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10月23号上午11点51分,太阳一过黄经210度,霜降就来了。这可不是随便说说,是正儿八经的节气交接。你可能觉得不就是天气变冷了点?但老辈人听了可要皱眉了——今年霜降在九月初三,而重阳节还远在初九。这事儿听着不大,可那句“霜降重阳前,必定是灾年”的老话
霜降竟比重阳还早?老祖宗这话暗藏玄机!
今天,10月23号上午11点51分,太阳一过黄经210度,霜降就来了。这可不是随便说说,是正儿八经的节气交接。你可能觉得不就是天气变冷了点?但老辈人听了可要皱眉了——今年霜降在九月初三,而重阳节还远在初九。这事儿听着不大,可那句“霜降重阳前,必定是灾年”的老话,立马就冒出来了。
往年哪有这情况?九月叫菊月,菊花开了,重阳登高赏菊喝酒的日子也到了。按常理,霜降一般在九月中旬前后,总比重阳晚几天才对味儿。可今年偏偏反了,寒气来得急,节气抢了节日的道儿。这种年份不多见,上一次还是好几年前有过一次闰月打乱了节奏。
打霜可不是闹着玩的。夜里气温一下,地上的水汽直接结成白霜,草木一夜之间发黑枯叶,秋播的种子要是还没出苗,冻一晚上基本就废了。以前没大棚,全靠天吃饭,冷得早,庄稼来不及长,收成就悬。老祖宗见多了,自然总结出这么一句口口相传的农谚。你说它不科学吧,它背后全是经验;你说它准吧,现在气候变了,也不能全信。
就拿蔬菜来说,有些还真不怕霜。红菜苔这时候反倒更甜更嫩,霜打过的青菜吃起来也没那么涩。所以民间也有“霜打蔬菜赛羊羔”的说法。可这些耐寒的品种毕竟有限,要是整个秋天都冷得早,地里的玉米、红薯、晚稻一遭霜,减产跑不了。
其实这句老话真正让人在意的,不是字面意思,而是那种“反常即为妖”的警惕心。节气乱了套,人心里也不踏实。以前靠天吃饭,一点点异样都能牵动全年的命脉。现在虽然有了气象预报和现代农业技术,可极端天气越来越多,谁能真的高枕无忧?
我老家那边,老人一见霜降来得早,就开始念叨:“这年头不对劲。”语气里不只是担心收成,更像是在提醒后辈——天地有常,一旦乱了顺序,就得小心应对。对吧?有时候老话听着玄,细琢磨,还真藏着点道理。
来源:生活晨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