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贵州省气候中心统计,截至10月20日,全省已入秋的74县(市、区)中,有64个县(市、区)较往年同期偏晚,尤其是水城、赤水、贵阳、长顺等17个县(市、区)偏晚16天以上,属于特晚,今年拥有加长版夏季的地区较往年更多了。
时值霜降节气,据贵州省气候中心预测,11月1日至11月16日可能有两次降温降水过程,天气将会越来越冷,无法阻碍入冬的行程。
据贵州省气候中心统计,截至10月20日,全省已入秋的74县(市、区)中,有64个县(市、区)较往年同期偏晚,尤其是水城、赤水、贵阳、长顺等17个县(市、区)偏晚16天以上,属于特晚,今年拥有加长版夏季的地区较往年更多了。
是什么延缓了秋季出场时间?贵州省气候中心总工汪卫平分析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另一个是受异常强盛且稳定的副热带高压长期控制,北方冷空气活动受阻,无论是南下频次还是强度都显得“力不从心”。在上述两个因素的双重作用下,贵州大部分地区的入秋进程从9月上中旬推迟到10月中旬。
从10月20日以来,气温下滑幅度大的地区一天比一天多。10月20日平均气温小于10℃的只有万山、开阳,而全省平均气温等于高于15℃的也只有12个县(市、区),由此可见,全省大部分地区已经在秋冬季的边缘徘徊。10月21日、22日,平均气温小于10℃的地区分别是24个、28个,其余地区大多在10~12℃之间,离入冬已经不远。
根据贵州省气候中心预测,11月1日至11月16日可能有两次降温降水过程,一次强度中等、一次强度偏弱。天气将会越来越冷,即使中途出现气温回升也是“杯水车薪”,无法阻碍入冬的行程。
进入霜降,霜冻成为农业生产中的主角。省气象局农业气象专家胡家敏介绍,霜冻是贵州农业生产的自然灾害之一。初霜冻可造成蔬菜、辣椒、西红柿、茄子大幅度减产。终霜冻可使小季作物减产﹑幼苗冻伤、果树花的授粉率降低或幼果冻坏以致座果率下降等,造成的损失往往超过初霜冻带来的损失。从事农业生产的朋友近期多关注当地气象部门发布的天气预报,根据气象信息提前做好霜冻防范应对工作。
通讯员:杨春竹 韦昕辰
记者:郭秋含
一审:郭秋含
二审:罗亚楠
三审:谢红娟
来源:多彩贵州网