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回迁安置人口众多的商住混合型社区,在龙华区委政法委等部门的指导下,坡巷社区通过打造“依榕助融”特色解纷机制、深入推进群防群治工作、精准施策提升治理效能等举措,有效解决了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和各类矛盾纠纷,让社区从过去的“矛盾交织点”蜕变成如今的“和谐生活圈”
10月20日中午时分,海口市龙华区金宇街道坡巷社区龙湖天街,过往车流畅通平稳,街区环境整洁清爽,一幅和谐、有序、宜居、宜业的幸福画卷徐徐展开。
作为回迁安置人口众多的商住混合型社区,在龙华区委政法委等部门的指导下,坡巷社区通过打造“依榕助融”特色解纷机制、深入推进群防群治工作、精准施策提升治理效能等举措,有效解决了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和各类矛盾纠纷,让社区从过去的“矛盾交织点”蜕变成如今的“和谐生活圈”。
调解团在榕树下开展矛盾纠纷调解工作。记者王巍 摄
“依榕助融”群策群力
矛盾化解效率大幅提升
在坡巷社区,历经岁月沧桑的百年古树正焕发新机。
10月20日9时,由社区“两委”干部、专职人民调解员、党员志愿者、法律明白人等组成的调解团正围坐在坡巷公庙百年古榕树下,通过“榕树下议事”机制,共同商议、化解群众反映的诉求和矛盾。
“大家吃完晚饭后,来大榕树下开会。”坡巷社区党支部书记吴中志回忆,打自己记事起,经常能听到村里广播这样召集大家商讨集体事务。2023年棚改回迁后,这一传统被延续并完善为规范化的矛盾化解机制。
据了解, “榕树下议事”机制建立“先分头沟通、后集中议事”的流程:网格员通过“网格服务码”收集居民诉求后,先与相关方单独对接,再择时在榕树下组织面对面协商。 参加人员采取固定人员与机动人员相结合的弹性机制。固定人员为社区“两委”干部、网格员、专职人民调解员、乡贤代表等;机动人员为街道挂点干部、片警、“两代表一委员”等。
“我家里卫生间漏水,和楼上邻居以及物业讲了几次都没说通,今天来到榕树下坐了半个多小时,问题便有了着落。”居民赵女士感慨地说。在议事现场,社区将各方当事人全部召集过来,经过调解团耐心的沟通和协调,就如何解决该问题,当事人当场达成了共识。
“今天我们有好几项议题,都是关于房屋维修、邻里纠纷等民生问题。 ‘榕树下议事’机制实现了从‘替居民做主’到‘请居民做主’的转变,得到了居民的广泛认可,大家参与度很高,矛盾化解效率也大幅提升。”吴中志表示, 截至目前,“榕树下议事”机制已成功调解662件关乎民生冷暖的大事小情,调解成功率达95.6%。
发挥多元共治优势
最大限度将矛盾化解在社区
近日,在大榕树下,一起相邻商铺空调安装纠纷得以高效化解。“现在终于能安心经营了,感谢调解团队专业、耐心地为我们解决问题。”事后,当事人林先生感激地表示。
林先生是龙湖天街商圈中一家商铺的业主。由于左右两家商铺率先安装的空调外机,占用了林先生家商铺的两侧外墙,令其商铺外墙均无合适位置再安装空调外机,三方就此问题争论不休,多次协商无果。
掌握该纠纷情况后,“榕树下议事”调解团第一时间介入处理。调解团一方面从法、理、情的角度与当事人进行沟通和协商;另一方面通过实地测量,联合专业人员共同评估,制定了安装解决方案。该方案获得了当事人的认可,三方最终达成一致,当场承诺按方案进行整改。
这起案例的成功调解,正是“榕树下议事”机制高效化解商圈纠纷的生动缩影。“榕树下议事”工作机制副主任、龙华区司法局金宇司法所专职人民调解员余贤尧告诉记者,为最大限度地将各类矛盾纠纷解决在社区、化解在基层,针对辖区内商居疑难杂症纠纷,龙华区司法局金宇司法所会及时介入,通过“四所一庭”联动调处,发挥多元共治优势,有效衔接提升基层在化解矛盾纠纷的自治效能。
同时,为把矛盾化解在早、化解在小,金宇街道坚持“防范在先,源头治理”原则,除网格员全面开展入户排查走访外,还整合多方力量,打造了由派出所民警任队长的“坡巷社区义警队”、铁路保卫队、民宿联盟等群防群治队伍,利用这些力量延伸排查触角,实现矛盾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
精准施策靶向攻坚
商居实现和谐共融
一件件矛盾纠纷在协商中化解,一张张“实事清单”在共治中落实……如今,“榕树下议事”机制还延伸至商圈治理。近来,在市、区两级党委、政府的指导下,通过多方联动整治,先后解决了社区周边交通堵塞、经营占道等问题,形成了“商圈发展”与“居民安居”的双赢局面。
作为海口的商业新地标,龙湖天街商圈平均每日客流量达12万人次,繁华背后的问题与诉求多变多元。“巨大的客流量导致堵车问题严重,很容易产生摩擦和纠纷,加上坡巷社区周边的马路市场因占道经营、随意摆摊等问题,加剧了道路拥堵,行人车辆通行困难,卫生环境也备受诟病。为此,社区依托‘榕树下议事’机制,通过‘线上集、网格巡、主动提、平台转’四大渠道,充分掌握民情民意,为后续整治凝聚了共识。”金宇街道负责人表示,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龙华区委政法委多次协调组织街道办事处、海口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龙华大队、市综合行政执法局龙华分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龙华分局等多部门开展调研,通过各方共同发力,拓宽了龙湖天街正门前的道路,并将坡博四路等周边路段试行单向通行,通行效率显著提升,道路秩序明显改善。
同时,占地250平方米、共设有38个摊位的博巷便民疏导点也在今年8月投入使用,将马路市场整体迁移,既保障了本地126名居民的生计和市民的“菜篮子”,又有效缓解了周边道路的交通压力,提升了整体环境,赢得了居民、商户、客群的一致好评。
“以前堵到大家在交通高峰期不敢来龙湖,现在道路通畅了,我们也有底气邀请大家来龙湖逛街了。听说区里还在持续完善公交车站、电动自行车停放等工作,相信我们社区整体环境会越来越和谐。”吴中志自豪地说。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