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风摄影师到S级古偶导演,她只用了三年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4 12:43 2

摘要:2025 年,她执导的互动影视《盛世天下》和仙侠剧《入青云》先后上线,前者带动了一个品类破圈,后者优酷热度已破 10000 。

从古风摄影师到 S级 古偶导演,知竹只用了三年。

2022 年,第一部短剧《长公主在上》播出,成了当年的黑马,开始有人找她拍横屏中剧;

2023 年,《古相思曲》播出口碑暴涨,长剧的邀约又递了过来;

2025 年,她执导的互动影视《盛世天下》和仙侠剧《入青云》先后上线,前者带动了一个品类破圈,后者优酷热度已破 10000 。

有微博网友说: “ 知竹太太,当年我从古风写真短剧关注你的时候,没想过有一天你会走得这么高这么远,第一部长剧胜过别人多少资深导演。 ‘ 入青云 ’ 这三个字,说的既是主角人设,又何尝不是更贴你。 ”

这个在大众眼中已经 升咖 、风光无限的导演,却仍在做 牛马

她的微信签名是 “ 工作时不太看手机,如果漏回了再戳我一下~么么哒 ” 。 10 月 5 日早上 7 点,她发了一条朋友圈,说 “ 人还能干,电脑不行了 ”; 10 月 17 日早上 8 点,她又发了一条朋友圈,说 “ 又干到天亮,每天靠奶茶续命 ” ,并配了一张奶茶图,大杯,少糖。

当然,这些朋友圈都屏蔽了父母。

《入青云》播出后,她没时间追平,就把平板电脑放在工作室当背景音。热度破万当天, 她告诉娱理工作室,自己没时间庆祝,只是想着 还好没拖大家后腿

匠人

知竹觉得,自己是个完全没天赋的人。

做摄影师时,她一直记得一句话 —— “你知道自己一辈子都不太可能是天才,终其一生能达到的高度就是一个优秀的匠人。但是还好,你只要努力,就能超越这个行业 90% 的人 ” 。

做个 优秀的 匠人,就成了她一生的目标。

上大学时,她糊里糊涂选了会计专业,很快发现不喜欢,就报了艺术设计的双学位,又在网上自学平面设计。闲的时候,就混迹在 PS 贴吧,帮别人 P 图。

P 着 P 着,她想,能不能靠这个赚点钱?索性开了个淘宝店,帮商家手动抠图,做海报。大一寒假,她曾给一个瓷器厂家手工抠了上千张白底图,一共挣了 1000 多块。

大学毕业后,她又自学摄影,成了古风摄影师,还开了工作室。拍了短剧后, 她发现身边很多拍得好的导演,都是这样的 野生导演

“ 不要担心三分钟热度。所有三分钟热度积累下来的东西,后面都会回馈给你。 ”知竹说。

2021 年末,短视频平台找到知竹,希望把她的一个古风摄影作品改成短剧,这便成了她的第一部短剧 —— 《长公主在上》。

因为经费拮据,她一个人包圆了制片人、编剧、 casting 、导演、后期的全部工作,配角都是同事客串的。

没想到,这部一集 2-3 分钟的小短剧,成了 2022 年的黑马,有许多单集十几分钟的横屏短剧找到知竹。

2023 年,一部由混剪改编而成,无顶流出演的小成本剧《古相思曲》播出,豆瓣评分高达 8.6 分,成了当年口碑最高的古偶。作为导演,知竹的名字开始出现在主流影视圈。

她还记得, 这部剧一开始并没被看好,还更得很慢。直到播出后 2-3 个月,口碑才开始发酵,随后,陆续有 4-5 部落地古偶长剧,向知竹递出了橄榄枝。

然而,《古相思曲》播出前,知竹已经把未来一年的档期,给了互动影视《盛世天下》,只能无奈拒绝。

2024 年夏天,《盛世天下》杀青,知竹完成第一波定剪,刚刚空下来,就收到拾上影业制片人发来的一条消息: “ 我们《入青云》要开机了,愿不愿意合作一次? ”

或许是看中了她的镜头美学,或许是看中了她对高情感浓度的驾驭。虽然没有经验,但知竹丝毫没有犹豫。更大项目的操盘,运作,是她梦寐以求的学习机会。

十几年前,我这样的新人想马上做导演很难,但近几年短剧和社交媒体的发展,让新人有了被看到的机会,很感谢平台跟片方,我也算踩到时代的风口了。

演员

作为第一部长剧,比起激动,更多的是忐忑。

对知竹来说最难的,是见演员。 “ 我比较 I ,不太擅长社交,又不是领导型,经验没那么足,很担心能不能和演员好好相处。 ”

很多剧组开机前,会由制片人攒局,吃个饭认识一下。但由于时间紧张,定妆当天,她才第一次见到所有主演。

见侯明昊之前, 知竹对他的印象一直是超好看的美少年,但拍戏接触下来,才发现他特别有“大哥感”,非常稳重、靠谱。

拍戏之前,侯明昊常常会跑过来,聊自己的理解、想法。换场的时候,他几乎不回房车,就坐在监视器旁,和大家聊后面的戏。

盟鸳潭刻心印那场戏,为了让纪伯宰的动心更具像化,戏剧张力更强,特别加了扉页拍纪伯宰搜集辉灵。

临时写的扉页很简略,侯明昊看完问知竹, 能不能加一个细节,收集辉灵时不小心洒出来,纪伯宰赶紧用手托住,再小心地放回去。知竹听完觉得人物一下子活了 ,特别好,好演员就是会给人物增色。

在她看来, 侯明昊对表演的控制还很精准。

看到弱水死后回无归海的戏,知竹希望纪伯宰前面不要哭,直到明意抱住他后,之前强撑的他才落下泪。表演时, 侯明昊对 落泪的节奏控制得相当精准。

知竹觉得,不贪多是好习惯,很多人演情绪戏的时候,生怕哭不出来,很容易就给多了。但克制,有时候反而更动人。

饰演明意的卢昱晓,知竹很早就加过微信,拍《云之羽》物料时还见过。知道这次要合作,俩人就在微信上聊: “ 好神奇,终于合作上了。 ”

结果定妆当天,人特别多,加上工作繁忙,没怎么说上话。直到剧本围读,她们才第一次有了单独说话的机会。

聊到明意时,知竹输出了一大段想法,一抬头,发现卢昱晓正直直地看着自己,眼神湿漉漉的,看得她有点害羞,下意识地冒出一句: “ 不行,你太可爱了 ” ,结果两个人都笑了。

“卢昱晓演戏非常有灵气,演可爱完全不会觉得‘腻’,表演的状态太自然了,这点特别厉害。”

明意和二十七和师傅的戏,有很多现挂的词和设计,比如有一场船车里的戏,三个人走戏时互相模仿对方,知竹觉得特别好,于是用在了正片里,让三人经常不约而同做同一个动作。

很多网友说,知竹拍出了卢昱晓的人生镜头。但她觉得,自己只是还原了卢昱晓本来的样子。

“ 可能平时拍戏为了赶进度,一般机位架到哪是哪,就直接拍了。但我还会稍微找一下角度,机位高一点低一点,光硬一点柔一点,甚至挪一点点位置,镜头都会有明显的区别。”

微博上很出圈的一段花絮,是侯明昊和卢昱晓拍浴池戏时,知竹的画外音总能恰到好处地助攻,被网友夸 “ 不愧是女导演,太懂我们想看什么了 ” 。

这场浴池拥吻暧昧戏,拍了一个晚上,知竹和制片人也在监视器前姨母笑了一个晚上。

拍的时候,知竹在动作里加了很多设计。 因为吻戏正片里没法用很多特写,得让全景也有看点,两人在拉扯中不断走位,转换攻势,再搭配着花瓣飘落、帘子前景和运镜,吻戏才能不干、热烈而唯美。

“ 我拍吻戏喜欢拍得相对暗一点,昏暗拉扯的感觉,会更带感。而且神奇的是,晓晓泡完一晚上,第二天人瘦了一大圈。 ”

看似游刃有余的她,其实才第 三 次拍吻戏。所有的经验,来自于平时看的小说、二创和同人图。

《东栏雪》第一次拍吻戏前,她专门去网上搜了一下 “ 吻戏合集 ” ,和演员一起逐帧学习,如何亲得好看,拍得好看。

做导演前,她总觉得艺人是另外一种人类,和普通人活在两个世界。拍完《入青云》,她才明白,过去那种想法,是因为艺人身边的人太多了。等到人一少,单独相处,其实大家都是普通人,很容易熟起来。

我听过太多同行吐槽谁谁谁很难搞。但我很幸运,《入青云》的演员太好了,小侯跟晓晓又努力,又认真,又配合,我很幸运。”

江湖

剧组,像一台精密运转的机器,也像个微缩版的江湖。

刚入行时,她发现很多剧组有明显的阶级感,比起说的话对不对,大家更在意说话人的态度。

“ 以前有前辈和我说,我年纪不大,还是女导演,如果不凶一点,大家不太会听你的。我理解过去是这么过来的,但不代表我想这么做。有这个精力,还不如琢磨琢磨拍戏。 ”

在《入青云》,作为导演的她,经常被一大堆人围着,能发布一些任务,还老被送咖啡。

但应付这些,对她来说比拍戏还累,特别像在 营业 为了提高效率,她有时会强迫自己 “ 顶 ” 上去,声音大一些,干脆一些,有领导力一些。但顶完一天,难受的还是自己。

知竹唯一一次在《入青云》剧组发火,是服化道团队把道具搞错了,只能临时回驻地拿,全组原地等待。

她能理解,小姑娘不是故意的,但如果不小发雷霆,就怕后面还会发生。当天晚上,知竹买了一大堆好吃的,特意嘱咐服装组长,给小姑娘带过去。

作为新人导演,她怕拖大家后腿。和其他部门人员沟通时,总担心哪句话没说清楚,执行时出问题。

最终, 她想了个让自己心安的方法 —— 做最卷的那个人。

拍摄前,知竹会提前写好每一场戏的分镜。一是怕漏镜头,二是能顺着光位,把单独设计的镜头一起拍了,省去反复调光的时间。

每个拍摄日,都像是死亡倒计时。她得从化妆、道具、打光等时间中,抠出更多时间拍摄。最极限的一次,她直接四台机器一起上,两条拍完一场。

因为什么都干过,她总有些乱拳打死老师傅的妙招。

司徒岭和浮月有大量的戏在山洞里,剧本设定洞中常年有蝴蝶。 但剧组不可能抓真蝴蝶,特效又要花很多钱。常规操作,是把设定删掉,但知竹想了个过去拍写真的办法。

她租了两台投影仪,让美术做了两段蝴蝶的素材,投在背景的山壁上,既有蝴蝶的氛围,又只花租投影仪的钱,非常出效果。

有一场戏,美术组忘了带干冰,回去取要好几个小时,但演员已经就位。知竹表面着急,心里早早规划好了一套应急预案:

她马上打电话给过去拍短剧时,认识的租干冰供应商,让他们就近先送来一些,给剧组争取时间,把没有烟雾影响不大的场景往前放。等到拍全景时,供应商和剧组的干冰陆续到了,拍摄一点没耽误。

通常预算充足时,剧组会将所有灯光一次性租好,用不用都放在组里。

但知竹很了解灯光,能提前预判后面哪天要用,比如回光灯、聚光灯或者水影灯。她会提前跟制片人说,要用时再提前租,省下不必要的浪费。

当你非常拼时,大家会觉得你虽然不凶,但都这么认真了,就不太好意思拖拉。 我认识的年轻导演们,都特别认真特别拼,剧组的生态在大家的影响下有慢慢改变,不一定得遵循以前土皇帝那套模式。

高压环境下,剧组很多人放松的方式是抽烟,但知竹不抽烟。她的解压方式,是买捏捏攥着玩, 后来因为甲醛太多丢了。侯明昊推荐了 EDC 解压玩具后 ,她就买了一个指尖陀螺,揣在口袋里搓。

压力最大时,她还 盘 过佛珠,只要一只手拿对讲机讲话,另一只手就会下意识地盘串。她甚至怀疑自己有缺陷与多动障碍( ADHD ),在网上买了一大堆治疗用的小玩具,摆在工作室里。

工作到半夜,她还总点夜宵和奶茶,奶茶一天能喝 3-4 杯。《入青云》杀青后,她胖了十斤,同事每次翻几年前的相册,都问她 “ 你过去怎么那么瘦? ”

进圈

和娱理工作室对话的前两天,知竹表妹发来一条微信,说自己读小学的女儿很喜欢《入青云》,想要两张签名照。

这让知竹第一次有了踏入娱乐圈的实感。比起大导演,她觉得自己更像 “ 牛马 ” 。

因为工作太多,她 已经持续干了三个多月,一天未休。有时干到崩溃,她就给自己 “ 画饼 ” ,干完了去三亚、云南或者仙本那三选一,疯玩个 3 、 4 天,再接下个工作。

图为知竹和同事一边工作,一边做按摩

她还有任何时间地点三秒入睡的能力,被朋友称为 “ 天选牛马体质 ” 。

一次在青海茶卡盐湖拍摄,她高反很严重,头痛得要炸掉。恰好当时光线不够好,她就把反光板铺在地上,羽绒服往头上一裹,旁边盖把伞,直接睡在盐渣旁边。睡了一小会后,头不疼了,就继续拍。

知竹圈内的朋友不多,亲近的大多是过去的学生和朋友。她也很少参加圈内聚会,即使去了,也会躲在角落里玩手机。相比之下,她更喜欢和朋友单独出去喝点东西,看看电影,聊聊天。

但她也意识到,社恐是个毛病。

收藏夹里,存了很多表达能力训练的视频。她打算忙完后,每天打卡练习,争取以后面对陌生人,或是在更大的场合,能更加坦然。

知竹还是个易焦虑体质。这种焦虑会从开拍前,持续到拍摄中、做后期。片子播出,等于公开处刑,但因为一切已成定局,反而能松一口气。

你在一个行业呆得越久,工作热情就会逐渐消减。我会一直让自己警醒,不要有这种状态,要一直学习,否则未来就会变成现在大家骂的样子。

目前,知竹手上还有一部长剧待拍,已经进入剧本阶段,后续还有一部公司开发的 IP ,档期排到了后年。

但她还有个心愿,就是自己写小说,然后拍成剧。

做后期累的时候, 她喜欢在脑海里脑补小说。 最近,她在构思一个现代故事,备忘录里,全是平时断断续续打下来的灵感、线索和大纲。

但知竹没想过更进一步,去拍电影。 “ 我可能会拍一部电影时长的短剧,但不太适合拍电影。拍电影挺难的,对技术、审美和组局的能力要求特别高。 ”

互联网或许改变了传统影视的逻辑,但也给了 野生导演 们一个最公平的舞台。

对 35 岁的知竹来说,未来的可能性还有很多。她只是下意识地想多试,多拍,把脑海里的画面变成现实。

来源:小镇评论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