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实呢,你只要看看我现在在干的事,就能明白标准答案是什么。如果觉得一件事没啥希望,还会去坚持吗?所以我对我们的投入、方式和做法,毫无疑问就是这样。这么努力去试一试,把希望变成事业也好,目标也罢。
10月23日,腾讯新闻的《从何说起》节目里,孙继海聊起了自己搞青训的那些事儿。
其实呢,你只要看看我现在在干的事,就能明白标准答案是什么。如果觉得一件事没啥希望,还会去坚持吗?所以我对我们的投入、方式和做法,毫无疑问就是这样。这么努力去试一试,把希望变成事业也好,目标也罢。
大概差不多是99%吧,我说的主要是工作的精力,当然生活也不能少,几乎所有时间都用在这儿了。有空我都在基地陪着小朋友们训练,国庆和中秋也都在这里过的。剩下的时间,就是为了孩子们的“奶粉钱”东奔西跑,保障他们的日子开销。
我们在公益行动中,尝试了各种不同的方法来体现这两个字。刚开始,我们主要是捐赠物资,可去到那些地方一看,发现他们其实并不是特别急需这些东西。于是,我们又试着开展公益课,曾经去过云南,也跑过大凉山。后来发现那些小朋友基础挺薄弱的,于是我们就转变思路,搞起了快乐足球。其实就是在他们心里播下一颗种子,留下一点点希望的萌芽。
还有一点就是做一些选拔,说白了就是选苗子,其实心里就是想给当地的孩子们一个平等的机会。我们的标准从不看地区,不管足球水平高低,都是用专业的眼光来评判,确保他们都能有个公平的舞台。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会跑到偏远一些的地方,比如新疆那些你能叫得出名字的地方,都去过。像云南、甘肃、青海、四川大凉山这种地方,如果只是为了找苗子,也不会专门跑这些远的地方。主要就是想让他们有机会,当然,也自己会收获不少。偶尔我们也会去一些足球比较发达的地方,比如重庆、湖南啥的。
还有呢,我们会给教练员、青训教练或者体育老师做一些经验分享,把我们总结出来的规律拿出来交流,也会听他们提出的看法,对我自己也是挺有启发的。
咱们大连基地共有84个娃,每次我都亲自出马参加。至于初选嘛,可能不太得心应手,因为参加的人高达上万人了。具体人数我也没算过,但我们的海选次数不止十几次。现在,那个80多孩子也得面对不少压力和竞争了。
说到天赋这个事,挺宽泛的,我没办法用具体的数据来衡量它,比如身高、速度这些可以量化,但有些东西就没有明确的标准,既有主观的成分,也有客观的依据。体育竞技嘛,好坏主要还是说得过去的,也不完全认同,比如说喜欢C罗还是梅西,但大家都得承认另一位也踢得不错。像守门员这块儿,我们特别看重父母的身高遗传,这个挺关键的,还有孩子的体能,比如跑跳这方面,刚开始不会专门测试,但会在训练和比赛的过程中看他的协调性,发力是否顺畅,以及踢球的路线是不是合理,这些其实也都是评判的点。
我们这边一共有11个教练,基地的基础设施比起青少年的训练场地来说,确实要好得多。跟以前比,现在的孩子们条件真是说都说不完,挺幸福的。有位我以前的队友来这儿也感叹,说这里是真的挺棒的。
孩子们从早上上学一直到下午2点半放学,都是正常的学生,下课后就会被接到基地进行训练,具体时间不太固定,天好不好,天气变化也会影响安排。夏天训练时间会长一点,基本每天大概两个小时,有时候训练强度大,就缩短到一个半小时。晚上偶尔还会给年纪大点的孩子安排额外的练习,帮助他们提高灵活性和柔韧性,室内的体育馆也会用来补充训练。
我和他们相处得挺不错的,虽然他们有点怕我,但其实相处得挺融洽的,我挺喜欢孩子的,几乎都能叫出他们的名字,来自哪里清清楚楚,绝大部分都是我挑选的。
这些孩子在基地里都是不用花钱的,都是免费进入的。
鞋子得自己买,因为我们提供的品牌不一定适合孩子们的喜好,毕竟每个家庭情况和偏好都不一样。有时候我们也会提供鞋子。至于吃住、训练、比赛、出国、冬训这些,都不需要孩子们掏一分钱。
大致算一下,根据每年的变化,总体得花十几到二十万左右,比如吃住,一个大概200块一晚,教练的费用、场地的支出,还有一些其他开销。去年投入肯定超过千万了。
咱们一开始是有公益基金的,几个公益平台一块募集的,从2024年1月到现在,筹了九百多万。这笔钱没设具体目标,就是帮衬着,让更多人知道我们在做啥,愿意加入其中。32个小时就筹到了三百万,反应非常迅速,平台都觉得挺震撼。这事儿最核心的意义,就是唤起大家对足球的热爱和关注度。这些资金,既用在公益行动上,也用在日常运行的各种开支上。
关于公益这块,可能有人有点误解,觉得自己像股东似的,想要干嘛就干嘛。所以我们后来一调整,把这些钱就不再用于孩子的日常花销了,而是纯粹用在公益项目上。
除了公益基金之外,还搞了一些商务合作,很多是我个人的,比如代言、跟平台合作啥的,本该都是我个人的事情,但实际上还是放在公司里头。
我的创业公司主要靠其他项目赚点收入,来支撑青训这块。算了算,这几年的商务代言大概有2000多万。
其实我当初退役,是因为放弃了那份合同,那时候签的是1+1的协议。主要是我自己想创业,觉得那种超出踢球乐趣的事情更吸引我,所以就主动放弃了那部分收入。
有的声音来自一些不了解情况的网友,有的则出自所谓的竞争对手。心里没有一点波动也不行,但会觉得他们太无知了。做圈钱这事,我到底在圈谁的钱呢?孩子需要花多少钱,多少有点判断力的人都看得清楚。就像前段时间那事,我还是想说,那些所谓的杂音,不管怎么样,毕竟还是少数,网友们还是能动脑子想想的。
来源:石磊谈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