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两届世界杯的欢呼与沉寂,足够让A股股民等来一次像样的行情。回望三十余载市场起伏,真正能被称作“大规模牛市”的节点仅四次,平均每7到8年才轮到一次。可这来之不易的上涨窗口,往往短暂得像流星划过夜空,剩下的漫长时光里,市场多在下跌与震荡中徘徊——“牛短熊长”,这四
两届世界杯的欢呼与沉寂,足够让A股股民等来一次像样的行情。回望三十余载市场起伏,真正能被称作“大规模牛市”的节点仅四次,平均每7到8年才轮到一次。可这来之不易的上涨窗口,往往短暂得像流星划过夜空,剩下的漫长时光里,市场多在下跌与震荡中徘徊——“牛短熊长”,这四个字早已刻进A股投资者的集体记忆,也成了许多人“一买就亏”的现实注脚。
△△△四次牛市:三十载里的“稀缺机会”
若把A股三十年的走势比作一部长篇小说,牛市章节或许只能算作寥寥几个精彩番外。据市场观察梳理,真正具备“大规模”特征的牛市分别出现在1999年、2007年、2015年和2020年。这四个节点,每一次都伴随着资金热情的爆发和指数的大幅攀升,也让部分踩准节奏的投资者尝到甜头。
但稍加计算便知这份机会有多难得:从1999年到2020年,跨度21年,仅四次牛市,平均间隔7到8年。要知道,世界杯每4年举办一届,也就是说,股民得熬过两届世界杯的周期,才有可能遇上一次像样的行情。有老股民调侃:“等牛市比等国足进世界杯还难,至少国足偶尔还能给点念想,牛市可是实打实的‘七年之痒’。”
更关键的是,牛市的“黄金期”短得惊人。以2015年牛市为例,从启动到峰值再到回调,全程不过一年多时间;2020年的结构性牛市,核心上涨阶段也仅集中在几个月内。有数据统计显示,A股熊市持续时间通常是牛市的2倍,换句话说,市场里每1份上涨的时光,背后往往跟着2份调整的日子。这就像农民种地,忙活大半年,收获期却只有短短十几天,一旦错过,又得等下一季。
△△△“一买就亏”:熊市里的普遍困境
为何不少普通投资者总逃不开“一买就亏”的怪圈?答案或许就藏在“牛短熊长”的规律里。
牛市期间,市场情绪高涨,连新手都能凭着运气赚点钱,这种“赚钱效应”很容易让人误以为赚钱很简单。可当牛市褪去,熊市来临,指数下跌、个股回调成为常态,之前赚的钱不仅可能吐回去,还可能因为高位站岗被套牢。有网友分享经历:“2020年看着身边人都在赚,忍不住冲了进去,结果刚买就遇上调整,现在还套在里面,都说‘长线是金’,可这线也太长了,都快把耐心磨没了。”
更让人无奈的是,熊市的“磨人”不仅在于下跌,还有漫长的震荡。有时候指数看似没跌多少,但个股涨少跌多,今天涨一点,明天跌更多,反复拉扯下,投资者很容易心态失衡,要么频繁操作追涨杀跌,要么在震荡中失去信心割肉离场。有资深投资者感叹:“A股不是‘躺赢’的市场,熊市里拿着不动不一定对,乱动更可能错,就像在迷宫里走路,看不清方向的时候,怎么走都容易碰壁。”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点:牛市创造的高收益率,往往是“集中爆发”,但这部分收益大多被早期布局、节奏精准的投资者获取,普通投资者往往在牛市中后期才入场,此时风险已悄然累积。等到熊市来临,这部分后入场者便成了最易受损的群体,“接盘侠”的标签也由此而来。
△△△认清规律:投资不是“赌运气”
面对“牛短熊长”的A股,难道普通投资者就只能被动等待?其实不然,关键在于认清规律,而非盲目跟风。
有理性声音认为,投资A股不能抱着“赌牛市”的心态,而是要学会在不同周期里做适合的策略。牛市时,要保持清醒,不被狂热情绪冲昏头脑,知道及时止盈;熊市或震荡期,与其焦虑不安,不如沉下心研究,挑选质地优良的标的,分批布局,等待下一个周期到来。就像老话说的“春种秋收”,市场也有自己的四季,该播种时别犹豫,该收获时别贪心,该等待时别急躁。
也有网友提出不同看法:“道理都懂,可普通人哪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研究?有时候跟着大趋势走,反而比自己瞎琢磨强。”这种观点并非没有道理,但“跟着趋势”不代表“盲目跟风”,至少要明白自己买的是什么,为什么买,能承受多大的风险。
还有人分享经验:“在A股赚钱,心态比技术更重要。熊市里别天天看盘,该工作工作,该生活生活,等市场情绪回暖再关注;牛市里别满仓操作,留一部分资金应对突发情况,不然一旦回调,连翻身的机会都没有。”这些朴素的心得,恰恰是无数投资者在市场里摸爬滚打总结出的经验。
说到底,A股的“牛短熊长”不是缺点,而是市场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特征。对于投资者而言,与其抱怨机会太少、周期太长,不如把这段“等待期”当成修炼期,提升自己的认知,打磨自己的心态。毕竟,真正能在市场里长期生存的,从来不是靠运气抓住一次牛市的人,而是那些能看懂周期、敬畏市场、理性决策的人。
看到这里,想必不少读者都有自己的投资故事:或许是一次成功抓住牛市的喜悦,或许是被套多年的无奈,又或是在震荡中摸索出的心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也别忘了点赞收藏这篇文章,后续还会带来更多市场观察。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仅为个人观点,内容与涉及标的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作推荐,投资者据此买卖,风险自担!
来源:风吹过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