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画面一帧帧地放出来,那些熟悉的笑脸、工作时的镜头就摆在大家面前,现场忽然安静得不像颁奖礼,倒像进了礼拜堂。很多观众当场就沉下了气,直播弹幕也被情绪塞满,短短几句话像“好想她”“好像她还在”把人拉回当下。台下有人抹眼泪、有人低着头、还有人互相握手,声音小到几乎只
第60届金钟奖节目类颁奖典礼在17日晚结束,颁奖现场的缅怀环节点名悼念了14位已故的演艺圈人士,这一段成为当晚最让人沉默的时刻。
画面一帧帧地放出来,那些熟悉的笑脸、工作时的镜头就摆在大家面前,现场忽然安静得不像颁奖礼,倒像进了礼拜堂。很多观众当场就沉下了气,直播弹幕也被情绪塞满,短短几句话像“好想她”“好像她还在”把人拉回当下。台下有人抹眼泪、有人低着头、还有人互相握手,声音小到几乎只剩衣料摩擦的细响。
这段缅怀由作家刘克襄上台引言,随后逐一念出名单:王浩一、彭丰闳(彭瑞发)、郭延恭、周富城、林丽玲、叶天健、杨焕喻、蔡敦仰、吴志竑(吴阿志)、徐熙媛(大S)、温逸錤(Judy)、黄正杰、卜阳、鱼夫。主持和幕后在画面切换上没铺张,照片、名字、短暂静默,节奏利索,不拖沓也不仓促,让人有时间停下来记一记这些名字。
被念出的,有演绎生涯长的人,也有在幕后默默做事的工作者;有在电视、电影圈出镜的面孔,也有人在戏剧或音乐里留下足迹。把这些名字集中念出来,对很多观众来说,是一阵集体的提醒——你以为还在的,可能已经不在了。每个名字后面都有人生轨迹和很多无声的故事,台上念的只是一行字,但下面的人能够联结出无数记忆碎片。
技术呈现上,制作组选的影像偏日常、温暖,不是那种新闻照或硬照,背景音乐也很克制,没用那种容易让人掉泪的煽情配乐。灯光会跟名单轮换亮度,给每张脸短暂的停留,观众的注意力更多往人而不是舞台效果上走。这样做的好处是简单直接,让缅怀看起来像一段诚恳的礼遇,而不会变成表演。
现场反应并不全一样。有的人习惯性低头看手机,但眼角红着;有的人干脆站起来走出座位;篮篮、巫苡萱、大霈等人在镜头里被拍到擦泪。那种哭不是大声嚎啕,而是公共场合里突然被记忆推到了面前的安静。几秒钟,大家的呼吸好像都慢了下来,过一会儿颁奖礼才逐步回到节奏。
线上那边,弹幕和评论里也很多碎片回忆。有的说某期节目里被逗笑的桥段,有的提到听过逝者写的歌。评论里偶尔会冒出几句轻松或揶揄,但主基调还是怀念和安静,这些零零散散的回忆被贴在同一个直播窗里,形成即时的公共怀念场景。有人把手机截屏、有人去翻出老节目回看,那一刻个人记忆和集体记忆交织在一起。
把缅怀安排在颁奖晚会的一个相对靠后位置,这是主办方的考量。他们希望在庆祝和忙碌间留出一个共同的停顿,让在场和线上观众能认真看那一段,而不是匆匆带过。节目组在时间和节奏上做了权衡,目标是既不让典礼被打断,也不把缅怀搞得太仓促。结果不是人人觉得完美,但大多数人还是给予了那段时间应有的尊重。
还有一点不太显眼但挺重要:这场缅怀拉近了艺人之间的距离。台下有人在短暂休息时低声问候近况,有人在走廊里和老同事寒暄,镜头偶尔捕到的这些小交流,看起来平常却有分量。那种不用被镜头放大的安静互相扶持,往往比任何公开的致辞更真实。
典礼继续往后走,舞台灯光再度明亮,掌声逐步回到颁奖的节奏。但被念到的那些名字、屏幕上那些笑脸,像烙印一样留在当晚的记忆里。很多还在场的人走出会场时还低着头摸手机,包里有人掏出手帕,有的人直接回放刚才的直播,镜头最后扫过会场,留下的画面静默却不过于沉重。
来源:宅了一只肥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