π动天心・青创未来②|谭亚:从美术生到“屏主”,用AI重构户外广告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3 16:51 1

摘要:从奥加电竞、屏果科技等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扎根天心创谷,到长沙天心经开区大学生创业“π 品牌” 崭露头角,园区的全链条双创生态是关键密码。系统政策解租金、住房难题,多元基金注发展活水,专业孵化筑成长土壤,全程指导助项目进阶,让“拎包入驻”“资金支持”等举措落地,

编者按:从奥加电竞、屏果科技等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扎根天心创谷,到长沙天心经开区大学生创业“π 品牌” 崭露头角,园区的全链条双创生态是关键密码。系统政策解租金、住房难题,多元基金注发展活水,专业孵化筑成长土壤,全程指导助项目进阶,让“拎包入驻”“资金支持”等举措落地,更让创新想法长成产业力量。这片沃土以生态之力托举青春梦想,让大学生创业的“无限可能”照进现实,为区域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2025年湘超联赛的热度席卷长沙时,解放西路云玺潮汇北广场的大屏成了新晋“打卡点”——市民打开“屏果”小程序,输入“湘超加油”的助威语或上传加油海报,3分钟内就能在大屏上看到自己的内容。截至目前,超3万人次通过这套系统参与互动,而背后的操盘手,是扎根天心创谷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大学生创业者谭亚和他的长沙屏果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屏果数科”)。

谭亚,这位从贵州走出的美术生,从大学时带着创业梦奔赴长沙,到两次创业试错后锚定“户外大屏数字化”赛道,最终用AI技术为传统户外广告装上“智慧大脑”。在天心区这片双创沃土上,他的故事,正是大学生创业者“敢闯敢试、善思善为”的生动缩影。

长沙屏果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谭亚。

校园启程:美术生的传媒创业初体验

谭亚与长沙的缘分,始于对“媒体艺术之都”的向往。2017年,还在贵州遵义师范学院读大四的他,虽主修美术专业,却不甘心局限于“当老师”的传统路径,而广告传媒更对他的胃口,而长沙作为世界“媒体艺术之都”成为他的向往地。

彼时,房地产行业正值爆发期,各类楼盘活动策划需求旺盛。学美术出身的谭亚,凭借在校期间做活动策划兼职的经验,大胆决定,与其实习,不如自己做项目。这一年,他在长沙注册了人生第一家公司,主攻地产活动策划。

没有资源积累,就从接小项目起步,就边做边学。2018年公司业务迎来爆发。“最多时一周同时执行好几个项目,一个活动几万块,不到半年就赚了100多万。”谭亚回忆,那是他创业路上的“第一桶金”,也让他坚定了在传媒赛道走下去的决心。

但好景不长,随着房地产行业下行,项目垫款成了压垮公司的“最后一根稻草”。“开发商回款变慢,我们要不断垫钱做活动,现金流很快就断了。”为了给员工发工资,谭亚卖掉了刚买几个月的车,最终无奈关闭公司。第一次创业失败,让他明白“光有热情不够,还要看清行业趋势,控制风险。”

两次试错:在“踩坑”中锚定技术方向

关掉公司后,谭亚没有回贵州,而是选择留在长沙沉淀。2019年,他加入华为湖南代表处,负责华为云营销。这段经历,成了他创业路上的“转折点”——“在华为接触到云计算、数字化概念,我突然意识到,传媒行业的未来一定离不开技术。”

2021年,当时,他发现餐饮门店制作宣传物料的痛点,带着“传媒+技术”的想法,谭亚第二次创业,推出了“小优视觉”软件。

谭亚向客户推介公司产品。

“老板们不懂设计,每年要花不少钱做海报、视频,还很耗时。”于是,他组建设计师团队,开发出含海量动画模板的软件,搭配“智慧屏”免费送给餐饮店——商家只需修改文字和图片,1分钟就能生成宣传物料,而谭亚则通过屏幕1/3的广告时间盈利。

短短一年,他在长沙铺了1000多块屏,还通过招商把业务拓展到全国17个城市,累计落地近6000块屏,目标直指“商圈版分众传媒”。

可疫情的影响,让这份“雄心”再次受挫。“餐饮店倒闭,刚装一个月的屏就要拆,拆装的人工成本太高,商圈人流也变少,广告也接不到,营收根本跟不上。”重资产投入遇上行业寒冬,公司现金流再次断裂,第二次创业又以失败告终。

“两次失败都在传媒领域,但我没觉得是弯路。”谭亚说,第一次试错让他懂了行业趋势,第二次则让他看清了“重资产”的风险,这都是创业积攒的“财富”。

破局屏果:用AI打造“线下巨量引擎”

2023年,谭亚看到“纽约时代广场个人投屏”的视频,一个念头涌上心头,把这个做成商业化平台,这或许是机会。

谭亚想到传统户外广告的痛点,没传播数据、投放不灵活、价格不透明,中小企业及个人望而却步,自己要做一个“线下版巨量引擎”,让广告投放像在抖音投流一样简单、精准。

2025年6月,谭亚在天心经开区注册成立屏果数科,11人的团队里,7人是技术研发人员。短短4个月,他们迭代了近60个版本,打造出一套覆盖“下单-审核-投放-监测—防护”全流程的数字化系统。

在“屏果”微信小程序上,即可实现户外广告下单投放。

现在在“屏果”软件上,用户上传内容先经AI审核,再由屏果审核团队、屏幕方双重核验,并实现“3分钟实时上屏”。通过屏幕算法摄像头匿名采集人流车流数据生成投放报告,让投放从“拍脑袋”变“数据驱动”。同时AI大模型对人流数据进行分析,商家可按“性别”“经过车次10万-20万”等标签定向投放,实现广告“找人”而非“等人看”。

五一商圈户外广告大屏。

“以前投解放西路的大屏,一个月要几十万,中小企业根本不敢想。现在通过我们平台,预算5000块也能投,30秒、1分钟都可以。”

截至目前,屏果数科已在全国签署近200块大屏合作协议,仅在长沙便实现超200万元营业收入,该户外广告GPT项目还拿下了第十二届湖南省青年创青春大赛数字经济专项金奖。

扎根天心:双创沃土托举“无限可能”

谭亚把屏果数科的快速成长,归功于天心区的“双创生态”。

“天心区的‘广告产业基因’太契合我们了——这里有国家级的文广园,聚集了很多传媒企业,合作起来很方便。”谭亚介绍,公司从立项到落户天心创谷,只用了两周。更让他暖心的是,公司成立不久就拿到了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投资基金支持。“这笔钱不仅是资金支持,更像一张‘信任背书’。现在我们去全国拓展屏幕合作,对方看到有省级基金的支持,合作意愿都强了很多。”

谭亚和公司技术人员交流。

在天心创谷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谭亚还享受到了园区精细化“一站式”服务。他笑着说,团队现在常常都能收到基地推送的政策解读、行业沙龙、产业交流座谈等邀请,“感觉不是一个人在创业,背后有整个园区的支持。”

对于未来,谭亚的规划清晰而坚定,2026年,将全国智能化大屏数量扩至1000块,打造“全国户外广告数字平台”。未来,他希望把长沙打造成“全国户外广告交易中心”,让全国的广告投放都从这里“一键分发”。

“有人问我,两次失败后为什么还敢创业?因为我觉得,大学生创业者最大的优势就是‘敢想’,不怕失败。”谭亚说,在长沙、在天心,他看到了“文化+科技”融合的无限可能,“这里不仅有文化的氛围,更有托举梦想的土壤,我想在这里把‘户外广告的数字化革命’做下去。”

来源:红网·红视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