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兰娟院士指导:胃癌早期信号很隐蔽,吃饭时一个细节就能察觉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24 14:47 2

摘要:再过几天,吃饭时胃口越来越差,吃几口就饱,嘴里还泛酸、打嗝。很多人一笑置之:“年纪大了,肠胃有点毛病正常。”但李兰娟院士提醒:这种小小的消化不良,可能正是胃癌敲门的声音。

筷子夹起一口饭送进嘴里,刚咀嚼两下,眉头一皱:怎么总感觉这顿饭没味道?不是菜淡,而是好像味觉出了点问题。

再过几天,吃饭时胃口越来越差,吃几口就饱,嘴里还泛酸、打嗝。很多人一笑置之:“年纪大了,肠胃有点毛病正常。”但李兰娟院士提醒:这种小小的消化不良,可能正是胃癌敲门的声音

中国每年新发胃癌病例超过40万例,几乎每分钟就有一个人被确诊。更让人揪心的是,大多数患者一发现就是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为什么?因为它早期太安静,安静到像个在厨房偷吃的贼,一点动静都没有。

人上了年纪,饭量变小正常,可总是吃两口就撑,甚至看到饭就反胃,这就得打个问号了。这种“莫名其妙的饱”,在医学上有个词,叫早饱感

早饱感可不是“减肥成功”的喜讯,而是胃部出现病变,空间变小或蠕动功能下降的可能信号。尤其是那种饭还没吃几口,胃就像被塞了个气球,胀得慌,甚至有点恶心——这时候如果你还在安慰自己“最近吃得清淡,胃变小了”,那可真是给病魔递梯子。

李兰娟院士曾多次强调,胃癌早期的症状非常隐蔽,但绝不是无迹可寻。比如饭后老是打嗝、泛酸、胃部钝痛,甚至只是平时喜欢的饭菜突然变得索然无味,都可能是胃黏膜被癌细胞“偷偷摸走了一块”。

问题是这些症状太家常,像极了普通胃炎、消化不良,甚至有些人觉得是“天气变化”惹的祸。等到真正疼得起不来床,胃口全无,才发现癌细胞早已安营扎寨。

有人总觉得胃癌是“吃不好”引起的,其实这锅,吃饭时间不规律、长期吃腌制食品、爱喝浓汤热茶、吸烟喝酒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但最致命的,是“有症状不当回事”。

一个中年人,每次吃饭都觉得胀气、嗳气,半夜还总胃疼,觉得自己“老胃病”犯了。就这样拖着,拖了整整一年。最后一查,胃癌晚期,连手术机会都没有。

胃癌不是一天长成的,它喜欢在你最不注意的时候偷偷发展,尤其爱搭“幽门螺杆菌”的顺风车。这个细菌,简直就是胃部的“黑心房东”,寄生在胃里,慢慢破坏胃黏膜,引起慢性炎症、溃疡,最后滑向癌变。

你可能没听说过它,但它在中国的存在感可一点都不低,超过一半的中国人感染过幽门螺杆菌。这玩意儿不会自动消失,也不是靠“喝点温水”能解决的。感染后不查不治,就是给胃癌递了张邀请函。

别觉得吓人,这不是危言耸听。李兰娟院士曾公开表示:胃癌早期发现,五年生存率可高达九成以上;晚期再发现,往往就不到三成了。

换句话说,差的不是治疗技术,而是你发现得太晚了。问题是早期胃癌几乎不会剧烈疼痛,也不会吐血,它是那种“温水煮青蛙”的类型,慢慢折腾你,等你意识到不对劲,它已经走到第三幕了。

很多人误以为癌症一定要“疼得要命”,其实胃癌在早期阶段只是“吃不香、胃发胀、体重下降”,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信号,如果总是反复出现,那就得警惕了。

特别是饭后老是感觉食物在胃里“堵住了”,反酸、打嗝、口臭加重,甚至大便颜色发黑,这些都不是“肠胃不舒服”能一概而论的。别再自我安慰“最近火气大”,因为火气再大也不会让你饭后一小时还打嗝。

其实身体早就给过提示,只不过你没当回事。很多胃癌患者回忆,早期都有一个共同点:吃饭不太顺。不是吃不下,就是吃完不舒服。

有的人会说:“我都五十多岁了,吃饭不顺很正常。”但问题是不顺到什么程度?如果一个月内体重莫名下降超过五斤,那就不是“代谢好”,而是胃正在出问题。

还有一种情况更隐蔽:饭后总感觉“卡喉”,像是东西没咽下去。其实这有可能是胃贲门处出现病变,影响了食物通行。再比如总是“反胃酸”,嗓子有灼烧感,以为是咽炎,其实是胃食管反流搞的鬼,背后可能也藏着胃癌的影子。

这些信号都不是“偶尔一次”,而是持续性、反复出现,这才是关键。如果你发现自己吃饭时总是“卡、胀、反酸”,别拖,去医院做个胃镜,是唯一能看清楚胃部情况的方式。

胃镜听着可怕,其实也就几分钟的事,不比一次洗牙复杂。很多人就是因为排斥检查,结果发现时已经错过黄金时间。一次胃镜,可能就是阻止癌症翻盘的关键一步。

有人说:“既然胃癌这么难防,那我岂不是天天活在恐惧里?”其实不必焦虑,真正要做的,是把身体的“反馈”当回事。吃饭不是机械动作,而是身体和你对话的时刻。

如果突然发现自己对油腻食物特别敏感,或者饭后腹胀明显加重,甚至上腹部有隐隐作痛,别总想着“吃点养胃粥就好了”。养胃不是靠粥,而是靠重视

中国的胃癌发病率之所以居高不下,一个重要原因是体检意识差。很多人宁可花上千块买保健品,也不愿花几百块做个胃镜。真正能救命的,不是保健品,而是早诊断、早发现

李兰娟院士曾在多个场合呼吁:高风险人群,尤其是四十岁以上、家族有胃癌史、长期胃病缠身的人群,建议每两年做一次胃镜检查。

胃癌不是洪水猛兽,它只是太擅长“隐身”,专挑你最放松的时候下手。你以为的“小毛病”,可能是它精心设计的“迷彩服”。

如果有一天,你吃着吃着饭突然发现,饭香不再,胃口全无,嘴里反酸泛恶,千万别再说“我最近吃太杂了”,而是该给自己一个交代:也许,是时候去看看胃了。

你不是被胃癌打败的,而是被自己的忽视打败的。

有没有在吃饭时遇到这些情况?说说你身边有没有这样“拖”出来的故事?

参考文献:

[1]李兰娟. 胃癌早期筛查及防控建议[J].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23, 38(12): 45-47.

[2]中国抗癌协会. 中国胃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2年版)[J]. 中华肿瘤杂志, 2022, 44(9): 841-855.

声明:以上症状均为胃癌可能出现的早期表现,非诊疗建议,内容仅供科普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本文所有内容均基于公开科学信息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不涉及任何商业推广。

来源:小医说健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