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则凌晨四点的退号通知,让一位父亲为孩子苦守多日的专家号不翼而飞。这究竟是系统漏洞,还是人为操控?当医疗资源遭遇“技术黑手”,谁在守护患者的希望?这场关乎公平就医的保卫战究竟如何告破?消失的号源最终能否“物归原主”?
一则凌晨四点的退号通知,让一位父亲为孩子苦守多日的专家号不翼而飞。这究竟是系统漏洞,还是人为操控?当医疗资源遭遇“技术黑手”,谁在守护患者的希望?这场关乎公平就医的保卫战究竟如何告破?消失的号源最终能否“物归原主”?
消失的专家号能否“物归原主”?
9月9日,天津的张先生(化姓)向“问北京”(北京新闻广播 新闻热线65159063)热线反映,自己历经多日蹲守、几经周折,终为孩子成功挂上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的专家号。然而在8月30日凌晨,他突然接到系统通知,显示该号源已被取消。
北大六院/记者摄
此前报道链接:
“一早看到消息,整个人都愣住了,”张先生回忆道,“凌晨四点,谁会在这个时间操作退号?”他表示,自己并未进行任何操作,来之不易的专家号却不翼而飞,这令他既困惑又无奈。
凌晨四点,专家号“被取消”/受访者供
当时,“问北京”记者随张先生前往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了解情况。院方工作人员回应称,目前正在等待警方调查结果,并已组织技术团队配合排查。“我们专门组建了工作群,多名工程师参与排查系统问题与具体原因,”该工作人员表示,“院方将积极配合调查,尽快查明原因。大家都在查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以及具体的原因。”
案件告破,消失的专家号“失而复得”
报道刊发当日,北京市公安局相关工作人员即主动联系记者,详细了解了事件经过及张先生掌握的相关信息,并表示将全力开展调查工作。
9月9日,张先生也通过短信告知“问北京”记者,院方已经和他取得联系。“医院来电话了,正在协调就诊事宜,非常感谢。”张先生写道。
不过,张先生也向“问北京”记者透露,接到院方联系时,他已在其他医院为孩子安排就诊。他表示自己计划在此次就诊结束后,再与北京大学第六院协商具体的就诊时间。
9月中旬,“问北京”记者从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一位知情工作人员处获悉,院方正全力配合警方开展调查。“北京市公安局对此案高度重视,已派驻专业技术人员在我院进行驻点侦查,”该工作人员透露,此次事件涉及多家医疗机构的挂号系统,“除我院外,其他医院也出现类似情况,初步判断是不法分子利用高技术手段对挂号系统实施了网络攻击。”
案件侦办工作随后取得突破性进展。10月份的一天,张先生在扫描《行政案件立案告知书》上的案件进度二维码时,发现嫌疑人已被抓获。“在10月4日,通过扫码看到案件状态更新,显示已抓获嫌疑人。”张先生表示,经向办案派出所核实确认,在院方积极配合和警方全力侦办下,其报案事项已顺利办结。“据我了解,警方仍在持续关注相关问题进展,”他补充道。
张先生报警后收到的《行政案立案告知书》/受访者供
在院方协调下,张先生已成功重新挂号,孩子的就诊事宜得到妥善安排。
经历此次事件后,他特别呼吁广大患者,在遭遇类似情况时应该勇于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许多患者遇到这类问题往往选择隐忍,最终不了了之。”张先生表示,“实际上医院同样是受害方,据警方解释,医疗机构无法直接报案。唯有受害者积极发声,才能逐步遏制此类乱象,共同维护公平有序的就医环境。”
一纸挂号单的背后,是患者与家庭对健康的期盼,更是社会公平的微观体现。此次事件从遭遇困境到推动解决的过程表明,维护医疗资源的公平分配,既需要技术防护的加固、执法力度的加强,更需要每一位公民的勇于发声与坚定维权。当个体诉求与系统回应形成有效对接,便能在点滴之间推动制度的完善与环境的清朗。这不仅是对一名患者的交代,更是对公共信任的守护。
欢 迎广 大 网友持 续为“ 问北京 ”提 供新闻线 索 !
→
小 问 说
专家号失踪案告破,
患儿就诊终如愿;
守护医疗公平性,
建立秩序利长远。
原创稿件 转载需授权 否则举报
来源:问北京一点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