留了原始建筑的地基与基础设施,单这一项就减少了30%的碳排放。

外立面的低排放幕墙能自动调节采光与通风,哪怕在新加坡的酷暑天,也能减少40%的空调能耗。

走进内部,215套住宅分布在27至63层,从2217平方英尺的三居室到18794平方英尺的空中别墅。

每种户型都标配两部高速私人电梯,这意味着哪怕是最小的户型,也能享受“电梯入户”的待遇。

32层的空中会所藏着惊喜,200米高的无边泳池与滨海湾金沙酒店的标志性泳池齐平。

趴在池边既能俯瞰南中国海的粼粼波光,又能平视城市天际线,这种“漂浮感”是地面豪宅永远无法复制的体验。

更贴心的是46层的空中酒吧与共享办公区,商务宴请不必辗转场地,朋友小聚无需担心隐私,真正实现了“一栋楼搞定所有需求”。

楼内的六星级酒店更是点睛之笔,11间超级豪华总统套房占据24至26层,专供住户的贵宾使用。

想象一下,招待生意伙伴不必预订外部酒店,一个电话就能安排同楼的总统套房,既显诚意又保私密。

酒店还配套了私人餐饮与顶级名品购物区,从定制西装到限量版腕表,足不出楼就能完成高端消费。

这种“住宅、酒店、商业”的一体化配置,在新加坡豪宅中极为罕见。

即便是以“前卫”著称的翠城新景,也仅能做到“住宅+公共花园”的组合,吉宝湾映水苑虽有海滨景观,却缺乏内置的高端商业配套。

富豪们疯抢“天空之水”,本质上是在抢购一种“稀缺性资产”,国际地产咨询机构Altrata的报告早就预警。

到2030年,全球亿万富豪数量将激增三分之一,而新加坡的豪宅供应却在逐年收紧。

核心中央区的非有地私宅成交量去年同比下跌20.7%,但价格反而微涨3%,供需失衡的趋势非常明显。

“天空之水”的8套顶层复式从28层延伸至63层,这种“跨层复式”在新加坡是“独一份”,仅这一稀缺性就足以让富豪们争相入局。

更关键的是它的投资属性,去年成交的顶层复式尺价达6100新元,远超丽嘉豪庭的5397新元/平方英尺,即便对比乌节路9389万新元的优质洋房,其“每平方英尺价值”也更具优势。

安全性是另一个隐形加分项,在全球地缘政治波动加剧的当下,新加坡连续12年被评为“全球最安全的投资地”,这种“确定性”比高收益更让富豪安心。

“天空之水”的开发商百利控股深谙此道,作为一家深耕医疗与地产的综合企业,其在新加坡打造的项目向来以“安全系数高”著称。

从地下车库的24小时监控到住户专属的生物识别系统,每一处设计都在强化“安全壁垒”。

对比之下,纽约的豪宅虽也主打高端,但近年频发的治安事件让富豪们心存顾虑,这也是33 Park Row的五居室复式仅售1950万美元,却远不如“天空之水”抢手的核心原因。

而这栋“天价豪宅”还藏着环保野心,10万平方英尺的绿化面积相当于1.7个足球场,种植了400多棵树和170种植物,从空中草药花园到地面的生态走廊,真正把“空中森林”搬进了市中心。

这些植物可不是随意搭配的,开发商挑选了能吸附PM2.5的琴叶榕、能释放负氧离子的散尾葵,甚至还在茶室旁种了可食用的香草,住户泡茶时随手采摘,既环保又具生活气息。

这一切都是为了冲击新加坡建筑与建设局的“绿标铂金认证”,这个亚洲顶尖的环保标准要求建筑节能55%以上,目前全新加坡仅有不到15%的建筑能达标。

对于新加坡而言,“天空之水”的意义早已超越一栋豪宅,它是305米高的“天际线地标”,终结了国浩大厦284米的高度纪录,成为新加坡首座超300米的摩天楼。

它是“城市更新的样本”,用生物亲和设计改写了超高层“高能耗”的刻板印象,它更是“全球财富的磁石”,用一套套天价成交的房产,证明了新加坡在全球高端地产市场的分量。

当最后一缕阳光透过弧形玻璃洒在18794平方英尺的空中别墅里,南中国海的余晖与城市灯光交相辉映。

此刻你会明白,富豪们抢的从来不是一套房子,而是地段的稀缺性、设计的独特性、安全的确定性,以及未来的升值潜力。

在这个不确定性加剧的世界里,“天空之水”或许就是最稳妥的“财富压舱石”。

来源:沧海旅行家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