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人可能都纠结过:无线耳机选什么品牌好?作为一个几乎每天都要戴耳机的人,本人已经用过不少牌子,从国际大牌到小众国货,踩过坑也捡过宝。今天想和大家聊一个我最近深度体验的国货品牌——漫步者,特别是它旗下这款让我出差开会再也不怕语言障碍的Lolli ANC。
很多人可能都纠结过:无线耳机选什么品牌好?作为一个几乎每天都要戴耳机的人,本人已经用过不少牌子,从国际大牌到小众国货,踩过坑也捡过宝。今天想和大家聊一个我最近深度体验的国货品牌——漫步者,特别是它旗下这款让我出差开会再也不怕语言障碍的Lolli ANC。
漫步者实力如何?
先说品牌。漫步者可能不是那种“网红爆款”,但在音频领域,它绝对是个“隐形冠军”。从1996年到现在,将近30年一直在做声音相关产品,而且是国内少数A股上市的音频企业。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它还全资收购了日本静电耳机STAX,入股了美国平板耳机AUDEZE,技术底子非常扎实。
我个人选择耳机时,第一看技术积累,第二看实际体验。漫步者属于那种“不张扬但很能打”的类型,产品线覆盖广,从几十块到几千块都有,而且调音风格一直很稳,不搞虚的。
主角登场:Lolli ANC 舒感降噪耳机
这次重点想推荐的是 Lolli ANC,一款半入耳式的主动降噪耳机。
为什么特别推荐它?因为在体验过程中发现,它几乎是为通勤+轻办公+出差场景量身定做的。
❶ 半入耳也能主动降噪,舒适和安静我都要
很多人不太适应入耳式,戴久了容易胀痛。Lolli ANC 采用半入耳设计,单耳只有4.4克,佩戴起来几乎无感。但令人惊喜的是,它居然还支持自适应主动降噪2.0。
这是什么概念?就是不需要手动调节降噪强度,耳机会根据环境噪音自动匹配最适合的降噪深度。实际测试在地铁、咖啡厅、机场等不同场景下,它都能快速适应,降噪效果不会过于突兀,更像是一种“背景音自然淡化”,既不会让人完全与世隔绝,又能保证专注度。
官方数据也看出来,这一代的降噪匹配精度是提升了40%,佩戴适用范围也更广了。像我这种耳道比较挑耳机的人,戴它也能找到舒适的贴合度。
❷ 同声传译:商务出行的“外挂技能”
这是我最满意的一个功能——APP同声传译,支持21种语言。
通过Edifier Connect APP可以双击耳机开启对话,中文说出去,外语实时播报,对方回应后立即翻译成中文。上次去日本开会,就靠这个功能和客户进行简单沟通,虽然不能完全替代专业翻译,但对于临时救场、点餐问路等场景已经足够实用。
特别是在现在跨境会议频繁的背景下,线上交流时这个功能也很管用。iOS 18以上、Android 6.0以上系统都支持,兼容性很不错。
❸ 音质不糊弄,低频也能打
半入耳式耳机最容易被人诟病的就是“低频漏气”,听起来缺乏力道。Lolli ANC 采用了自适应低频补偿算法,能够实时监测佩戴状态,自动补足低频损失。
再加上13mm三复合强磁单元,无论是听流行还是摇滚都很有层次感,人声清澈不刺耳,鼓点饱满不轰头。它还提供了5种EQ模式可选,我个人最常用的是“经典”模式,比较耐听。
❹ 其它贴心功能,用了就回不去
双设备连接:经常同时连接手机和电脑,来电自动切换,省去了手动断连的麻烦
佩戴检测:戴上自动播放,摘下自动暂停,既方便又省电
ENC通话降噪:2+2麦克风阵列,在嘈杂环境下通话对方也能听得很清晰
34小时总续航:单次听歌7小时,充电盒还能提供4次额外充电,出差一周基本不用带充电线
同系列还有这些值得关注
如果对Lolli ANC感兴趣,也可以关注它家的另外两款产品:
Lolli Pro 5:入耳式设计,降噪深度达到-48dB,适合对降噪和音质要求更高的用户
Lolli Clip AI:耳夹式设计,配备AI语音助手和开放式主动降噪,更适合运动场景
这三款都支持双设备连接、APP翻译、ENC降噪,主要区别在于形态设计和功能侧重。
无线耳机选什么品牌好?我的建议是:
如果你经常出差、通勤;需要轻度翻译功能;戴不惯入耳式耳机;追求舒适和实用的平衡。那么Lolli ANC会是一个非常值得考虑的选择。它不是参数最顶尖的,但绝对是“用起来最顺手”的那一类。
现在我出门基本上都会带上它,飞机上降噪听歌,会议上同声传译,办公室里双设备切换……它就像一个靠谱的助理,不抢风头,但总能恰到好处地提供帮助。
最后小结一下:
无线耳机选什么品牌好?漫步者是一个不会出错的选择。而Lolli ANC,则是它产品线中特别适合“移动办公+日常通勤”的智慧型耳机。
技术扎实、功能务实、价格实在——这大概就是我心中“好国货”该有的样子。
如果你也在寻找这样一副耳机,不妨给它一个机会。毕竟,好的耳机,是能陪伴我们走更远路的可靠伙伴。
注:本文产品功能基于官方资料及实测体验,个体差异可能存在,建议购买前实地试戴。图文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听着风的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