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届四中全会定调!农村要变样,种地、生活都有新奔头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24 14:47 2

摘要: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又给“三农”划了重点:“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这可不是纸上的话,而是接下来农村要落地的实在事——不管是种地的农民,还是想回农村发展的人,都能从中找到看得见的好处。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又给“三农”划了重点:“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这可不是纸上的话,而是接下来农村要落地的实在事——不管是种地的农民,还是想回农村发展的人,都能从中找到看得见的好处。

先说说种地这件事,现在政策往“让农民多赚钱”上使劲。全会提的“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今年已经有实打实的动作。就拿粮食来说,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工程正在推进,各地都在推广能提高产量的新技术。黑龙江海伦市的种粮大户王建国,今年种了200亩玉米,全用上了测土配方施肥和抗倒伏的新品种,加上无人机植保,亩产比去年多了180斤。他跟我算过账:玉米收购价每斤1.2元,光增产这部分就多赚4万多,再加上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种粮一次性补贴,一年下来比打工还划算。而且现在国家管得严,谁也不能乱占耕地,村里的高标准农田修了灌溉渠,就算天旱也不怕,“种粮心里越来越有底”。

不光是种粮食,搞特色农业的也有新机会。全会提推进农业强国建设,意思就是要让中国农业既有产量又有质量。山东寿光的蔬菜基地现在都快成“科技大棚”了:棚里装着传感器,温度、湿度超标了会自动报警,浇水施肥靠滴灌,连病虫害都能用AI识别。菜农刘梅种了5个西红柿大棚,以前每天得蹲在棚里看长势,现在用手机就能远程调控,还能通过电商平台直接对接超市,西红柿摘下来当天就能运到城里,比以前卖给批发商每斤多赚3毛钱。她说:“以前觉得种蔬菜累还不赚钱,现在靠科技,轻松多了,收入还翻了番。”

再看农村的生活,“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这句话正在变成现实。这两年各地都在搞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农村的环境和设施。浙江衢州柯城区的余东村里,以前的泥巴路改成了柏油路,家家户户门口都有垃圾桶,污水也统一处理,夏天再也闻不到臭味。村口建了文化广场,有健身器材,还有农家书屋,老人没事能跳广场舞,孩子放学能去看书。更方便的是,村里通了城乡公交,半小时就能到市区,快递点、便民超市、村卫生室都有,“现在在农村生活,跟城里没啥两样,还比城里空气好”,村民老周说。

这些变化背后,是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在“发力”。全会说要提高政策效能,现在补贴都直接打到农民卡上,不经过中间环节,谁也挪不走。云南普洱的茶农李娜,去年想更新制茶设备,手头钱不够,后来申请了农业信贷担保贷款,利率才3.85%,比普通贷款低不少。设备更新后,她做的普洱茶口感更好,还注册了自己的品牌,通过直播卖货,今年销售额突破了50万。而且村里还组织了茶艺培训,请专家来讲怎么提升茶叶品质,“政策帮衬着,咱农民也能把小生意做大”。

对农村里的低收入群体,政策也想得周到。防止返贫动态监测一直在做,谁家要是收入降了,村里会及时帮忙找工作。贵州黔东南的苗族姑娘吴燕,以前在外地电子厂打工,去年因为要照顾生病的母亲回了村。村里的帮扶车间正好招刺绣工人,她跟着学了三个月,现在每月能赚3000多,既能照顾家人,又有稳定收入。车间还管午饭,周末能休息,“比在外地打工舒心多了”。

现在农村的机会越来越多,政策也越来越实在,可还有些地方想发展特色产业,却不知道从哪儿入手。那各地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时,能不能多给些“量身定制”的指导?普通农民要是想搞农产品加工,还能享受哪些更具体的政策支持呢?

来源:橘子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