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蒜抢种正当时——临沂兰陵县长城镇秋季农业生产见闻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3 17:03 1

摘要:深秋的凌晨,5摄氏度的低温裹挟着雨后的湿冷,却丝毫未减蒜农抢种秋蒜的热情。受前期连续降雨影响,农田土壤含水量偏高,大型栽种机械难以进入田间作业,人工栽种成为当前大蒜种植的主要方式,大量蒜农专程赶来寻找帮手,周边乡镇甚至江苏邳州的村民也早早汇聚于此,盼着能搭上这

10月22日凌晨4时,繁星点点,夜色深沉,兰陵县长城镇长城大集的劳务市场里早已人声鼎沸。

深秋的凌晨,5摄氏度的低温裹挟着雨后的湿冷,却丝毫未减蒜农抢种秋蒜的热情。受前期连续降雨影响,农田土壤含水量偏高,大型栽种机械难以进入田间作业,人工栽种成为当前大蒜种植的主要方式,大量蒜农专程赶来寻找帮手,周边乡镇甚至江苏邳州的村民也早早汇聚于此,盼着能搭上这波“抢种活”。

农时不等人。长城镇党委、政府第一时间调整保障策略,将服务重点聚焦人工栽种的用工需求。该镇在镇域内设置了5处临时劳务市场,并组织科级干部、交警、派出所民警、城管执法人员、各村负责人及基层网格员,每日凌晨3点赶在务工群众抵达劳务市场之前,开展现场执勤服务。他们身着醒目的荧光绿背心,手持喊话器,在密集的人群与车辆中穿梭,引导车辆有序停放,协助务工人员规范等候,还主动为双方核对需求、沟通薪资,让招工用工效率大幅提升。

“往年这时候,市场里人多车多,有时候为了抢活难免有点混乱,也担心安全问题。今年好了,有镇上的干部们在这儿维持秩序,心里踏实多了!”一位前来找活的村民对执勤人员的工作赞不绝口。

“我家里5亩地,至少需要五六个人来帮忙栽蒜。”城西村蒜农赵国勤话音刚落,身边立即围拢上一堆人。

“按天还是按亩算工钱?”

“按天算,一天260块钱!”

“行,咱这就出发。”

天色放亮,阳光洒在大地上,雨后的泥土散发着湿润的腥甜,踩在田垄上能感受到土壤轻微的黏着力——这正是机械无法作业的原因,却成了人工栽种“大显身手”的战场。

蒜田里一派繁忙,整地、选种、播种、覆膜,一系列工序有条不紊。有的村民蹲在田垄边,抓出一把蒜种向前方均匀撒开,随后指尖捏住蒜瓣根部,轻轻插入翻耕好的泥土中,深度恰好没过蒜瓣,间距保持在七八厘米左右,动作娴熟利落。有的村民推着小型手动覆膜机,在栽好蒜种的田垄上匀速前行,身后的地膜紧紧贴住地面,同行的村民立刻用脚将膜边踩实,再撒上一层细土固定,确保地膜能锁住土壤湿度,助力蒜瓣生根。

“连续降雨打乱了机械栽种计划,但秋蒜种植窗口期就这么几天,人工再累也得把这茬抢种完!”赵国勤一边栽蒜一边擦了擦额头的汗珠,语气里满是焦急却也透着坚定。而长城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任颜颜在田间巡查时也表示:“当前人工栽种是保障秋蒜种植的关键,我们不仅要守好劳务市场的‘用工关’,后续还会组织农技人员上门指导,从整地作畦、适时播种到地膜覆盖、水分管理,为农户提供全流程指导,确保每一颗蒜种都能顺利出苗。”

从劳务市场里忙碌的“荧光绿”,到田间地头弯腰栽种的身影,长城镇用精准服务和主动担当,化解了降雨带来的种植难题。这个深秋,人工栽种的身影在田垄间交织,不仅是蒜农们对收获的期盼,更是长城镇党委、政府与群众同心协力、共保农时的生动写照,为来年蒜乡的好收成筑牢了根基。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圣宇 孙锐 通讯员 朱迪

来源:12345临沂首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