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啪!"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我脸上,火辣辣的疼。婆婆的声音尖锐如刀:"这么难喝的汤也敢端给客人?滚回你娘家坐月子去!"
那天,我娘家人来看我,本该是温馨的场景,却因一碗汤变成了噩梦。
"啪!"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我脸上,火辣辣的疼。婆婆的声音尖锐如刀:"这么难喝的汤也敢端给客人?滚回你娘家坐月子去!"
我站在客厅中间,手里还端着那碗刚熬好的鲫鱼汤,汤水因为我身体的晃动洒在了地上,溅在了我的脚背上,却浑然不觉疼痛。耳边嗡嗡作响,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我娘、我爸和弟弟都惊呆了,客厅里瞬间寂静得可怕。
此时,我已经怀孕七个月,肚子高高隆起。我的手不自觉地护在腹部,仿佛要保护肚子里那个还未出生的孩子。
就在这紧张的时刻,房门"咔嚓"一声打开,我老公刘浩回来了。他看着这一幕:我捂着红肿的脸颊,婆婆怒目而视,我娘家人震惊的表情……
他会怎么选?是向着母亲,还是保护妻子?这一刻,我感觉我们的婚姻正站在悬崖边缘。
刘浩站在门口,眉头紧锁。屋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连呼吸都变得困难。窗外的雨淅淅沥沥地下着,雨滴打在玻璃窗上的声音格外清晰。
"这是怎么回事?"刘浩放下公文包,声音低沉而克制。
婆婆抢先说道:"这个扫把星,连个像样的汤都做不好!你尝尝,咸得要命,这是人喝的吗?还想让你岳父岳母喝这种东西!"
我爸站起身,脸色阴沉:"老伙计,我们先回去了。"
我妈拉住我的手,眼里满是心疼:"囡囡,要不跟我们回去住几天?"
这话像一根导火索,彻底点燃了婆婆的怒火:"对!滚回娘家去!不会伺候公婆,不会做家务,肚子里怀着我们刘家的孩子,也不配在这里坐月子!"
我低着头,泪水无声地滑落,打湿了衣襟。七个月的身孕让我腰酸背痛,每天起早贪黑做家务,还要忍受婆婆的百般挑剔。这次好不容易盼来娘家人,本想着做顿好饭给大家吃,没想到却闹成这样。
刘浩走过来,轻轻搂住我的肩膀,然后转向婆婆,说了一句让所有人都惊讶的话:"妈,您打我媳妇,就等于打我和肚子里的孩子。如果您觉得她做得不好,可以教她,但不能动手。"
婆婆愣住了,眼里闪过一丝错愕,随即又恼羞成怒:"好啊!娶了媳妇忘了娘!我含辛茹苦把你养大,就换来你这样对我说话?"
刘浩深吸一口气:"妈,我没有忘记您的养育之恩,但小叶怀着孕,您不应该打她。"
我看着刘浩坚定的侧脸,心里涌起一股暖流。自从结婚以来,他在母亲面前从未这样强硬过。
婆婆气得浑身发抖,转身走向厨房,一边走一边摔打碗筷,发出巨大的声响。
我爸咳嗽一声,打破了尴尬的气氛:"刘浩,你妈也是关心则乱。我们先回去,你们自己好好商量。"
送走了娘家人,我坐在沙发上无声地哭泣。刘浩端来一杯温水,轻轻地说:"对不起,让你受委屈了。"
我抽泣着说:"我真的尽力了,可是什么都做不好。她总是说我娇生惯养,不会持家。我怕...我怕你会埋怨我。"
刘浩叹了口气:"我工作忙,疏忽了你们之间的矛盾。妈性格直,嘴上不饶人,但心里是疼你的。"
我苦笑:"她恨不得我天天回娘家。"
刘浩摇摇头:"不是的。前几天她还去市场买了好些补品,说是要给你坐月子用。她只是...不善表达。"
当晚,婆婆把自己关在房里,没有出来吃饭。刘浩端着饭菜去敲门,却被拒之门外。
深夜,我起来上厕所,听见厨房有动静。悄悄走过去,看见婆婆正在熬汤,香气四溢。
她没发现我,自言自语道:"这丫头,不会照顾自己,胃口又小,再这样下去,孩子怎么长得壮实?"
我不由得鼻子一酸,原来婆婆是担心我的身体。
第二天早上,我起得很早,主动去敲婆婆的房门:"妈,早饭做好了,您来吃点吧。"
门开了,婆婆的眼睛有些红肿,似乎一夜没睡好。她看着餐桌上热气腾腾的小米粥和小菜,欲言又止。
刘浩适时出现:"妈,尝尝小叶做的粥,她特意放了您喜欢的枸杞。"
婆婆坐下,尝了一口,点点头:"不错,有进步。"虽然语气还是生硬,但已经是难得的肯定。
吃完饭,刘浩拿出一个红包,郑重地递给婆婆:"妈,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我和小叶商量好了,您搬到楼上住,那里阳光好,空间也大。等孩子出生后,您和小叶轮流照顾,这样您也能休息,小叶也能学习带孩子。"
婆婆愣住了,眼里闪过一丝感动,但很快又恢复了严肃:"你们...你们想清楚了?"
我点点头:"妈,我知道您是为我好。我还年轻,有很多不懂的地方,希望您能教我。"
婆婆的眼眶湿润了:"你...你这孩子..."她转过身,假装整理柜子上的物品,掩饰自己的情绪。
那天下午,刘浩专门请了半天假,陪婆婆去楼上看新房间。我在家收拾东西,意外发现婆婆床头有一本笔记本,里面记满了各种食谱和注意事项:「孕妇饮食」、「坐月子菜谱」、「婴儿护理」...字迹工整,看得出用心良苦。
一周后,婆婆搬到了楼上。我每天早上都会去看她,有时带些新鲜水果,有时就是单纯地聊聊天。慢慢地,我发现婆婆其实很好相处,只是她那一代人不善于表达爱意,总是用唠叨和批评来掩饰关心。
两个月后,我顺利生下了一个健康的男孩。婆婆第一个抱起孩子,眼泪止不住地流:"像,真像他爸爸小时候。"
月子里,婆婆每天变着花样给我做补汤,还教我如何照顾新生儿。我才明白,她严厉的背后,是怕我照顾不好自己和孩子的担忧。
刘浩看着我们和解,笑着说:"一家人,哪有隔夜的仇?"
现在,我和婆婆相处得很好。有时她还会念叨几句,但我不再往心里去。因为我知道,在她唠叨的外壳下,藏着一颗柔软的心。
那天的那句"滚回娘家坐月子",如今已成为我们家的笑谈。婆媳关系,需要的不只是忍让,还有理解和沟通。而最重要的是,有一个懂得平衡的丈夫,用一句话挽回濒临破裂的婚姻,守护了这个家。
来源:莎莉说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