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操场上,不同民族的孩子们围坐一起朗诵诗歌、手拉手做游戏;课堂上,老师讲述民族团结的生动故事……青春的笑脸汇成最动人的风景,也折射出全州各族青少年心手相连、共向未来的生动图景。
操场上,不同民族的孩子们围坐一起朗诵诗歌、手拉手做游戏;课堂上,老师讲述民族团结的生动故事……青春的笑脸汇成最动人的风景,也折射出全州各族青少年心手相连、共向未来的生动图景。
近年来,临夏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着力构建多元活动载体,持续拓展青少年交流融合平台,促进各族青少年在共同学习、共同生活、共同劳动中增进理解、加深情感、共筑梦想。
以思想引领为先
——让团结的种子在课堂里生根发芽
思想引领是最深层的力量。临夏州各级各类学校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贯穿课堂学习、主题活动、社会实践等各环节,努力让共同体理念在青少年心中落地生根。
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
州委党校青年讲师团、省委统战部民族团结进步宣讲小分队、甘肃省社会主义学院等单位深入全州八县市学校,联合开展“石榴花开心相连·青春筑梦新时代”“共育团结花·临夏别样红”等系列宣讲活动,累计举办20余场,覆盖师生1.5万人次。讲师们以鲜活的事例、生动的语言,引导青少年从历史和现实中理解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深刻内涵。
全州中小学校普遍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网络答题、“石榴杯”演讲比赛与知识竞赛等主题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也增强了思想共识。各学校组织师生参观“牢记嘱托谱华章·感恩奋进铸辉煌”主题馆,引导青少年牢固树立“四个与共”“五个认同”的共同体理念。
和政县西关小学坚持将民族团结教育作为爱国主义和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形成“每月一主题、一活动”的常态机制;康乐县新治街小学则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和润文化”建设,实施“两润八同促”行动,从语言、教研、阅读、联唱、竞技、劳动、节庆等8个方面同步推进,让团结教育融入校园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这一做法成为省内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典型示范,获国家和省级好评。
以活动为桥梁
——让青春的心在互动中贴得更近
为使青少年在参与中感悟团结、在体验中增进情感,临夏州积极创新活动形式,推动团结教育从“课堂延伸”走向“生活融入”。
团州委、州教育局、州民委联合实施“石榴籽”工程,持续开展“河州少年手拉手·石榴花开新时代”主题系列活动,依托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 石榴花开新时代”微团课视频大赛、“石榴籽”文化研学、“石榴杯”有奖征文、特色课间操展演、“新时代好少年”评选等“十个一”活动。截至目前,全州共打造特色品牌活动185场次,形成了内容丰富、覆盖面广的育人体系。
读书分享活动
在全州22所学校设立的“石榴籽”工作室中,孩子们定期举办读书分享、书画展览、道德讲堂等活动,在文化交流中增进了解、凝聚友谊。全州还依托州彩陶馆、齐家文化博物馆、临夏世界地质公园、松鸣岩大中小学生劳动实践综合基地等平台,建立20个“红石榴同心营”,组建100名“小小石榴籽”讲解员,传播团结故事、传递民族情谊。
临夏市新华小学与白银区第十四小学联动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上一节思政课”跨区域研学活动,两校学生共同讲团结、唱中华,增进友谊、共长知识。“童语同音”工程的推进,更让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成为“心相通 情相融”的桥梁,为青少年交流融合注入新活力。
以研学为纽带
——让交往的足迹遍布山河
行走的课堂,最能启迪心灵。全州持续拓展校外实践空间,推出“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青少年文化场馆”“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进东西部协作地区”“进景区”等系列特色研学活动,让青少年在行走中认识祖国、在体验中深化认同。
河州少年手拉手·石榴花开新时代”青少年文化交流研学活动
围绕“千校万生赞家乡 数家珍 谈变化 感党恩”“游家乡 知家乡 爱临夏”等主题,全州累计组织各类研学、夏(冬)令营活动382批次8.8万人次。孩子们在参观红色遗址、体验传统工艺、走进民族村寨的过程中,深刻理解“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感悟“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共同体情感。
跨区域交流同样精彩。临夏市一中与济南市育英中学开展“泉河一家亲”研学活动,两地学生携手升旗、共同上课,互赠书信与纪念品;清华大学与甘肃兴华基金会联合在临夏县中学实施“同播石榴籽·共筑中国梦”项目,为34名高一学生提供连续3年、每年3000元的资助,帮助他们在求学路上逐梦前行。
在“结对帮扶·爱心甘肃”行动中,积石山县受灾地区36名青少年受邀赴张掖、嘉峪关、酒泉和敦煌,开展“与爱‘童’行 奔向未来”河西走廊研学活动,亲身感受丝绸之路的历史厚重与文化魅力。
同时,州上积极拓展“云交流”“云研学”新模式,通过网络视频、虚拟展馆等方式,让更多青少年打破时空限制,实现线上互动、共学共进,让“石榴籽”精神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机。
从课堂到社会,从本地到远方,一场场活动、一段段故事,正构成新时代临夏民族团结教育的生动注脚。如今,石榴花开满河州,各族青少年携手共学、共创、共进,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鲜活、最有力的见证者。正如一位少先队员在心得中写道:“我们不只是学习团结,而是在一起生活、一起成长——因为我们本来就是一家人。”
在临夏这片多彩的土地上,一颗颗“石榴籽”正紧紧相拥,开出团结之花、绽放青春之光。
记 者:马博文
编 辑:马少华
主 编:覃 霞 责编:马志涛
总监制:陈克义 监制:祁克荣
来源:民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