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22日,大同市召开“辉煌十四五奋进新征程”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大同市云州区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期间,云州区紧紧围绕全市“跨入第一方阵”总目标,全面贯彻创新发展理念,抢抓各类机遇,在各领域取得显著成就。
10月22日,大同市召开“辉煌十四五奋进新征程”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大同市云州区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期间,云州区紧紧围绕全市“跨入第一方阵”总目标,全面贯彻创新发展理念,抢抓各类机遇,在各领域取得显著成就。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综合实力逐步提升。“十四五”期间,云州区上下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坚定不移抓发展、促改革、惠民生,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经济社会呈现平稳向好态势。全区主要经济指标截至2024年底,较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13%,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94.53%,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速85.55%,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27.6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44.52%,均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势头。
深耕两大优势赛道,特色产业聚链成群。全区上下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锚定“农业”“文旅”两大赛道,全力推动乡村振兴与全域旅游协同发展,带动区域发展成效显著。“十四五”期间,累计新建高标准农田18.32万亩;推广粮食作物“全膜双垄沟播+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面积10万亩,推广无膜浅埋滴灌技术面积5万亩,实施国家玉米单产提升工程10万亩;推进黄花产业降本增效,深化合作社改革,建立考核机制,优选承包主体58个,强化田间管理,推广密植、滴灌水肥一体化,今年鲜菜总产量12.9万吨,较上年增长2.4%。把降低黄花综合采摘成本作为增加产业效益的重要举措,统一用工标准与成本管控,综合采摘成本普遍降至1.3元/斤左右,带动脱贫户分红增长15%。积极推进精深加工与品牌建设,开展黄花功能性新品开发,举办黄花丰收系列活动,引进黄花产业综合体等5个项目,全区黄花品牌达到30个,全产业链总产值达到25亿元。推动农业农村部发布大同黄花价格指数,成功报批2025年特优农业品牌强县项目,成功申报大同黄花省级专业镇,在“小黄花做成大产业”之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充分发挥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引擎作用,坚持“抓住链、依靠核”思维,聚焦肉蛋鸡产业全链条拓展与农产品加工平台建设,新建9个种鸡场及饲料厂、10个肉鸡基地,新增肉鸡出栏2000万羽,新建8家蛋鸡场,蛋鸡饲养量增加至500万只,并成功申报肉蛋鸡市级专业镇;推动大象年1亿只肉鸡屠宰加工、百胜中国供应链园区等15个新建项目开工建设,产业集群效应逐步显现。加快推动设施蔬菜产业上规模,引进专业化市场主体17个,建成钢结构大棚1万亩,番茄、樱桃、蓝莓、西兰花等多元化种植,发展集采摘、观光、休闲为一体的高端高效设施农业项目,并与头部企业合作进入全国大市场。推动文旅业态提速焕新。
统筹城乡规划融合,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城乡功能和品质稳步提升。以“千万工程”为引领推进乡村建设,重点加强人口集聚村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忘忧大道沿线3个精品示范村,提升西坪至册田水库23公里文旅线路32个村基础设施。一体推进农村改水、改厕、改污,4个乡镇27个村接入市区供排水管网。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巩固“垃圾清零”成果,健全“垃圾不落地”机制和环卫网格化管理体系,为所有乡镇配备垃圾转运压缩车,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美丽宜居乡村新图景日益完善。
立足应对养老需求高峰,加快“1+4”养老体系项目建设。启动“一老一小”服务综合体建设,区托育服务中心已完工具备开园条件,峰峪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进入竣工倒计时,区养老院、周士庄和西坪养老院按序时顺利推进。累计建设“颐养之家”33家、日间照料中心28个,探索建立“社区养老”模式,强化养老成本核算控制,试点推行“中央厨房+集中配送”服务模式,探索低成本可持续的服务样本。云州区“颐养工程”成功入选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本报记者 吕汉富)
来源:山西青年报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