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周去表姐家吃饭,发现她把我书柜里的《Python数据分析》《市场营销实战》全抱走了。表姐在国企干了12年,以前总说“国企就是喝茶看报等下班”,现在却瞪着熊猫眼说:“我们部门这个月搞绩效末位淘汰,我得恶补数据分析,不然就得去后勤数仓库!”
上周去表姐家吃饭,发现她把我书柜里的《Python数据分析》《市场营销实战》全抱走了。表姐在国企干了12年,以前总说“国企就是喝茶看报等下班”,现在却瞪着熊猫眼说:“我们部门这个月搞绩效末位淘汰,我得恶补数据分析,不然就得去后勤数仓库!”
这事儿在家族群里炸了锅——我姨夫在另一家国企当技术主管,说他们现在不仅要考职业资格证,连考勤都要刷脸;我表哥在国企做行政,最近开始跑业务拉客户。以前大家觉得国企是“保险箱”,现在发现“保险箱”也得“输入正确密码”才能开。身边在国企的朋友最近都在朋友圈晒“考证打卡”“加班日常”,曾经的“安稳感”像被戳破的泡泡,一下就没了。
国企变天了!从前靠熬工龄,现在得拼这3样
国企员工还能“混到退休”吗?我跟表姐和她同事聊了3天,又查了国务院国资委的改革文件,总结出现在国企员工必须拼的3样东西,想进国企或已经在里面的朋友可得记牢:
第一样:绩效成了“生死线”,干得好不好差别大了去
以前国企里流行“大锅饭”,现在“分餐制”来了。表姐他们部门现在实行“KPI周周评”,上周她因为一个项目进度滞后,不仅被扣了500块奖金,还被部门经理约谈。“现在下班谁敢准时走?客户一个电话就得随时在线,就怕业绩不达标。”
我表哥在国企做采购,以前只要不拿回扣就行,现在公司要求他每年降低5%的采购成本,完不成的话,年终奖直接砍半。他吐槽:“现在供应商都得一个个比价,午休时间都在算成本,哪还敢摸鱼。” 绩效改革后,国企里的“舒适区”越来越小,能扛事、出业绩的人才能站稳。
第二样:技能不升级,“铁饭碗”能锈成“铁渣”
国企以前讲究“论资排辈”,现在“技术为王”。表姐公司去年上了新的ERP系统,有个干了10年的老会计因为不会操作,被调去守传达室。“现在公司每年都有技能考核,考不过就得去培训,直到考过为止。”
我一个在国企做HR的朋友,为了不被淘汰,业余时间考了人力资源管理师一级证书,还自学了短视频招聘运营。“现在招聘都得拍抖音、做直播,不会这些新技能,连人都招不到。” 不管在哪个岗位,不学习新技能,在国企早晚得“掉队”。
第三样:晋升得靠真本事,关系再硬不如业绩硬
以前国企晋升,可能靠“谁认得领导”,现在得靠“谁能搞到业绩”。表姐公司上个月提拔了一个95后小伙子,就因为他牵头的项目给公司省了300万成本。“现在开会老板只问‘你能给公司带来什么’,关系再硬,没业绩也白搭。”
在国企做技术的小张,为了晋升,自费报了高级工程师研修班,还主动申请去新疆的项目现场蹲了半年。“现在项目奖金和晋升挂钩,你不冲在前面,机会根本轮不到你。” 靠人脉、靠资历的时代过去了,有真本事才能在国企“往上走”。
有人可能会说:“国企改革后,‘铁饭碗’都没了,还不如去私企闯!” 但在我看来,国企的变化不是坏事——它把“铁饭碗”变成了“能力碗”,只要你有真本事、肯下苦功,在国企照样能活得风生水起。
国企的平台还在、资源还在,只是要求更高了,更看重你能创造多少价值。对于想干事、能干事的人来说,现在的国企反而是个“竞技场”,有能力就能脱颖而出。
所以,打算进国企或已经在国企的朋友,别再幻想“躺平到退休”了。赶紧学技能、拼业绩、攒本事,这样才能在国企里“立住脚”,甚至“往上走”。毕竟,靠自己能力挣来的“饭碗”,才是最结实的!
来源:亭中悠然听钟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