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23日,三星电子正式发布了搭载安卓XR平台的混合现实头显Galaxy XR,定价1799美元,直接向苹果3499美元的Vision Pro发起挑战。
10月23日,三星电子正式发布了搭载安卓XR平台的混合现实头显Galaxy XR,定价1799美元,直接向苹果3499美元的Vision Pro发起挑战。
这款设备的诞生,标志着三星、谷歌和高通组成的“铁三角”正式向XR市场发力。
谷歌XR负责人Shahram Izadi与高通XR和空间计算业务负责人Ziad Asghar罕见地共同现身三星发布会现场,凸显了三家巨头对此次合作的重视程度。
这一联盟的结合并非偶然,而是面对XR市场巨大潜力与苹果强势入局的必然选择。
Galaxy XR选择了一条与苹果Vision Pro不同的产品定义路径。
在保持高性能的同时,三星将设备的重量控制在了545克(安装前额遮光罩后),相比苹果Vision Pro的600-650克有明显减轻。
显示技术一直是XR设备的核心。
三星Galaxy XR搭载的Micro OLED显示屏拥有2900万像素,分辨率达到3552×3840,这一数据比苹果Vision Pro多出600万像素。
然而,苹果在刷新率方面仍保持优势,Vision Pro最高可达120Hz,而Galaxy XR最高支持90Hz。
在芯片选择上,三星没有像苹果那样采用自研芯片,而是搭载了高通骁龙XR2+第二代头显芯片。
据官方数据,这款芯片的CPU性能较前代提高20%,GPU性能提高15%。
苹果则依靠自家的M5芯片和R1协处理器,在软硬件协同优化上可能更具优势。
摄像头和传感器配置方面,两款设备都堪称豪华。
Galaxy XR配备了两个高分辨率穿透式摄像头、六个世界追踪摄像头和四个眼动追踪摄像头,以及一个深度传感器。
苹果Vision Pro则列出了两个主摄像头、六个世界追踪摄像头、四个眼动追踪摄像头、一个TrueDepth摄像头和一个LiDAR扫描仪。
电池续航上,Galaxy XR提供了2小时的一般使用时间和2.5小时的视频播放时间,而Vision Pro M5则提供2.5小时的一般使用和3小时的视频播放。
虽然三星略逊一筹,但考虑到重量和价格的平衡,这一差距可能被消费者接受。
Galaxy XR是首款搭载安卓XR平台的头显设备,这不仅是三星的胜利,更是谷歌在XR领域迈出的关键一步。
安卓XR平台的亮相,标志着谷歌正式加入了与苹果visionOS的操作系统竞争。
与苹果封闭的生态系统不同,谷歌采取了更加开放的策略。
安卓XR平台旨在为Android应用提供向XR环境迁移的便捷路径。
谷歌通过Jetpack XR SDK等工具,帮助开发者将现有应用适配到XR环境,降低了开发门槛。
内容生态方面,三星明确表示Galaxy XR拥有奈飞和谷歌YouTube两大内容应用合作伙伴。
此外,三星头显能够调用AI能力将2D流媒体和本地视频“空间化”,为视频增添深度感从而增加身临其境的沉浸体验。
为促进设备销售,三星与谷歌还推出了名为“探索者礼包”的数字内容套餐。
套餐涵盖12个月的Google AI Pro订阅、YouTube Premium、Google Play Pass以及3个月每月仅需1美元的YouTube TV订阅。
这些首发礼包的市场价值超过1000美元,清晰展现了三星与谷歌正面挑战苹果的野心。
苹果则依靠其庞大的iOS开发者社群和统一的生态系统,为Vision Pro打造了专属的visionOS和应用商店。
虽然苹果在开发者数量上占优,但谷歌的开放策略可能会吸引更多中长尾应用的支持。
AI功能是Galaxy XR区别于其他XR设备的核心竞争力。
三星在发布会上反复强调这款头显具备的AI功能,特别是与谷歌Gemini的深度整合。
启用基于谷歌Gemini live功能的AI功能后,用户能够与人工智能分享视野中的所有事物,包括外部影像和系统内部运行中的应用和视频,并与AI进行实时交互。
现场演示中,戴上头显的用户可以用手指在现实世界中的物体(或屏幕上任何内容)周围画一个圆圈,就能调出相关信息,某些情况下还会显示购物页面。
这一“圈选”功能展现了Gemini AI在视觉识别和实时信息处理方面的能力。
在观看体育赛事直播和打游戏时,用户可以实时询问AI任何与眼前内容有关的问题,例如“这个游戏怎么玩”。
这种交互模式远远超越了传统XR设备的边界,为用户提供了真正的智能伴侣。
高通公司也在积极推动AI与XR的融合。
据高通在2025全球元宇宙大会上透露,生成式AI与XR的融合正为整个产业注入强劲动力。
AR智能眼镜能够将AI体验具象化,充分发挥多模态能力,实现虚实的深度融合。
VR/MR设备则能够借助生成式AI自动生成沉浸式3D内容,突破内容供给瓶颈。
苹果在AI与XR结合方面相对谨慎,虽然其在今年6月发布了Apple Intelligence,但尚未展示出与XR设备的深度整合。
这可能是三星Galaxy XR在短期内的一个差异化优势。
根据恒州诚思调研统计,2024年全球XR平台市场规模约163.7亿元,预计未来将保持平稳增长,到2031年市场规模将接近223.9亿元。
这一数据表明,XR市场仍处于早期阶段,但增长潜力巨大。
目前XR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包括Apple、Microsoft、Google、Meta、Qualcomm等科技巨头。
三星Galaxy XR的加入,将进一步加剧这一市场的竞争,特别是在高端MR设备领域。
IDC数据显示,2025至2026年,VR与MR市场预计将实现89%的增长。
这充分说明,XR作为新一代计算平台,正在为个人智能终端开辟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在市场策略上,不同厂商选择了不同的路径。
Meta以约80%的市场份额在VR头显行业占据主导地位,苹果则凭借Vision Pro占据高端市场。
三星Galaxy XR以1799美元的定价,试图在苹果的高价和Meta的平价策略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价格无疑是三星挑战苹果的重要武器。
Galaxy XR的1799美元定价,几乎是苹果Vision Pro(3499美元)的一半。
这一价格策略与三星在智能手机市场挑战苹果的策略如出一辙。
谷歌XR负责人Shahram Izadi表示,合作伙伴们制定这样的价格是为了“尽可能让更多人负担得起”。
这一定位反映了安卓阵营在XR市场的一贯策略,通过更具竞争力的价格获取用户,再通过软件和服务实现盈利。
随着三星Galaxy XR的发布,AI与XR的融合正在加速。
高通公司认为,AI、XR与先进连接技术的融合,为打造跨终端、个性化的空间计算体验带来了划时代的可能。
生成式AI的快速发展正为整个XR产业注入强劲动力。
据高通在2025全球元宇宙大会上的演示,工作人员通过MR设备输入简单文字指令“生成一个包含实验器材的虚拟实验室”,设备仅用数十秒便自动生成了细节丰富的3D虚拟场景。
这一技术突破将有效解决元宇宙生态中“硬件先行、内容滞后”的痛点,破解内容供给瓶颈。
从用户端来看,生成式AI自动生成3D内容的技术,将降低元宇宙场景搭建的门槛。
未来普通用户无需专业技术背景,只需通过简单指令,就能快速生成虚拟会议空间、游戏场景或教育培训环境。
从产业端来看,终端侧AI的深度适配则为元宇宙在垂直领域的落地扫清障碍。
此前XR设备对网络环境要求较高,在网络信号较弱的工业厂区、偏远医疗站点等场景难以应用。
终端侧AI让设备可独立完成算力密集型任务,大大拓展了XR设备的应用场景。
在医疗领域,医生通过MR设备可实时获取AI辅助生成的3D病理模型,无需依赖云端传输,提升诊断效率与安全性。
在教育领域,教师可根据课程需求生成3D知识点模型,提升教学效果。
这些应用场景的落地,将推动XR技术从娱乐消费向产业应用转型。
三星Galaxy XR的发布,不仅是一款新设备的问世,更是XR市场从单打独斗走向生态竞争的标志。
三星、谷歌和高通的“铁三角”组合,正面挑战苹果的封闭生态和Meta的社交生态,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
随着AI与XR技术的加速融合,这场关乎下一代计算平台的竞争才刚刚开始。
谷歌XR负责人Shahram Izadi的展望或许最能概括这一趋势:
“我们正在重新定义人机互动的方式。目前只是第一步,未来还会有更多形态的设备出现。”
来源:知识分子李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